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秧歌”与“英歌”刍论

2015-10-29王夏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普宁潮汕秧歌

王夏楠

(普宁市文化馆,广东 普宁 515300)

“秧歌”与“英歌”刍论

王夏楠

(普宁市文化馆,广东 普宁 515300)

潮汕的“秧歌”与“英歌”为同一种舞蹈形式,却因名称一字之差,颇费探究。要厘清其渊源和演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最权威和最具说服力的应靠史书志书和有关典籍的记载,也要依靠中原文化的传承与潮汕历史人文背景的相互审视和思考。

潮汕秧歌;英歌;文化传承;演变;论析;地方特色

一、潮汕秧歌是中原文化的传承

潮汕,古为百粤中闽粤土著居住繁衍生息之地。自秦屯兵揭岭,开始有官兵眷属南迁,及至东汉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和两宋末年的争战,为避战祸大量中原百姓举家南迁辗转至潮汕定居,“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薰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中州。”(《广东通志》“地略”)。这说明南迁入潮的移民,不仅带来中原民俗文化的遗风,又逐渐与当地土著俚人的习尚相互渗透融合,加之“唐以降谪所归,人文日盛。”(乾隆《潮州府志》)。唐宋明三朝,潮汕便留传有前后八贤之说,也有赞韩愈治潮有功的“潮州山水尽名韩”和宋名臣陈尧佐所吟的“海滨邹鲁是潮阳”的名句。可见远在唐宋年间,潮汕就已逐步建立起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潮汕文化。明至清中期,潮汕民间戏剧歌舞已相当活跃,“欣欣知诵弦歌矣”(明万历阮以临《普宁县志略》卷七“风俗”),“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清蓝鹿州《潮州风俗考》),可见其时潮汕民俗文化积淀已十分丰厚,并常用以游神赛会或自娱自乐。

查阅潮汕现存古籍,有关“秧歌”的记载最早见自清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期间《澄海县志》也载:“当春农村,夫男于田插秧,妇子馌饷挝鼓,踏歌相慰,是为秧歌。”又有吴震方《岭南杂记》之说:“潮州灯节,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场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这些见自旧志书、古籍有关“秧歌”的记载,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秧歌”在潮汕盛行的时间至少是在清初;二是请注意其中的“踏歌”和“扮唱”。既是“踏歌”,便不只是唱,而是应配有动作,边舞动;既是“扮唱”,也应有饰扮对象的化装演唱。其时,这种潮汕秧歌已与北方农村流行的“扭秧歌”颇为近似,都是锣鼓伴奏,边唱边舞边表演。因而《岭南杂记》称之为“与京师无异”,《广东通志》称之为“无异中州”。

潮汕秧歌与其他潮汕民间文化一样,溯其源,是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是一根藤蔓上开出的不同色彩的花朵。

二、“秧歌”演变为“英歌”的探析

“英歌”之名及其活动内容何时出现?查找现存的潮汕旧志及典籍(包括民国后)均鲜有所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秧歌”之名逐渐淡出,“英歌”之名及其活动则频频见自新志和报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在“英歌概述”中称:“‘秧’的潮州话读音与‘英’颇相近,可能是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变化为‘英歌’。”已故原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潮汕文坛泰斗张华云先生在其词作《秧歌》附记说:“……秧歌有写为英歌的,不知孰是。我国北方农村春秋社日有扭秧歌之戏,是农民自己的艺术创造。故称秧歌似更有据。”要释疑这些不解,关键还是先探究潮汕秧歌的演变和促成较大变革的“梁山泊英雄群像”的掺入。

据普宁民间流传的“英歌”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外江戏(汉剧)曾到普宁农村演出《水浒传》中的《攻打大名府》戏出,有唱有舞,群众十分喜欢,习之遂编为英歌舞。此说法有两个看法值得探讨。一是既是习之,就应该不是自行创作,应该是汲取其梁山好汉的英武故事和动作神态的精华,在其他已很盛行,又很适用,参与者又很熟练的某个民俗活动项目中进行掺入改编,比较可信。那么,其时掺入什么艺术形式适合呢?自然应该是当时已很流行的秧歌,有唱有舞,群众欢迎,掺入改编也容易。二是以梁山英雄为演绎掺入秧歌的时间,民间流传的说法没有明确。据《中国文学史》所载“历史传说剧的大量产生……衍以《水浒传》的《攻打大名府》等剧便大量产生出来”的时间段是指清嘉庆、道光年间。而此期间也正是外江戏在潮汕逐渐活跃繁荣的时期,按照普宁民间说法,此时期在秧歌原有的演唱基础上习之外江戏出《攻打大名府》饰梁山泊英雄并改编其动作套式,正好与历史记载相吻合。也就是说,潮汕秧歌在原有的演唱基础上掺入梁山英雄形象及其威武的舞蹈动作套式的时间应是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即距今200年左右比较顺理成章,比较可信。

