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血洒蛮汗 浩气存草原

2015-10-29刘建禄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大青山游击委会

刘建禄

2014年8月29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的一行赫然写着:程仲一(1916—1944),绥南专署专员。

程仲一,男,汉族,原名程重远,字必达,山西省五寨县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从晋西北调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4年2月9日凌晨,时任中共绥南地委委员、绥南专署专员的程仲一在凉城县蛮汗山区的郭木匠沟同日伪军作战时英勇牺牲,年仅28岁。

内蒙古永远铭记着这位血洒蛮汗山的抗日英烈。《大青山抗日斗争史》《内蒙古通史·民国时期卷》(人民出版社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出版)等书均收录了程仲一烈士传略。在烈士的家乡,2009年5月发表的《五寨赋》中赞颂道:

程仲一为革命,弃女抛儿,披肝沥胆,壮烈牺牲凉城县。

接受马列主义?毅然投身抗日运动

1916年12月16日,程仲一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梁家坪一个旧职员家庭,父亲程伟章曾在五寨、河曲等地担任审计员等职。程仲一从小聪颖好学,幼年随父亲在河曲读完小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又考入国立北平大学附属高中和中国大学(1949年停办)。在北平(今北京)读书期间,程仲一深受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并开始接触和研究马列主义。1934年冬,他因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遂转到太原市的山西大学法学院就读。回太原读书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大学毕业后,程仲一受党组织委派,先后在太原的山西大学、成成中学秘密从事学生运动。成成中学是1924年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许多共产党员曾在该校任教或担任学校负责人并从事地下工作,实际上成为了我党领导下的进步学校。

1937年4月,程仲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战也随之开始。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在太原成立。这个由各党、各军、各界参加的统一战线组织是抗战初期晋绥察地区的合法机构,在敌占区代行政权职能(太原11月失守后,动委会迁到晋西北岚县、岢岚县一带)。10月,受山西党组织指派,程仲一回五寨县建立了动委会,并被选为副主任委员。

1938年初,程仲一当选为主任委员。他遵照党中央关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以此团结一切抗日进步力量。他主编的五寨县第一个抗战宣传刊物《动员》周刊,使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不久之后,中共五寨县委正式成立,程仲一担任宣传部长。

1938年2月,日军侵占晋西北7县,五寨县城亦被占领,程仲一率全体动委会干部和自卫队配合120师一部佯装攻城,火烧西门,袭扰敌人交通线,使守城日军胆战心惊而不得不撤离五寨县城。此次八路军120师和其他抗日武装的反围攻作战将这7座县城全部收复,挫败了日寇摧毁晋西北根据地的企图,使我党领导的晋西北根据地得到巩固。

1938年夏,程仲一被调到临县任动委会主任。他积极配合八路军120师派来的工作团,肃清溃兵游勇,安定社会秩序,奔走在城乡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落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的合理负担政策,积极支援抗战,并认真创办抗日宣传刊物《战旗》,广泛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动委会工作,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全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挺进蛮汗山?巩固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月,程仲一夫妇奉命到绥远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参加抗日游击战争。为便于工作,夫妻二人忍痛把小女儿寄养在王寨县梁家坪老家。不久,他的小女儿得病夭殇。当月,程仲一等晋西北各级动委会干部160余人穿过敌人重重封锁线来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3月,程仲一被任命为中共绥远省委(同年12月改称绥远区委)绥东工委委员、绥东动委会主任。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于1938年8月创建的。当时从晋西北挺进大青山的有八路军120师组建的大青山支队、以成成中学师生为主组建的游击第四支队和晋绥察边区工委工作人员。到达大青山后,他们与我党在当地领导的蒙汉游击队会合,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到1938年底,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中、绥西、绥东(后称绥南)3块游击根据地。

蛮汗山属大青山南支,坐落在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1937年9月日寇占领凉城县城后,中共党组织就在蛮汗山区开展了游击战。1939年3月,中共绥东工委在蛮汗山区腹心地带的乔郭窑召开了第一次工委会议,会议由白成铭书记主持,程仲一作为委员参加。会上讨论了绥东地区游击战争的形势和任务,决定成立归(绥)凉(城)、丰(镇)凉(城)、丰(镇)集(宁)等县委。

归凉是新区,日伪军横行,土匪猖獗,群众基础相对薄弱,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动委会的驻地也被迫随时转移。程仲一利用当地“认干亲”的习俗,和当地蒙汉群众广交朋友,使那些常来常往的村子里都有他们的“干亲”,成为抗日政权的“堡垒户”。他们常为游击队送情报,安排食宿,游击队的工作因此开展得如鱼得水。1939年冬,程仲一带领武装工作队三下丰东(丰镇县东部),开辟了丰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0年起,各级动委会逐步过渡为抗日民主政权。当年6月,绥东动委会改为绥东专员公署(简称专署),程仲一任专员。他认真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战场上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在平时生活中与战士群众打成一片,从不以专员身份自居。他常以典故、笑话、顺口溜来教育战士和群众,当地的青年人也因此纷纷慕名而来,专署骑兵游击队由40余人逐渐发展到100多人。

驻扎绥中地区?粉碎日寇疯狂“扫荡”

1941年4月,程仲一调至绥中任专署专员。绥中地区是大青山根据地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所在地,绥中专署下辖武川、归武、陶林三个游击县政府。

