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前线的原西北红军
2015-10-28张化民杨建邦
张化民+杨建邦
由于各种原因,由原西北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各部队在抗日前线的事迹鲜为人知。宣传西北红军在抗日前线的的英勇事迹是很有必要的。
早在1933年,就有许多西北红军将领参加了察哈尔抗战,并做出了重要贡献和重大牺牲。抗战爆发后,西北红军里面第26军、28军、独立第2师和15军团骑兵团分别编入八路军115师、120和129师,东渡黄河到敌后方抗战;第27、29、30军及独立第1师、第2师、陕甘宁独立师等其它部队则编入八路军留守兵团,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
一、察哈尔抗战前线的
西北红军将领
1933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占领了热河和察哈尔东部4县。北方局先后派了330多名共产党员到察哈尔工作,成立了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前委),协同冯玉祥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领导察哈尔地区军队和地方的一切工作。冯玉祥在共产党的帮助下,1933年5月26日,在察哈尔成立了民众抗日同盟军。北方局派原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26军的前身)第1、4任总指挥谢子长、第3任总指挥阎红彦及骑兵大队长强龙光一起,协助许权中组建了共产党独立领导的18师,许权中是18师师长,谢子长是党代表。谢子长、阎红彦到包头孙殿英部和共产党员、副团长刘振远成功举行了“包头兵变”,拉出一个团,编为1师第1团,是18师的主力。
1933年6月21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各部北上,向日伪军展开进攻,18师是主力作战部队之一。22日,克复康保。7月1日,克复宝昌、沽源。7月12日,经过5天激战,收复日军茂木骑兵第4旅团2000多人及炮兵部队固守的塞北重镇多伦。在收复多伦的激战中,吉鸿昌“亲率敢死之士,肉袒匍匐前进,爬城三次”。谢子长、阎红彦、强龙光都参加了多伦的激战。强龙光担任敢死冲锋队队长,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攻进多伦城中后,大部队被日军堵在城外无法跟进。由于战事激烈,部队几进几退,强龙光壮烈牺牲。收复察东四县各战役,共毙伤日伪军1000多名,俘虏数百名。同盟军计伤亡官兵1600余人,内有团长5人。多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土。克复多伦之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著名学者章炳麟给予很高评价:“近世与外国战,获胜者有之,地虽一砦一垒,既失,则不可复得矣。得之自多伦始。以争一县,死将士几两千人,虽在一隅,恢复之功,为九十余年所未有。”强龙光是中国工农红军牺牲在抗日前线第一个指战员和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另外,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以后,白坚、王怀德、赵通儒、蔡子伟、高敏珍、张文华、鲁贲、王再兴、张文舟、李启明、王达成等先后被派回陕甘边和陕北,均在红军或根据地中担任了重要职务。
二、改编为八路军前的
西北红军各部队
1、第26军
1932年1月初,刘志丹领导的南梁地方武装和阎红彦、杨重远、吴岱峰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改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总指挥谢子长,副总指挥刘志丹,政委李杰夫,参谋长杨重远。2月12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后刘志丹、阎红彦、谢子长),政委李杰夫(后李艮),参谋长杨重远。12月24日,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第26军第2团,团长王世泰,政委杜衡。1933年6月13日,渭北游击队和富平游击队整编为红26军第4团,团长黄子祥,政委杨森。11月8日成立红26军42师,师长先后为王泰吉、刘志丹、杨森,政委先后为高岗、张秀山、谢子长、张秀山。1935年9月18日,在延川县永坪镇,红26军42师改编为红15军团78师,师长杨森,政治委员张明先,后崔田民。第26军创建了陕甘边根据地。
2、第27军
