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厨房达人宋庆龄

2015-10-28何大章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宋庆龄菜谱茉莉

何大章

宋庆龄喜欢烹饪。虽然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有专职的厨师或兼做饭的保姆,但她仍经常自己下厨。

在请客人吃饭时,宋庆龄总是自己订菜单,有时还自己下厨,特别是为一些知道他们口味的朋友。在宋庆龄家中做客时,她常常会出其不意地说:“我给你们做个菜。”所以,几乎所有比较亲近的朋友,都曾尝过宋庆龄的手艺。

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回忆:“抗战胜利后,宋庆龄从重庆回到上海,邀请我到靖江路(今桃江路)45号她的住处吃饭。她亲自下厨做菜。她做的鲫鱼塞肉是公认的好味道。席间在座的还有廖梦醒等友人。”

在抗战前曾担任宋庆龄和地下党的小通讯员的董惠芳回忆:“我在宋庆龄身边四五个年头的日子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她教导我要勤劳、诚实、好学,手把手地教我整烫衣服,还亲自动手烹调……”

1949年以后,环境宽松了,宋庆龄也有了集中展示自己烹饪手艺的心情。1964年,宋庆龄出访锡兰(今斯里兰卡)。提前飞抵昆明适应气候时,见到陪同出访的女摄影家侯波,宋庆龄很高兴,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有一天,宋庆龄说:“侯波,我想亲手给你做一样菜,让你尝尝我的手艺。我喜欢炒菜,这也是一门艺术。”

菜出锅了,是一道青椒鳝鱼丝,侯波没想到宋庆龄还会炒菜而且手艺那么好,连连说好吃。“是吗?既然你爱吃我炒的菜,那我每天中午为你做一样菜。”宋庆龄满意地说道。

令侯波吃惊的是:她们在昆明停留了36天,宋庆龄真的给她们炒了36道菜,没有重复的,而且味道都很好。

像对待其他事情一样,宋庆龄在烹饪上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精益求精的。她注意收集食谱。在她的书柜里有不少关于烹饪的书籍。尝到好吃的面点和菜肴,她会请秘书询问配料和工序,甚至向制作者当面请教。

一般情况下,宋庆龄是不收礼物的——但食谱是例外。而且,对于为她提供食谱的人,宋庆龄要特别致谢。1976年4月她曾致信爱泼斯坦:“我现在又要麻烦你把附上的信件转寄给那位慷慨地把那本又大又漂亮的食谱送给我的人,因为我不知道她的姓名和地址。我盼望着再见到这张美丽的苹果脸。”

如果所请的外国女客人带来自己家里做的点心、蜜饯、腌菜之类,宋庆龄会请她们把做法告诉她,日后她就找时间卷起袖子到厨房去试试。

在宋庆龄那里,中国的食谱还可以用于外交。她请外国人品尝中国菜时,如果客人们是第一次吃到这种菜,她就解释给他们听,如“杏仁豆腐”“杏仁茶”等等。有时应客人的要求,把菜谱和制作方法写出来送给客人。她制作甜点,一是要考虑有特色。例如在招待外宾时,几乎每次的菜单上都有“杏仁豆腐”,因为这是北京小吃。二是一定要保证材料实在。所以,她的“杏仁豆腐”很受欢迎。为了告诉外国朋友如何制作“杏仁豆腐”,宋庆龄还用法文写了一封信。

1956年8月14日至23日,宋庆龄到印度尼西亚访问。回国后,她到处寻找英文的中国菜谱,要送给当时印度尼西亚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的夫人去试做,因为这位夫人很爱做家务。9月17日,没有找到菜谱的宋庆龄写信给爱泼斯坦:“请转托邱茉莉替我买一本质量好的中国烹饪书(英文),送给(印尼)总理夫人,这是她特别要求的。他们夫妇俩特别喜欢中国菜。”邱茉莉在这件事上帮上了忙。宋庆龄很高兴,特地写信道谢:“从心底里感谢你帮助我找到了这些难得的食谱。相信‘阿里大妈收到后会不知有多高兴,因为她们在中国访问时始终没有找到,而他们夫妇都喜欢中国菜。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夫妇在印度尼西亚被人民称作‘阿里伯伯和‘阿里大妈,因为人民热爱他们……”

宋庆龄愿意和朋友一起切磋烹饪技艺,并把烹饪当成忘记烦恼和孤独的一件乐事。

1948年4月,宋庆龄致信王安娜:“很高兴知道你想早一天来我厨房比试一下你的手艺。那是很开心的,而且可以帮助你忘却一切。但是你必须在前一天告诉我要做什么菜,以便把原料准备好。”

1956年,她邀请“自己是位好厨师”的邱茉莉:“等我从这些经常不断的头疼事(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中解放出来,邱茉莉和我必须在厨房里碰一次头,试验我们的各种菜谱。”

烹饪也是宋庆龄怀念故人的一种方式。在餐桌上,遇到一些特别的菜,她就会即兴谈起孙中山作为一名医生对营养的注意。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写道,烹饪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艺术和一种文明进步的标志。他说:“中国有了四千多年的文明,我们食饭的文化是比欧美进步得多,所以我们的粮食多是靠植物。”宋庆龄引用这段话,然后说,“孙中山热心宣传植物蛋白(如豆腐)对人体健康的好处,要是在今天,他就时髦了。”

猜你喜欢

宋庆龄菜谱茉莉
宋庆龄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茉莉雨
小茉莉
菜谱
菜谱中的黑米粒儿
茉莉情
白色恐怖下的宋庆龄
菜谱 经典菜翻花样
德国“失业者菜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