棉花产业转变2015年供给或大于需求
2015-10-29一农
一农
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9日,新疆地区棉花加工总量409万吨以上,市场预测本年度新疆棉花产量或超420万吨,甚至达到450万吨,超出了前期市场关于新疆棉花产量在400万吨左右的预期。
1月的新疆,干冽、寒冷,当地棉市也如天气般冷清。“跌了!”不少棉农这样表述此刻籽棉境遇。市场上,籽棉收购大多已停止,仅个别棉企收购,价格也较低。“下游纺企需求量减少,我们自然不敢收购。”一位棉企收购商说。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以来,新旧政策交替之时,棉花产业正经历转变。
现实:
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
笔者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截至2015年1月中旬,新疆地区籽棉交售已完成90%以上,但仍有部分棉农尚未售完。1月13日,南疆地区籽棉主流价格4.0~5.0元/公斤,较上月中旬跌近1.0元/公斤。
在山东德州夏津县,棉农老张认为目前是10年没有过的“大减价”。“跟上年比,1公斤籽棉降了3块”。因天气原因,今年产量并不高,按常理价格应该会高一些,相反,价低还没有人来收。“过去一到收棉季节,棉贩子都在地头等着。”
这是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执行目标价格政策的第一年。
201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出现“农民不愿卖,企业不愿收”的局面,是因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新棉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一方面,农民种植成本高,价格低于预期,自然不愿卖;另一方面,国内棉价虽然下降了,但与国际棉价相比,仍然处于高价位,棉企还不愿收。棉花专家陈曼芸分析,虽然之前内地也出台了补贴政策,但棉农仍处于不赚钱或者赔钱的状态。“2015/2016年度,内地棉农收益可能会更少。”
“加工棉花的轧花厂同样面临艰难选择。卖,没啥利润;不卖,后期继续下跌怎么办?”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认为,有些棉企对目前棉市行情“看不明、猜不透”,采取了观望态度。
在“清华三农论坛2015”上,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2014年起实行的棉花目标价格直补试点2015年范围将不会扩大,仍然还在原范围内试点。“这么做是因为政府希望棉花种植从黄淮海产区向新疆集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标价格改革目的不仅是让市场说了算,也是让棉农和加工企业都要双双获利,这样的变革势必会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经营观念,也会转变产品定价方式、补贴方式等。因此,对政策的适应有个过程,各种细则、配套措施也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
棉农:
补贴发多少、如何发是关键
按照《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补贴方式为四六开,即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实际播种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新政意味着政府不再直接干预棉花价格,国内棉价由以前收储价、抛储价、进口价共同决定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高芳认为,目前新疆目标价格政策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是,经过2014年新疆棉花的收购、销售、补贴等环节的执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了。“核查棉花面积要花费巨大的人工成本,交售数量的核查也存在不确定因素。”业内棉花专家李伟分析。
中央财政给主产棉省的补贴依据为国家统计局确定的棉花产量,补贴方式由各省自主决定,可选择按面积或按产量补贴,补贴资金要求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不得预留、挤占和挪用,确保补贴落实到棉农手中。
目前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安排后期的补贴发放工作。新疆自治区财政厅经建处副处长胡方毅向笔者表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对棉花补贴标准进行研究制定,棉花面积补贴标准和交了售量补贴标准已于2015年1月或2月公布。
市场:买不买、买谁的,以后纺企说了算
近几年国内棉花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下游的纺企在高棉价、订单下滑的多重夹击下,陷入困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价格将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2015年,棉花市场需求是否有所改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认为,2015年企业补库动力上升,市场需求增加,棉纺织企业有望迎来困境反转,提升国际竞争力。
杨世滨说,过去的棉花收储政策是为了提高棉农收益,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但国家以每吨20400元收了全国98%的棉花,纺织企业要买就得高价买国储棉,而国储棉即使以17250元/吨卖给企业,仍然是全球最高价。自2014年10月以来,除了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外,给纺企印象最深是棉花质量的大幅改善。“纺企与棉企、棉商直接对接,选择的余地变大,买不买、买什么质量的棉花完全是纺企说了算。”
杨世滨认为,在3年临时收储时期,棉农种棉花更多的是关注产量,造成国内棉花尤其是新疆棉花质量明显下降,部分轧花厂为了增加交储量,把部分低等级棉与高等级棉掺在一起,从而拉低了高等棉的品质,棉花质量问题成为纺企担忧的首要问题。“因为纺企用棉除少量进口棉之外,大部分都要通过竞拍购买国储棉。现在,上游棉农、轧花厂在销售、加工棉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将棉花分等级处理,以提高效益,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棉花产业链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
后市:千万吨国储棉如何消化,影响棉价走向
据业内专业人士调查分析,国内的储备棉规模在1000多万吨,巨大库存让上下游企业不得不担心——国内一年的棉花需求量在650万~750万吨,2015年仍处于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态。有企业把国储棉比喻为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对纺企的杀伤力将是致命性的。
“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确实起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且那时国家的收储也有抄底的意味,再后来收储政策就变味儿了,导致现在的出库困难。”杨世滨认为现在收储形成的库存棉花,已经成为烫手的山芋。
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9日,新疆地区棉花加工总量409万吨以上,市场预测本年度新疆棉花产量或超420万吨,甚至达到450万吨,超出了前期市场关于新疆棉花产量在400万吨左右的预期。
“本年度棉花消费未见明显改善,国储棉何时抛、何价抛、节奏如何,将影响国内棉价走向。”杨世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