1932年3月13日,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下,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司令刘善忠,政委高朗亭。10月改编为陕北9支队,1933年4月改名为1支队,队长强世卿,政委李成荣(后杨重远、魏武) 。10月,连续战斗失利,主要领导牺牲,埋枪解散。1934年1月谢子长回到陕北,3月8日恢复红1支队,队长李胜堂,副队长谢绍安,指导员刘清山(后贺晋年)。7月8日,成立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兼任总指挥(后贺晋年),政委郭洪涛,参谋长贺晋年。1934年9月,撤销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把第1、2、3支队组建为陕北红军第1、2、3团。1935年1月,陕北红军第1、2、3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7军84师。师长杨琪(后贺晋年),政委张达志。9月改编为红15军团第81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达志。1936年12月15日恢复第27军,军长贺晋年,政委王平。第27军创建了陕北根据地。
3、第28军
1935年12月,陕北省的红军游击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军长刘志丹(后宋时轮),政治委员宋任穷。下辖第1团(由绥德、吴堡战斗团编成)、第2团(由米西游击师编成)、第3团(由清涧红4团编成),共1200余人。不久,又成立了第5团。
4、第29军
1936年1月,由陕甘省的中宜、延安、宜川、富县独立营和韩(城)郃(阳)游击队编成,军长肖劲光(后谢嵩、李仲英),政委朱理治(后甘渭汉)。
5、第30军
1936年4月,由陕北红军黄河游击师与陕北几个县独立营编成,军长阎红彦(后宋时轮),政治委员蔡树藩。
6、独立第1师
1936年秋,由关中特区的游击队编成,第1师师长白志文,政治委员李宗贵(李赤然)。
7、独立第2师
1933年10月18日成立神木红军特务队,队长李成兰,政委王兆相。11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3支队,队长王兆相,政委马万里。1934年9月,改编为陕北红军第3团。1935年1月改编为第27军84师第3团。1936年8月扩编为中国抗日人民红军独立第1师。1936年12月改名为独立第2师,师长王兆相,政委张秀山。
8、陕甘宁独立师
1936年7月17日,由红29军一部与豫旺堡、七营、黑城岔等地方武装组成,师长姚喆,政治委员黎林。
9、第15军团骑兵团
第15军团骑兵团的前身是1932年1月初成立的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骑兵队,队长强龙光。2月12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队长强龙光。12月,改编为第26军第2团骑兵连。1933年11月,第26军第4团改编为第42师骑兵团。1935年9月,改编为第15军团直属骑兵团。11月,编为军委直属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1团。1936年,第15军团手枪团与骑兵连(原26军2团骑兵连)合编,组建了新的15军团骑兵团——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3团。
三、战斗在敌后的
原西北红军各部
在抗日战争中,第26军、28军、独立第2师和15军团骑兵团分别编入八路军115师、120和129师,东渡黄河,到华北敌后抗战。
1、红78师
1937年8月,红78师缩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第687团第2营和第688团第2营,先后参加了平型关、策应忻口会战、反击日军八路围攻等战斗。平型关战斗中,687团2营首先冲下峡谷隘口附近公路,切断公路,率先攻入公路,截断日军退路,并且打退了数倍于己的灵丘增援之敌,对围歼敌人起到了重大作用,引起了115师师长林彪的注意。战后,他专门询问了2营的有关情况。当他了解到这个营曾是红26军的一部分时,林彪建议发扬陕北红军的光荣传统、战斗作风,恢复原红78师的建制,使陕北红军有一个完整的编制保存下来。12月,根据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命令,以原红78师的人员组建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
1938年4月,689团参加了著名的粉碎日军对晋东南八路军9路围攻的作战。尤其是在粉碎9路围攻最关键的长乐村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4月16日上午,689团经过七八次冲击,从1200多人的日军108师团25旅团117联队手中,夺回了日军所占领戴家垴阵地,接着坚守阵地,先后打退日军七次冲锋,持续到下午5点,日援军104旅团105联队和117联队残部会合后向南逃走。长乐村战斗是一次载入军史的著名战斗,共歼灭日军主力108师团2200多人,其中689团在戴家垴主阵地上就歼敌500余人,战马500-600匹,彻底粉碎了日军合歼八路军的计划。战斗结束的当天,129师师长刘伯承就发布嘉奖令,褒奖在此战中作出重大贡献的689团指战员。689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500余人,其中近200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接着,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的徐州战役,129师挺进冀南,689团奉命配合129师行动。5月10日,689团强攻威县,歼敌近百名,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一挺,我伤亡营以下指战员350余人,其中牺牲114人。威县守敌清水部遭我打击后,于13日在临清敌人接应下弃城东逃,689团进驻威县县城。战后不久,南宫和平乡等县日军便弃城向邢台等据点龟缩,再不敢窥我冀南根据地。临清、武城、内丘和隆平等地伪军及保安队500多人,自动向689团缴械投诚。689团由1000余人壮大到3000余人,并建立了迫击炮连。1938年8月底,689团奉令涉过漳水,抵达晋东南归建。