1941年以来,日寇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实施所谓“治安强化运动”,进行轮番“扫荡”。程仲一带领专署游击队机动灵活地抗击敌人。一次,由铁路警察带路,他们奇袭了平绥线上有重兵把守的三道营火车站日伪据点,毙伤日伪军多名,缴获20多支长短枪和大批弹药,而游击队成员毫无损伤。程仲一指挥的东沟战斗打死了十几名日军,使日伪闻风丧胆。为此,根据地老百姓还编了一段顺口溜:

八路军真神勇,铁路线上打敌人。程专员能掐又能算,小日本一听名字就慌神,稀里糊涂就命归阴。

1942年4月起,日寇密谋策划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实施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一是把绥远各据点的伪军大换防,实现既加强控制又切断一些伪军与八路军已有联系的双重目的;二是调集大批武装变便衣特务刺探情报;三是调遣日军骑兵、炮兵、工兵、航空兵等兵种和各种军用装备;四是强征数万民工昼夜不停抢修公路、构筑工事。经过3个多月的准备,7月20日,日寇首先对绥中地区开始了极其残酷的秋季“大扫荡”。两万五千名日伪军分归绥、武川、旗下营、陶林、集宁五路,步步为营,层层压缩,号称“铁壁合围”,企图一举歼灭我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根据上级关于“保存抗日有生力量,分散隐蔽,寻机突围”的指示,绥中地委、专署除留下一部分人员坚持隐蔽斗争外,均由程仲一带领机关人员和部分游击队员秘密向南转移,7月27日从旗下营敌据点附近突围到达蛮汗山。8月初,大青山根据地各机关和我军主力也突围到达蛮汗山。就此,日寇围剿我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阴谋破产了。

12月,绥中专员程仲一和武川县长李康等带领游击队员200多人从偏关重返绥中。但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特务宪警活动频繁,隐蔽亦很困难,活动了几天后,绥中机关和游击队在大青山三岔口被日军三面包围。程仲一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决策:“分散突围就是胜利!同志们,上好刺刀,丢掉马子,打他个措手不及,冲出去的同志们迅速向白道岭冯家窑子村集中!”战士们向敌人冲去,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由于抢先一步,游击队从防御转为进攻,扭转了战局,减少了伤亡。而在夜间,部队又一次遭敌袭击,李康在战斗中牺牲。第二天拂晓,程仲一将打散的游击队奇迹般地集中起来,再次撤回偏关。

重返蛮汗山?坚持斗争直至献出生命

1943年1月,程仲一任绥南地委委员、专署专员。他重返蛮汗山,担负起恢复和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并转入局部反攻的重大任务。当时蛮汗山区的环境极其残酷,归凉县委关于《主力撤退后坚持蛮汗山游击战争的简单总结》中写道:

1942年敌大举进攻扫荡我大青山地区,该地我军政撤回后,敌便集中全力对付我蛮汗山地区。因敌兵力过分强大,我主力骑兵一团不能在该地区活动也撤走了,从此蛮汗山的政权及小游击队便开始与敌人进行孤单的战斗,担负起坚持蛮汗山游击战争的任务了。

程仲一和绥南地委书记崔岩、副书记兼武装部长张云峰等绥南地委、专署领导同志同心同德,战胜困难,扭转危局。他们首先整顿内部,清洗不纯分子,坚定基本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机动灵活地寻找机会消灭敌人。程仲一带领游击队活动于崞县窑子、三道沟、公鸡咀一带,不时暗地打击敌人,并配合八路军骑兵团打了多次漂亮的歼灭战,大大地鼓舞了当地的抗日军民。当时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

前面走的黑狗队(指伪警察),后面跟着日本鬼。

但怕遇上八掌柜(指八路军),大刀砍你秃脑袋。

1943年3月,日伪军突然对绥南地委和归凉县委驻地旭泥坝沟进行袭击,在突围过程中地委书记崔岩身负重伤光荣牺牲。崔岩牺牲后,程仲一奉命主持绥南地委的工作。

1943年冬,程仲一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偏关整风。偏关整风是塞北区工委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从1943年3月至1944年7月,以分批轮换的方式对所属负责干部进行的整风运动。程仲一参加偏关整风一结束,就返回了蛮汗山区。他向绥南地委和专署的同志传达整风精神,讲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这也坚定了大家抗战必胜的信心。他带领游击队一是“向下钻”,深入群众搞好宣传动员;一是“向前钻”,加紧做伪军伪组织工作,开展“挤敌人”的斗争。

1944年2月8日晚,程仲一和归凉县委副书记赵效敏带领十几名游击队员在崞县窑附近的郭木匠沟宿营。崞县窑敌据点得知这一情报后,当晚出动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郭木匠沟。9日凌晨,日伪军用猛烈的炮火封锁了游击队住处,程仲一指挥游击队奋力反击,最后退守到一座窑洞中顽强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程仲一、赵效敏及全体游击队员都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当地蒙汉人民对程仲一等同志的牺牲感到无比悲痛。敌人退去后,当地百姓将烈士们安葬在乔郭窑村的一个山洞里。新中国成立后,程仲一同志的遗骨被迁到大青山革命公墓。

当年的中共塞北区工委书记、绥蒙区委书记高克林同志深情地回忆道:“一大批优秀干部为坚持大青山地区的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1943 年到1945 年春,仅绥南地区牺牲的地区级主要负责人,就有崔岩、程仲一、张云峰3 位同志。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带领部队英勇斗争。”□

猜你喜欢

大青山游击委会
陕西丹凤:四举措加强检委会规范化建设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
内蒙古融媒体发展现状研究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
亚格兰德主席被撤
关于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大青山虎榛子生物量变化规律研究
国际奧委会主席圣火欢迎仪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