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字字珠玑口口相传的俗语民谚

2015-10-29

剑南文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桑梓刘安轿子

民俗文化中最“俗”的部分,莫过于口头的俗语和称谓。这些俗语与称谓说起来顺口,听起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最能表现出一个地方的特色和民俗风味。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这些俗语或称谓是什么意思,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却不知道其起源或本意究竟是什么。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在探究本意的过程中不得不敬畏汉语的魅力,赞叹中华文化的深刻底蕴,我们这里就此列举几例,说上几句。

一、俗语

(一)抬杠

在北方,吵架、拌嘴什么的都叫“抬杠”。不管是“抬”还是“杠”,说起来怎么也不会和“嘴”沾上边,“抬杠”怎么就是争吵、拌嘴了呢?说到这个就要讲到东北的一种叫“抬杠会”的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这天,北方地区都会举行一场“抬杠会”。抬杠会上,一些身强力壮的人抬着轿子,轿子里坐着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丑。他们抬着轿子在人群里穿梭。轿子里的小丑随机从围观的人中找一个比赛斗嘴,并用上一些花哨的语言进行对骂。就这样,他们边抬着轿子,边跟人拌嘴吵架,久而久之,这种“抬杠会”便成为拌嘴、吵架的代名词。

(二)六亲不认

“六亲不认”是一个贬义词,一般表示“不同人伦、不顾亲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然,有时候,它也可以是一个褒义词,例如,有些纪律严明的掌权者,就会“秉公办事,六亲不认。”这时候,这“六亲不认”就有点“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味了。

不过有些人很疑惑,这“六亲”难道就是泛指“亲属”?为什么不叫“五亲”、“七亲”?当然,“六亲”在历史上是确有指的,不过因为历史时期不同,“六亲”确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左传》中认为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婚媾、姻亚确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左传》中所谓的“六亲”,是六种对应的关系,如此算来,有“十二亲”了。《老子》中讲到的“六亲”就比较简单。不管怎样“六亲”都是我们至亲的人,如果不是涉及重大的原则问题,实在不该“六亲不认”。

(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了势,跟他亲近的人都会跟着发迹。这句俗语很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的裙带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句话虽然不太文雅,但确是社会现实。这句俗语现在一般用在贬义的语境之中。但是,从它的“出身”来看,这句话是不带感情色彩的。

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喜爱研究道家方术之学。不久他在炼丹时发明了豆腐,最后也炼出了仙丹。汉武帝听说刘安炼出仙丹的事之后,便派人来抢夺,刘安情急之下吞食丹药,便得道成仙了。他的亲友听说之后,也吃了刘安相赠的丹药升天,不仅如此,就连刘安家里的鸡,都因为吃了炼丹炉中的药渣升了天。后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成为一句俗语流传开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官,他身边的人都跟着得势。

二、称谓

(一)桑梓

客居他乡的诗人常会有思乡的情绪,他们常将这种情绪写进诗中。“桑梓”是他们常在诗中用来指代自己故乡的一个词,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沿用这种用法。

人们用“桑梓”指代故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朝,算起来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桑和梓是那时乡间常能见到的两种树,人们用其指代故乡是因为这两种树同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国南方地区,古代有许多的养蚕户。人们为了大规模养蚕,会在院子中种植许多的桑树,每天都要采集桑叶供蚕虫食用。桑树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农户,人们对于桑树的感情可想而知。

梓树是一种生长速度非常快的树木,木质非常耐用。古代农民在建造房屋或打制家具时,需要大量的木头,而梓树对于生长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很适合栽种。因而,他们种了大量梓树。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远行的游子每当想起家乡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想起自己家中那郁郁葱葱的桑树和梓树。久而久之,桑梓就成了家的代名词。

(二)连襟

“连襟”是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互称,有时也称作连桥或挑担。相比较起来,“连襟”应该是比较雅致的书面用语了。

“襟”是衣服的前胸部位,那么怎么会用它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呢?这是因为古人将姐妹看做是同一块布料做成的两件衣裳,如果两个男子同娶了一对姐妹,就是好比穿上了由同一块布料做成的衣裳,称两者为连襟再合适不过了。

“连襟”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中。杜甫晚年在四川曾结识过一位姓李的老翁,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畅谈,感情很好。后来杜甫将要远行,就作了一首《送李十五丈别》,在诗中他用一句“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诀连”来表达自己同李翁的交情甚笃,但是这里的“连襟”并不是指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

这个词作为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谓是在宋朝开始的。相传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洪迈有个表兄在泉州做幕僚,后来被洪迈妻子的姐夫提拔到京城供职。洪迈的表兄感激万分,就让洪迈替他写了一封感谢信,这信中有一句“襟诀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可见宋朝时期,“连襟”已经可以作为姐妹之夫的互称了。

(三)华夏

“神州”、“华夏”、“中土”等都是我我们国家的别称。“神州”和“中土”是与我国古代所处的地域有关,而“华夏”则不同,它究竟源自何处,至今说法不一。

《左传》中说过:“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人就认为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自称“华夏”。“华”就是衣服华丽美观,“夏”就是指有广阔的疆域和高雅的礼仪国风。而二者合在一起便就表达出来一幅美好的意象:在一广阔的国土上,人人都着装得体,注重礼节。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国度。

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则对于上面的观点进行了质疑,他认为“华夏”一词由华山河夏水而来。华山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位于陕西华阴市的华山。依照章太炎的说法,现在又有人将华山誉为“华夏之根”。夏水是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经常提到的一条河流,至于它的确切位置在哪里,现在还需考证。

由此可见,这些俗语称谓在我国民间流传的十分广泛,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生动形象,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充满了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因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基础部语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桑梓刘安轿子
吴阶平:国之大医 情系桑梓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心系桑梓 最是情浓
鸡犬升天
闲话““轿子””
柔软的惩罚
超越
姜睿:琴心剑胆 回报桑梓
蜡像女友
蜡像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