689团归建344旅后,即转战于晋冀,连续参加了临济、南家、河口等十余次战斗。1938年9月24日,在奔袭被日寇收编的有5000人的扈全禄伪军师的战斗中,689团全歼了近两倍于己的一个师的伪军,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1940年6月,344旅奉令南下豫皖苏根据地。689团改为八路军4旅9团。9团在豫皖苏根据地征战半年,参加大小战斗20余次,歼敌2300多人。1941年“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4旅9团奉命改编为新四军10旅29团,仍活动于豫皖苏,抗击与新四军磨擦的国民党顽军。
1941年9月,10旅划归3师指挥,向苏北淮海区开进,29团担任10旅突击队,掩护主力北进。进军途中在来安与敌军遭遇,战斗激烈,经3营反复冲杀,将敌击溃,毙伤敌近百人,掩护10旅于9月19日安全抵达苏北淮海地区。
10旅开进淮海区时,正值新四军3师对顽军王光夏的3个团发起陈道口战役。29团立即参加了这个战役。战斗中29团担任打援任务,在大兴庄击溃顽军余士梅部近千人的进攻,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1942年11月,10旅兼淮海军分区,29团改编为淮海军分区1支队。从1942年11月至1945年8月近3年时间里,l支队参加大小战斗130余次,歼敌伪顽700多人。尤其是1945年2月12日,1支队包围了沭阳西南22公里的叶圩据点。经过激烈战斗,到13日2时,全歼守敌。此次战斗,共歼灭日伪270余人。击毙日军米今小队长以下38人,伪军大队长以下49人。俘日军9人,伪军180余人,缴获全部武器装备和物资。叶圩子战斗成为苏北新四军进攻战斗的范例。
2、红28军
1937年8月,红28军缩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2营,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每个连约有140人,全营700多人。营长陈仿仁,副营长黄新义,教导员王再兴。9月28日,以716团2营为骨干扩编为900余人的雁北支队(旅),原红28军军长、时任716团团长的宋时轮担任支队长兼政委,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亦称宋时轮支队。宋支队北出长城,到雁门关以北敌占区去打游击战。支队下辖三个大队(团):34大队,大队长陈仿仁,政委王再兴,总支书记张汉民;36大队,大队长唐家礼,政委丁盛(后王季龙、詹大南);骑兵大队,大队长王正川,政治委员李炳勋;还有1个独立营。10月1日,雁北支队首战获胜,攻占井坪镇。10月4日,收复平鲁县城,随后便开始对同蒲铁路朔县至大同段展开破袭战。10月7日夜,雁北支队突袭岱岳,攻占该镇以南之东榆林、马邑。10月10日夜,雁北支队在怀仁以南之辛庄伏击日军车队,歼敌100余人,毁敌汽车18辆。10月23日,雁北支队在周庄伏击由大同至岱岳之日军运输队,歼敌100余人,击毁敌汽车10余辆。随后,雁北支队直逼大同,并于10月26日夜袭击大同西南之口泉村,歼日军一部。雁北支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经20余天的征战,初步打开了雁北地区的抗战局面 。
1937年l0月至1938年5月,雁北支队同日军进行了大小战斗百余次,歼灭日军2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390多辆,缴获各种武器1000余支(挺)等军用物资,大大补充了本身的实力。还收复了平鲁等县城,摧毁了伪政权,在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大同、岱岳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同时也在战斗中发展壮大了队伍,由初到雁北时的900余人,发展到近2000人
1938年5月,宋时轮率领雁北支队与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会合,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委,李钟奇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1、第12支队和独立营、骑兵大队,共5000余人。雁北支队改编为第12支队、骑兵大队和独立营。第4纵队积极准备挺进冀东,配合冀东人民起义,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
