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五”前后我军同日伪军作战情况概述
2015-10-28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编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编研室
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是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我党我军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我国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我们仅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前后,我军与日伪军作战情况作一概述。
1942年底到1944年初,欧洲战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希特勒面临崩溃的前夜。太平洋战场,美军的反攻不断胜利,使日军继续失利。面临这种有利形势,我军从1944年开始,先后向日军展开了攻势作战。
到1945年3月,我军与日伪军作战达11万5千余次,消灭伪军136万余名,攻克碉堡3万4千余座,攻克据点1万1千余处。抗日根据地增加到19块,解放区面积扩大到95万6千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亿,军队发展到91万,民兵发展到220万,还有自卫军达千余万。日伪军占领的大多数城市和交通线都置于我军包围或控制之中,已形成了对日战略反攻的局面。
苏联于1945年5月8日战胜法西斯德国后,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由西、北、东三个方向向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鉴于苏联对日宣战的形势,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又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它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人民军队,应在—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8月10日,党中央指示,应立即动员一切力量向日伪进行广泛的进攻,以正规部队占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以游击队、民兵占领小城市。
同日,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为日寇投降事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第一道命令,8月11日朱德总司令又连续发布六道命令。8月15日,朱德总司令命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要他命令他所指挥下的一切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中国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的命令,向我方投降。
我各解放区,接到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的进军命令后,广大军民欢欣鼓舞,立即进行紧急动员,迅速集中分散的部队,并发动广大群众与民兵参军参战,组成强大的反攻大军,向日伪军送出通牒,陆续发起猛烈地反攻。
晋绥解放区,在贺龙、李井泉指挥下,8月11日,在北线以骑兵旅(三个团)、第9团和第27团主力在平绥路以北向归绥进攻,以第27团第1营、骑兵团第2连、骑兵大队、教导第2队,由偏关向托克托和林格尔挺进,对归绥实行包围,以第36、第32团沿黄河北上会攻归绥;在南线,第3、第4、第7、第8等军分区部队在统一指挥下,主力由同蒲路西侧展开向太原进攻,一部向离石及其以北之大武镇地区进攻。8月中旬,在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边防任务的第120师主力独立第1旅、第358旅,星夜赶往前线,参加进攻太原方向的作战。其它各军分区部队,攻取当面日伪据点,配合主力作战。
晋察冀解放区,聂荣臻司令员于8月10日指示全区部队向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大同、阳泉、张家口、唐山、山海关进军,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同日,以冀晋军区第4、第5分区的部队夺取大同、丰镇、集宁、商都等城;以第2、第3军分区的部队配合晋绥军区夺取太原;以冀察军区第1、第11军分区的部队夺取北平;以第12、第13、第19军分区的部队夺取张家口、张北、多伦、沽源等城;以冀中军区第8、第9、第10军分区的部队夺取天津、塘沽;以冀中军区第6、第7分区的部队和冀晋军区第36、第47、第49团协同作战,夺取石家庄、保定等城;冀热辽军区主力一部向辽宁、吉林挺进,另一部夺取唐山、秦皇岛、葫芦岛等要点。各军区并以地方部队带领广大民兵肃清腹地之敌。
