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同伴交往,让学生能说会道
2015-10-28黄泳莉
黄泳莉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工具。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听说训练”这一教学内容改为“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往的过程。传统的口语教学中只有单向的,即以教师教学为主的师生垂直交往,而缺乏学生之间的水平交往,导致学生的认知主体性缺失。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须充分发挥口语的社会交往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交往,使学生成为交往主体,构建和谐交往的口语课堂;注重学生交往品德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评价等能力,让学生爱上口语交际,善思、能说、会道。
学会倾听,提升“善思”能力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同伴交往品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应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倾听的良好品德。给予回应是对同伴的尊重。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感受,不至于答非所问。
1. 积极反应
教导学生当别人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不左顾右盼,且边听边想,不要打断别人;当听到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言语时,也要以凝神沉思等方式作出积极的反应。
2. 专注要点
教导学生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不仅要用心、细心,还要“会听”,并思考对方话语的意思,能记住对方说话的要点,边听边归纳总结。这是对讲话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讲文明、有修养的体现。
3. 重复思考
教师可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他人讲话的内容来促进学生学会倾听。如在某位学生讲完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向其他学生提出“你们听明白了吗?”“他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重复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去倾听、思考别人讲话的要点,并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
懂得表达,提升“会道”能力
学生在懂得聆听、善思的基础上,还要懂得表达,才能有效地进行同伴交往。口语交际的根本目的是学会表达,即“会道”。“会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的态度,提倡一种积极、文明的口语交际品质;二是表达能力,即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往往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品质的培养,故而出现低年级不会说、高年级不敢说、部分人总不说、抢着说、打断说等问题。提升学生的“会道”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表达态度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1. 表达态度的培养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与同伴交往时,表达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表达态度,包括“文明的语言”和“优雅的仪态”两方面。其中“文明的语言”是指在交际中应注意语言美,摒弃不文明的语言。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交际语言一定要文明,即使是提出批评意见也要委婉,使对方容易接受。良好的语言修养具体表现如下:语言通顺、连贯、清晰,普通话流利,能流畅地表达,不使用方言;语音、语调、语速要把握得恰如其分,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发挥得淋漓尽致;言语要真诚,话说得恰到好处,以情动人,达到心与心的交融。
2. 表达能力的培养
读练结合,积累语言。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是良好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朗读,可让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各种各样的句式。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可让学生与同桌进行互动,两人分角色模仿文中人物的对话,如“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再让学生互换角色或变换句式互相提问,通过朗读和思考,自主学习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
看图说话,训练说话“三性”。完整性: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完整地说一句话到最终连贯地说几句话;条理性:让学生从总体角度出发,先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再组织语言,按顺序表达出来,做到说话具体、有次序;具体性: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插图的具体内容后,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意,再把图像与文字相结合,进行分节朗读,逐渐学会把话说得更加具体。
拓展想象,培养说话能力。想象思维的延伸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创新,更是语言魅力之所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锻炼表述能力。如学完《坐井观天》一课,可让学生编一编“青蛙跳出井口”的故事,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评价,提升“能说”能力
评价是口语表达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相比而言,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学习,更为直接、易懂、方便,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及同学的认同,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因此,引导学生开展同伴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自我建构,使学生产生交流的渴望。同伴坦率的反馈、及时的反应、针对性的建议均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催化剂。
1. 接受他人评价
接受他人评价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当认为同伴给予自己的评价很中肯时,应点头表示感谢;当认为对方的评价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并善意提醒同伴注意措辞,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修正他人观点
同伴口语交际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行为,既要接受同伴的评价,也要给予对方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肯定对方观点的闪光之处,再诚恳地指出不足,并说说自己的建议。同时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3. 享受交往成功
同伴评价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得到同伴的肯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兴趣,促使进一步努力。因此在开展同伴评价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还应注意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使其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并感受到同伴交往的互助魅力。为了让学生能把同伴的精彩点评以及自己倾听后的感受记住,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每人设计一本“精彩点评手册”,用来随时记录。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有赖于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同伴交往的环境,寻找同伴交往的途径,让学生学会倾听,懂得表达和评价,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自我建构,让学生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善思。
责任编辑 许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