第4纵队首先开辟平西作为挺进冀东的前进阵地。平西是指日军的心脏——北平以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直接威胁日本侵占的北平和伪蒙疆首府张家口,以及敌之两大交通命脉平绥、平汉铁路,既可成为晋察冀北岳区之屏障,又可成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依托和后方基地,并且成为我军向平北、冀东挺进的出发阵地。各大队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和战斗,攻占平西名寺潭柘寺,在门头沟一带初步建立了东到北平、房山县、高碑店,西到蔚县、涞源县,北到南口、涿鹿县,南到易县、涞水县共10余万人口的平西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房(山)涞(水)涿(县)、昌(平)宛(平)及宣(化)涿(鹿)怀(来)三个联合县政府,大部区、村建立了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和游击队、自卫队等地方武装。其中,5月21日拂晓,34大队奔袭昌平县城,仅用7枚手榴弹机智攻克城关,解决外围战斗,击毙日军3人,生俘1人,摧垮伪县政府,消灭了伪警备队,生俘伪军100余人,缴获敌军各种枪100余支,我仅伤5人。
6月初,第4纵队奉命由平西向冀东进发,宋时轮司令员、伍晋南主任率领12支队,经昌平、延庆、怀柔、密云东进。支队兵分二路,宋时轮司令员率34大队过潮白河进抵冀东境域,在平谷、蓟县一带活动,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建立地方政权,连克南口、居庸关、昌平、密云、平谷、赤城。其中,7月19日晚攻打平谷县城,宋来仁同志钻进护城河下水道口开了城门,没费一枪一弹便攻入城内,仅用3颗手榴弹消灭了中心碉堡,解决了战斗。俘敌200余人,缴获各种枪200余支,而我军无一伤亡,创造了我军战斗获胜没有伤亡,不用枪炮攻克县城的先例。
伍晋南主任指挥36大队、骑兵大队和独立营,在昌平以北、延庆以南和潮白河以西的山区,进行游击战争,建立了滦(平)昌(平)怀(柔)联合县政府。各村相继建立了抗日救国会、自卫队等群众组织和地方武装,开辟了平北抗日根据地。在1938年6—8月间,先后战斗数十次,摧毁敌人据点数十处,一度攻克昌平、赤城两座县城。毙伤俘敌伪军10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其中,6月7日,36大队在延庆县花盆村全歼伪军1个营,击毙副营长1人(日本人),俘360余人,缴获子弹3万余发、短枪30余支、步枪210余支、轻机枪12挺、重机枪3挺、掷弹筒6具和大批军用物资。
7月上旬,第4纵队配合中共冀热边特委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余县及开滦煤矿共20余万人的武装暴动,建立了约10万人的抗日武装,先后攻克了平谷、蓟县、迁安、玉田、乐亭、卢龙等8座县城,一度切断北宁路,使火车停运半月之久。控制了冀东广大地区,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8月,成立冀察热军区,由宋时轮、邓华分任正、副司令员。
8月,日军伪满军以数倍于我们的兵力,兵分两路,妄图聚歼我主力部队。34大队经过两天苦战,依靠朱家沟险要地势阻击由北向南进攻之敌,粉碎了敌人的企图。10月,第4纵队和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部转移平西根据地整训 。
1938年冬,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以第4纵队为基础,在平西地区成立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兼12支队司令员,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1939年7月10日,34大队进攻门头沟煤矿焦家岭驻守的伪军一个团,歼灭了敌人约一个营的兵力,余敌向门头沟方向狼狈逃窜,控制了门头沟大部分地区。紧接着向北挺进,迅速占领了妙峰山、宋家庄一带,逼进石景山,给日军以很大威胁。8月上旬,12支队攻下阳坊、温泉,歼灭日伪军200多人,缴获步枪120多支,轻机枪3挺,俘日伪军近百人。9月18日夜,36大队攻占矾山堡,缴获了各种枪支170余支,俘敌70余人,获得战马20匹。同时,34大队一个营在矾山堡东北约五华里的地方阻击了怀来的数百名日援军。
1939年9月,由34、36大队及骑兵支队改编为第9团,团长黄光明,政治委员王季龙,副团长赵文进,参谋长唐家礼,政治处主任蒲云照。全团3个营,每营4个步兵连。不久,平西九团和宣涿怀县大队、模范军千余人,从河北长途奔袭,攻克吉家庄、桃花、倒拉嘴等据点,并袭击了石门、岔道据点。次日,又在上河岭居高临下,与涿鹿、矾山日伪援军交锋,击毙日军80余名,伪军70余名,缴获轻重机枪10挺、掷弹筒7个、步枪70余支 。接着,一举攻克北窖据点,解放了红煤厂和坨里,炸毁了敌水电站。
1940年3月,日军一万人,伪军六千人,在飞机和炮兵的配合下,向平西根据地大举围攻。9团作为挺进军主力,在敌人进攻的主攻方向谢家堡防守。3月13日开始,激战两天,击退日军2000多人的猛攻,使日军死伤七八百人,打破了日军分路进击的计划。15日下午,9团在齐家庄村外沟底,伏击日军缘川联队2000余人,激战四小时,击毙敌联队长缘川中佐和一名中佐参谋,击落敌机一架。敌人向我发射毒瓦斯,致使我一营几乎全部中毒,攻击力减弱。16日,中毒部队恢复了战斗力,敌人抵抗不住,被迫向燕家台方向撤退。在我军追击下,仓惶逃出根据地。晚上8时左右,二营于齐家庄一带再次设伏,伏击日军坂田部护卫的160余头骡马后续辎重部队,击毙日军60余人,缴获全部辎重。17日凌晨,政委王季龙和副团长赵文进通过阳光反射,发现迎面头顶东山有日军,立即组织部队,围歼抢占了东山制高点的日军。经过激战,全歼日军少佐坂田部70余人。