潮汕秧歌发展至清末民国初已十分定型成熟,普宁较大的乡社英歌班已十分普遍,有的村寨就有几个英歌班。据民国初胡朴安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第四册下篇卷七“潮州之新岁”载:“令人解颐者,即斯地所谓唱莺歌(清代秧歌的别称,还有称鹦歌的。笔者注)是也。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泊英雄。半执两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咚咚,殊可哂也。继莺歌之后,又有白鸟记二剧。后棚则以若干辈作戏装,沿途演唱,如桃花过渡、拖车子、闹花灯等。……白鸟记一名曰打布马,乃乡中稍谙技击之无赖所组,设圈于旷场中,各献所长,互角胜负。”近百年前这段有关潮汕秧歌的翔实形象的记述,与当今英歌的表演队伍、内容、形式几乎一脉相承,如出一炉。胡氏关于潮汕秧歌的活龙活现的权威资料,可给我们作如下证实:一是“潮汕秧歌”与“潮汕英歌”实属同源同根,潮汕英歌是由潮汕秧歌演变而来的,只是在“民间辗转流传”过程,因潮汕方言读音近似,名称叫法稍不同而已。二是最少百年前秧歌就已“饰梁山泊英雄”,而且已经有了与当今英歌表演相比毫不逊色的庞大秧歌后棚。

回过头来再说“秧歌”与“英歌”的名称问题。按清徐珂《清稗类钞》所载:“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歌”。即是说,南北的秧歌,别名也称鹦歌。由此可见,“鹦歌”的别名,应是由其同音、近音字变化而来的,那么,“莺歌”及尔后的“英歌”也应是如此变化无疑,都属秧歌的演变而成。特别是除了潮汕方言“秧”与“英”发音近似,而使用不同字眼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秧歌自从以梁山泊英雄为演绎,并逐渐定型成熟后,其组成的主要元素,从内容到形式已发生重大变化,表达的舞蹈语言剽悍威猛、热烈奔放洒脱,风格雄浑、粗犷、豪迈,气势磅礴,颂扬和赞美的是一种扬正压邪、斗志昂扬、勇往直前、搏击进取、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无疑,这种舞蹈内容和形式已经与北方秧歌的基调产生较大的变化,演变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的印痕,又具有潮汕百姓独特艺术创造的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英歌”的名称,顾名思义英雄的颂歌。他醒目的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这种舞蹈形式的深刻思想内涵,适应潮汕民众敢闯敢冒、刻苦耐劳的品格秉性和崇拜英雄的心里追求,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因此,“英歌”的名称便自然而然的普遍使用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潮汕秧歌溯其源,是潮汕先民由北南迁后,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落居地乡土文化相习相互渗透而逐渐演变发展的,他的根是中原文化的传承。潮汕秧歌自清嘉庆,道光年间掺入以梁山英雄形象及其英武动作套式演绎后,逐渐演变为既有北方秧歌的印痕,又具有浓郁潮汕民间地方特色与文化特点的潮汕英歌。旧时的潮汕秧歌“无异于中州”,于今的潮汕英歌是由旧时潮汕秧歌的读音近似在民间辗转流传变化而来的,且因其风格特色英武、剽悍、粗犷、雄浑,符合民间歌颂英雄正义、扬正压邪,崇拜英雄的心里追求,而广受欢迎和传播,得以家喻户晓,长盛不衰。

[1]清乾隆.潮州府志[Z].

[2]吴震方.岭南杂记[Z].

[3]徐珂.清稗类钞[Z].

[4]中华全国风俗志·第四册[Z].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民国二十三年三月.

[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M].中国ISBN中心,1996.

[6]王史风.《英歌历史渊源述探》粤内登字V1185号[M].《揭阳史志》编辑部编辑,2009.

J722.2

A

1005-5312(2015)08-0170-01

猜你喜欢

普宁潮汕秧歌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普宁讲述方方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潮汕牛肉火锅
富平村里唱秧歌
对普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昌黎地秧歌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中“车辆”的隐喻与流亡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