晋冀鲁豫解放区(8月20日由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根据地组成,成立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太行军区于8月14日以7个团向西进攻,道清支队向道清路新乡、博爱段进攻,第2军分区主力向太原进逼;太岳军区以5个团向平遥、介休地区进攻;冀鲁豫军区组成了中、南、北三路大军:中路军13个团消灭新乡以东伪军,相继攻占开封、新乡等城;南路军3个团协助中路军攻占开封,准备阻击顽军北犯;北路军向安阳、邯郸以东伪军进攻,相继攻占该两城,其第1军分区部队配合山东我军围攻济南。自8月11日至9月22日,歼灭敌伪军5万余人,收复县城59座,据点数百处。至此,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根据地已连成一片,北起正太路与德石路,南至黄河,西迄同蒲,东抵津浦路。
山东解放区,8月11日,山东军区发布五路大军向日军占领的大城市进军命令。命令指定鲁中、鲁南、渤海军区部队进攻津浦路沧州、徐州段,收复济南及徐州等城市。胶东、滨海军区部队进攻胶济、陇海两铁路,收复青岛、连云港、烟台、威海等城市。在罗荣桓指挥下,8月17日,以鲁中军区部队向胶济西段、津浦路济南至兖州段沿线日伪军展开进攻;以滨海军区部队向胶济路东段和陇海路东段沿线之日伪军进攻,并分别配合胶东部队和新四军进逼青岛和海州、连云港;以胶东军区部队向青岛外围、胶济路东段沿线及沿海各城市之日伪军展开进攻;以渤海军区部队向津浦路济南至沧州段及胶济路西段沿线之日伪军展开进攻;以鲁南军区部队向徐州东北外围地区及津浦路徐州至兖州段沿线之日伪军展开进攻。经过一个多月的反攻作战,获得了巨大胜利。到9月底止,共计解放县城46座,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胶济路、津浦路、陇海路均被我切断,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等城市都处在我大片解放区的包围之中。
华中新四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和延安总部的命令,立即向各地敌伪军发出通牒,限期向我缴械投降。同时部署反攻,准备夺取南京、上海、徐州、蚌埠、芜湖、武汉、信阳等大中城市及宁沪、沪杭、津浦各铁路。紧急地进行了政治动员和一系列组织工作,主力兵团迅速补充了兵员,仅苏中地区在三天之内即编组了17个步兵团。各地群众也掀起了参军、参战热潮,组成“反攻团”、“反攻营”配合部队作战。在华中解放区的“日本人民解放同盟”和“朝鲜独立同盟”的成员,也组织起来准备上前线,对日军进行政治攻势。新四军各部队根据统一的部署,立即对日伪展开了攻势。苏北部队分别向沐阳、涟水、海州等地进攻;苏中部队分别向宝应、高邮、东台、盐城等地进攻;淮北部队分别向永城、泗县、宿迁、淮阴、淮安等地和津浦铁路徐州至宿县段、五河及临淮关方向进攻;淮南部队分别向定达、蚌埠、滁县、六合等地和津浦路三界镇至乌衣镇段进攻;皖江部队分别向无为、裕溪口等地进攻;苏浙军区部队,主力在苏南分别向溧阳、金坛、溧水、句容、郎溪、安吉、长兴等地进攻,一部在浙东向宁波近郊进攻;皖南部队向繁昌、芜湖方向进攻。从8月9日到9月2日,战略反攻取得了重大胜利。共计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万4千余人,完成了占领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广大乡村和许多县城的任务。苏中、苏北、淮南、淮北打成一片的任务也基本上完成。
新四军第5师部队分别向京山、汉川、黄陂等地、竹沟及舞阳方向和平汉路漯河至花园段、粤汉路纸坊至贺胜桥段实施进攻。
华南的东江、珠江、粤中、南路、韩江和海南岛人民武装向当面日伪军展开反攻,解放了宝安、东莞、增城、惠阳、博罗县所属之大片地区,已逼近广州、汕头、雷州、海口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积极向日军进攻。
正当我武装部队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迫使日伪军投降时,蒋介石于8月11日连续发布几道命令,命令各地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许他们向我军投降,并将伪军改编成国民党军,就地占领地盘。同时命令八路军“应就地驻防待命”,却命令国民党军队“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计划与命令,积极挺进,勿稍松懈。”以收缴敌人枪械为借口,大举向解放区进逼。
鉴于局势的变化,中央军委于8月22日发出指示:决定我军应改变方针,除个别大城市仍可占领外,一般应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要道,使敌伪向大城市要道集中,而以必要兵力着重于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扩大并巩固解放区,发动群众斗争,并注意组训军队,准备应付新局面,作持久打算。我各解放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对反攻作战的部署又作了调整。在华北,我晋绥解放区相继攻占了左云、文水等县城。晋察冀解放区解放了张家口、永清、遵化、曲阳、涞水等县城。晋冀鲁豫解放区解放了济源、沁县、广平、长清等县城。山东解放区解放了烟台、莱芜、临淄、即墨、章邱等县城。华中新四军解放了永城、五河、兴化、句容等县城。从8月10日至9月2日,我军共解放县以上城市146座,切断了平汉、津浦、正太、同蒲、平绥、北宁等铁路线。
我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解放区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对日作战12万5千多次,消灭日伪军170多万人。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下,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选自《八·一五这一天》,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