9团在齐家庄大战四次,历时三天三夜,击毙日寇联队长缘川中佐、中佐参谋一名和少佐坂田,击毙日军300余人,生俘重伤日军11名,缴获各种枪支200余支,重机枪3挺,轻机枪6挺,掷弹筒6具,小型电台1部,骡马160多匹和大批军用物资。
1940年,9团参加百团大战,配置于破袭战的最北线。8月20日凌晨,同时对冀家庄、石门、桃花堡、倒拉嘴、洪桥等七个据点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除石门据点外,攻克其它6个据点,消灭日军450多名。9月22日,9团、宣涿怀县大队、模范队千余人,袭击了石门、倒拉嘴敌据点后,于23日在上下河之间伏击涿鹿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歼敌182名,缴获轻重机枪8挺、掷弹筒5具、步枪60余支及军用物资一部。日军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上)第312页写到:“9月22日夜,优势的共军袭击了察南南部的涿鹿、蔚县(独立混成第二旅负责地区)一带的各警备队。当时我方受到相当损失”。
百团大战后,1940年10月,敌人对我进行报复“扫荡”。9团连续进行了九龙山、奴才岭、老坡岭阻击战,激战三昼夜,击溃进攻之敌2000余人,毙伤敌300余人,完成了掩护我主力部队、地方政府和群众撤离的阻击任务。
大扫荡后,平西抗日根据地进入极困难时期。冬季,为迫使敌人撤退,9团从各连抽人组成一支近百人的轻骑小部队,奔袭于家寨,炸掉永定河东、西两个岗楼,烧掉永定河大桥,断敌粮道。1941年冬,部队进行精兵简政,9团由大团编成小团,取消营的建制。1942年,为了减轻平西人民负担,克服眼前困难,9团到敌占区筹集粮食,征集物资,并且把筹集来的粮食,及时运往根据地,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
1943年底,国民党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陕甘宁边区的压力增大。为了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军委决定从华北前线抽调一批部队,加强延安的军事力量。1944年1月,晋察冀军区第1、5、9、34团和独立团、骑兵团组成机动旅,旅长黄永胜,政委邓华,参谋长陶汉章,政治部主任袁升平。第9团团长王正川,政委刘国梁。1944年3月,机动旅从晋察冀开赴陕北。同年秋,该旅改称教导第2旅,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 。
3、独立第二师
1937年8月,独立第2师缩编为八路军120师工兵营,主任王兆相,副主任孙超群,参谋长杨文模,政训处主任王恩惠。9月4日,王兆相带工兵营从盘塘渡过黄河,奔向抗日战场。10月,工兵营袭击了日军占领的宁武车站,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1月初,工兵营在五寨县改编为警备第6团,原各团改编为营,团长王兆相,政委张达志,副团长孙超群,政治部主任王学礼。改编后,警备6团主力继续北上,驻守偏关,3营留守神府防区,保卫黄河河防。副团长孙超群率1营挺进雁北,收复了平鲁、右玉、清水河县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11月21日拂晓收复右玉和24日高墙匡伏击战,消灭日军一个小队,击毙日军驻雁北13县伪军总指挥官1人,缴获长短枪200余支,战马50余匹,电台一部 。
1938年2月,日军为占领黄河以北的华北地区,在沿津浦铁路南侵时,先后发动了对河南省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南部的进攻。同时以第109师团及第26师团各一部,向晋西、晋西北进犯,企图压迫120师西渡黄河,并进攻陕甘宁边区。22日,北面日军第26师团主力8000余人,伪军3000余人,由朔县、井坪、清水河出动,在南面汾阳至离石公路沿线日军109师团配合下,至3月1日先后占领宁武、神池、偏关,并前出至河曲、保德、府谷等城,控制黄河渡口。
2月中下旬,张达志、孙超群率警6团在老营堡伏击日军,毙伤100多人;在马寨村阻击尾追国民党何柱国骑兵师的日军竹内联队一整天,给日军以严重杀伤,避免了国民党友军被日军消灭,得到何柱国的真心感谢。
3月13日,侵占晋西北兴县之敌2000余人,附炮20余门,进抵黄河东岸,企图强渡黄河。敌人先以10多架飞机对我河西阵地轰击约3个小时后,大队敌人开始渡河。警6团3营在团长王兆相指挥下,在敌机轰炸、炮火轰击时隐蔽不动,待大队敌人密集半渡之时,才以全部火力突然一起开火。敌人遭此打击,十分狼狈。趁敌慌乱之际,3营事先准备好的一部兵力渡过河东,袭敌侧背。敌人终于支持不住,向兴县方向撤退。这次战斗,共毙伤敌14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我河防部队仅伤亡6人,敌我伤亡为24:1。战后不久,王兆相去延安学习,团长由孙超群接任,政委张达志。
3月7日至4月1日,警6团1、2营在沿河一带,协助河防部队进行警戒,并袭扰、牵制偏关、河曲、保德之敌,使其无力东顾,保证了师主力的收复晋西北七城作战。其中马栏堡设伏,消灭五寨日伪军200余人;夜袭石板沟,给日军以重大杀伤。120师共歼日伪军1500余人,收复了岢岚、五寨、保德、河曲、偏关、神池、宁武7座县城,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保卫了陕甘宁边区 。
1938年五六月,国民党傅作义部要收复绥远。120师除用部分部队切断平绥路,箝制敌人外,还派358旅协同傅部连续作战。后来傅部撤退,敌人追击,占领偏关县城。358旅和警备6团又掩护其撤退,并积极向敌进攻,收回偏关。8月,警6团在绥南清水河、河林、凉城一带建立根据地,两次奔袭雁北,两次攻打厂汉营,歼灭伪蒙军骑兵部队200余人。10月8日,又夜袭平绥铁路沙坝车站,掩护李井泉支队和姚喆的715团北上大青山 。
1938年秋,120师东进后,警6团由358旅指挥,留下坚持晋西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2月,日军万余人分六路向晋西北的岢岚、静乐、岚县“分进合击”。我军奋力抵抗,较大的战斗有交城邢家庄、岚县明家庄等战斗。至3月底,完全粉碎了敌之围攻,歼敌300余人,收复岚县。6月21日,警6团碰上岱岳镇日军袭击牺盟晋绥边委员会。警6团迅速将200余名日军包围聚歼,毙伤敌190余人。29日,又袭击内蒙辛店镇,全歼守敌。8月上旬,再度挺进绥东丰(镇)东地区,夜袭巴音图敌据点。之后,突破敌人平绥路封锁线,进入右玉东山沟姚家窑、黄家窑、中窑子村休整。左云、右玉、厂汉营等据点的敌伪2000余人,分3路进攻东山沟一带,妄图消灭警6团。警6团多次打退敌人的猛烈进攻,歼敌一部,牺牲70余人突围。12月,警6团奉命由绥东调回晋西北地区。
警6团进出长城内外,三上大青山,五返晋中吕梁,抑制了日军西进的通道平绥铁路线,多次重创了日军同蒲铁路线上的要道口和驻军据点。
1940年2月23日,日军调集1.2万余兵力,分兵6路进攻岢岚、临县、方山,合击兴县,企图摧毁晋西北。至4月1日为止,前后38天中,警6团和兄弟部队与敌战斗30余次,毙敌1100余人,俘敌2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春季扫荡”。5月,警6团改编为120师独立第2旅第6团,团长张鸿卿,政治委员王定一。8月20日,独2旅6团参加百团大战,消灭日伪军100多人,缴获枪支100多支。破击同蒲铁路朔县至宁武段,达到了控制同蒲路北段,打通晋西北与晋察冀两区间联系之战略目的。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120师独立2旅兼任晋西北军区第2军分区,第6团改番号为第9团。12月14日,日军以2万余人的兵力对我晋西北根据地进行了冬季大“扫荡”。独2旅9团活动于雁北绥南地区,集中兵力向东袭扰钳制大同之敌,分别在后营子、樊家窑、熊家窑、清水河县黑蛇沟与敌激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我军经过35天200多次战斗,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
从1941年开始,在日本侵略者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的紧逼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入极端困难时期。晋西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运动”的斗争。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为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9月,9团改称第120师独2旅兼晋绥2分区9团。9团在偏关、神池等地组成敌后武装工作队,把敌人“挤出去”,到1943年解放人口1.8万余。在我军民的主动打击下,敌人已不敢轻易出动。
1943年8月,9团骑兵连吸引南庄窝据点日伪军加以伏击,毙伤日伪军多人,端掉南庄窝据点炮楼,俘虏伪军16人,缴获所有武器。
1944年9月9日夜,又引八角堡日伪军60余人到南庄窝伏击,击毙日军和野中尉等10人,伪军寇得功分队长等15人,缴获步枪17支。
1945年2月18日,9团在神池县八角堡全歼伪军120余人,击毙8名鬼子,缴获九二重机枪、歪把子机枪、三八式步枪、三八盒子(日本手枪)等大量武器 。4月,奉命开进大青山,调入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第9团,横扫日伪军清水河边6个据点,打通了绥中、绥西、绥南3块游击根据地。还对顽军进行了数次歼灭性的打击,歼敌数百人,缴获马匹三百余匹、枪支三百余支,收复了失地。8月18日,参加攻打归绥城。9月,编入晋绥野战军独立3旅,仍为第9团。
4、原第15军团骑兵团
1937年8月,中央军委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骑兵营,第15军团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骑兵营。
1937年9月3日,120师骑兵营编为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孔令甫,政委马泽迎。1943年3月,留守兵团骑兵团、保安骑兵团、359旅骑兵大队之1、2中队,合编为陕甘晋绥联防军骑兵旅。
1937年8月,129师骑兵营东渡黄河抗日。11月,日军占领阳泉,遂以部分兵力进犯我129师师部和顺县城,师长刘伯承命令骑兵营前去阻击。骑兵营在杨家坡抢占有利地形,在马圈沟地区设伏,首战歼敌100余人,圆满完成了掩护师部转移任务。
1937年11月,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129师进入以太行山区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骑兵营进入冀西后,先后在赞皇、元氏、临城歼俘土匪1000余人,歼灭伪军200余人。日军为保障平汉铁路安全,于11月30日调集日军200余人,乘18辆汽车,企图围歼我骑兵部队。骑兵营以一个连诱敌深入,主力在北马村地区设伏,利用夜战,一举歼灭日军140余人,烧毁敌车18辆。刘伯承师长得到捷报后,称赞“北马村战斗是一次诱敌深入的歼灭战”。
1938年2月初,129师骑兵营从冯村、田家口之间跨过铁路,伺机占领了宁晋县城,歼灭伪军100多人,俘虏曾做过清朝“九门提督”的汉奸王怀庆。2月8日,骑兵营改为骑兵团,团长夏云飞,政治处主任徐立清,副团长曹子学。3月25日,骑兵团在陈再道司令员指挥下,在郑家庄等地,全歼日军委任的保安司令惯匪刘魔头,毙俘敌900余人,击毙日军50余人。5月至6月,骑兵团先后攻克永年、成安、魏县等十座县城,毙伤日军130余人,击毁敌车27辆,毙俘伪军2500余人。7月,129师政委邓小平到达永年,亲临骑兵团看望干部战士,给予高度评价。
1939年1月,日军纠集第10师团等部计3万余兵力,分11路对冀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消灭129师师部和主力部队。2月19日,刘邓首长率师部刚转移到山东省莘县张鲁集东南约两公里的一个村庄宿营,日军200余人,就向这里扑来。师部机关的人毫无察觉。驻扎在赵官村附近的骑兵团发现这一严峻情况后,迅速抢占有利地形,顽强地进行抗击,毙伤日军30余人,迟滞了日军合击的速度,掩护师首长和师机关安全转移。
1937年到1945年12月,骑兵团纵横驰骋于整个冀鲁豫战场,先后参加了开辟鲁西北根据地、讨伐叛军石友三、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铁壁合围”、“蚕食”、冀鲁豫边区歼灭“反共专家”邵鸿基部、卫南、湖西反顽、成(安)临(漳)安(阳)和全面反攻等战役,大小数百战,歼灭日伪军一万余人,缴获机关枪、掷弹筒、迫击炮等重武器200多件,步枪一万余支,被誉为“冀鲁豫平原上的红色哥萨克” 。
四、留守陕甘宁边区的
原西北红军部队
编入八路军留守兵团,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原西北红军部队有第27、29、30军及独立第1、第2师(第3团)、陕甘宁独立师、赤水警卫营等其它部队。
1937年8月,根据国共合作协议,组成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留守部队编成为:第27军和赤水警卫营改编为警备第1团,团长贺晋年,政委钟汉华,副团长李祥;第29军改编为警备第2团,团长周球保,政委甘渭汉;第30军改编为警备第3团,团长阎红彦,政委杜平;第74师改编为警备第4团,团长陈先瑞,政委罗志敏,副团长刘国祯;独立第1师改编为警备第5团,团长白志文,政委李宗贵;独立第2师改编为警备第6团,团长王兆相,政委张达志;陕甘宁第l、第2、第4团改编为警备第7团,团长尹国赤,政委刘随春;第718团改编为警备第8团,团长文年生,政委帅荣。留守处又辖第385旅旅部与第770团及四个直属营,共计九千余人。10月中旬,成立五县警备司令部,司令员何长工,政委郭洪涛。12月,留守处改为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留守兵团从而担负起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 。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日本侵略军兵分几路,直逼黄河东岸。1938年春开始,日军以梅津110师团为主力,加上109、118、26等师团及独立第2、第4混成旅团,频繁向晋西南、晋西北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河防发动进攻,并多次派飞机轰炸延安等城和河防阵地。日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采取了沿主要交通线长驱直入,夺取大城市和战略要点的速战速决战术,其突破边区千余里河防的主要突击方向,选择了避开晋西南抗日武装力量便于伏击的川地根据地,而是选择有沿线据点作掩护,能隐蔽集结兵力,且后方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因而,日军在23次大小进攻中,有20次都是依汾(阳)离(石)公路西进,进攻宋家川渡口 。
为抗击日寇对我河防的进犯,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1937年底,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神木县马镇至宜川县临镇的千里河防,划分为3个地段:葭(佳)县以北至马镇,由神府河防司令部负责;清涧河口以北至葭县,由绥德等5县警备司令部负责;临镇以北至清涧河口,由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负责。肖劲光兼任河防总指挥。在兵力部署上,以警备6团驻神府地区,守备葭县至贺家堡沿河渡口;以警备l团驻绥德地区,重点守备螅蜊峪;以警备8团驻张家墕,重点守备宋家川;以警备3团驻清涧,守备河口至枣林坪一带沿河渡口;以警备4团驻永坪地区,派出1个营的兵力守备延水关、高家畔渡口;以警备5团驻延长,守备凉水岩至清水关沿河渡口。河防部队依托黄河天险和工事,采取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保卫边区河防,同日军进行大小战斗80余次,粉碎了日军对河防的23次进攻,规模较大的7次中,西北红军改编的部队参战的有4次:
1、前文介绍的1938年3月13日,警备第6团3营在黄河神府地段,阻击日军于半渡之中,歼敌140余人,此战为陕甘宁边区河防的经典之战。
2、1938年12月下旬,山西蒲县之日军在侵占大宁、吉县、永和等地后,即准备了大批渡河器材和粮弹,集中3000余人之兵力,附重炮30余门、飞机10余架,兵分3路,每路约1000人,向我马头关、凉水岩、泥金滩三渡口进发。
12月27日,警备第5团即组织前指移驻凉水岩,指挥马头关、凉水岩、泥金滩三渡口的扼守。1939年1月1日凌晨,日军先后占领河东三阵地,首先以猛烈炮火和机枪火力对我河西阵地实施疯狂的轰击与扫射,同时出动飞机10余架,轰炸我前沿并投掷毒气弹,掩护其步兵集结登船,进行强渡。警备第5团在部分指战员中毒晕倒、多处工事被炸毁的情况下,顽强坚守阵地,待敌先头部队进至河心,距我河岸50至l00米的距离时,我突然以密集猛烈的火力予以打击,毁敌船只,给敌以大量杀伤。余敌在岸上火力掩护下,慌忙后退上岸,构筑工事与我对抗。敌在炮火掩护下,重行部署,企图再次强渡。此时,我河东部队也展开了游击战,不断袭扰敌人的增援部队和后方辎重。敌在攻击受挫,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于4、5两日相继撤退。5日,当最后一批日军撤退时,警备第5团前指抓住敌失败沮丧的心理和对我无防备之战机,令扼守凉水岩的2营营长率5连渡河追击。该连追至山西大宁县之曲峨镇,与日军激战约3小时,毙敌80余名,缴枪10余支、马数十匹,随后主动撤出战斗,西渡回陕。
3、1939年5月,日军第20、37师团进至汾阳、离石一带,企图对我陕甘宁边区发动新的军事进攻。6月4日至6日,集结于隰县、大宁之日军2000余人,附重炮20余门、飞机10余架,分两路对我马头关、泥金滩渡口再次实施突击。6日晚占领河东阵地,以猛烈炮火对我警备第5团之河西阵地进行了长达两小时之久的轰击。次日,敌又出动飞机大肆轰炸,投掷毒气弹10余枚,在我工事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以大炮、机枪火力掩护其步兵轮番向河西强渡。我警备第5团严密组织火力,沉着应战,每次都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迫敌于8日放弃进攻企图,颓然退兵。我警备第5团3营趁敌1个中队于马头关东面河滩集合,准备撤退之机,突然以猛烈火力实施急袭,毙伤敌30余人。9日,敌经大宁退往蒲县黑水关一带。此战共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步枪10多支,粉碎了日军对黄河河防的进攻。
4、1939年秋,由于河防紧张,中央决定调王震359旅返回陕北,加强河防守备力量。11月,日军调集1万余兵力,附重炮30门,分四路向碛口进犯。日军主力在占领碛口、孟门及警备第1团佳县渡口对岸之克虎寨,向河西河防阵地猛烈炮击,并以一部2000余人强攻碛口渡口。当日军集结渡口河滩准备渡河时,河防部队359旅主力和右翼部队警备第1团突然猛烈开火,迫敌仓惶回窜。河防左翼部队警备第6团一部乘机渡过黄河,迂回至日军侧后猛击。经过激战,迫使日军分路撤退。此战共歼日军200余人
1940年2月,120师主力奉命由冀中回到晋西北根据地,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加上当时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如火如荼,特别是百团大战予敌以重创,日军的力量遭到很大的削弱。此后,日军对河防的进犯虽未完全终止,还曾用飞机袭击延安,但已是强弩之末,对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威胁不大了 。
另外,留守兵团还歼灭36股土匪,肃清了边区匪患,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多次军事进攻。积极参加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以及边区的各项建设,完成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和中共中央的任务。
除了上面各部队以外,西北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很多领导人和指战员,分别参加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以及中原等抗日根据地及抗日武装力量的创建、巩固、发展和壮大工作,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都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