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构建“话语权”

2015-10-28文丰

广东教育·综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话语权实力话语

文丰

教师的“话语权”是一种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舆论方向的话语能力。建立教师的“话语权”,需要教师在教书育人这个特定的背景中,自主地对专业知识、实践活动、生活经验进行真实、具体的表述,理性或感性地反映自己的教育理念、育人思想、人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以实现其教育价值。

教育实践离不开教师的话语。创设生机勃勃的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一个焕发活力的教育活动必定是在教师激发下学生与教师充分交流与对话的场合。所有的教育场合内的教师“话语权”都是整个教育活动能够实现的最基本途径。教师“话语权”的建立,意味着教师威望在学生心目中的树立,意味着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为学生所信服,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赢得学生的需要

一位教师的“话语权”强弱,首先直接取决于教师本人实力的大小。水滴里见阳光。相对而言,一位教师自身的综合实力越强,其话语说服力、学生接受和认可程度将会越大,如同现代社会所说的个人实力包含“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硬实力”是教师个人基本展示能力、形象条件等;而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敬业精神、精湛的教育艺术、独特的人格魅力、多年积累的威望,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与亲和力,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软实力”。一位教师一旦拥有了这种强大的“软实力”,将轻松地建立“话语权”,将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话语威信与地位,将有利于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更将被学生所需要。而被需要,本身就具有“话语权”优势。

二、加强与学生对话

新课标强调师生间的沟通与对话,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对话”。师生间的话语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是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具备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停止以一个“传道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必须主动与学生打交道、对话。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话语权利,思考如何组织话语和话语的表达方式,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对话教育教学。教师需要耐心倾听,改变学生单纯受制于教师的被动存在,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发言、敢于发言,教会他们学会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围绕主题讨论,不东拉西扯;语言表达清晰,有序不啰嗦。而教师则需专心静听、边听边思考,从而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较易拥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依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某些教育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服务于自己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不仅塑造了学生,而且塑造了教师自我。

三、融入日常活动

教师的“话语权”融入于平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每一节课的讲授、每一次作业的批改、对每一个学生的谆谆教诲上……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的话语特色、展现个人话语魅力,正确行使“话语权”,话不在多而在精辟、中肯、有效,让学生能接受也乐于接受。教师话语在学生间的延伸作用也不可小窥,许多时候,教师说的话,某些学生可能听不进去,甚至产生抵触和怀疑;但班干部、课代表等教师的小助手作为同龄人的话,却往往比较容易接受。于是,教师的话语、育人的目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小助手得到延伸与应用,获取最佳效果。少说话有时就是在维护教师“话语权”的有效性,追求真实性,走稳健的路子,处理学生的各种事情在没有明朗化之前宁可慢半拍也不可轻易作判断。许多话,教师自己不说,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会、自己先说,送出去的是说服力,留下的是余地。教师保持理性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学习的每一天,关爱学生成长的每一步,多鼓励、多表扬,孕育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这样,我们的“话语权”才会繁花似锦。

四、批评彰显艺术

批评,是针对学生错误的一种教师话语表达手段,是教师“话语权”的一种体现。学生不出任何错是不可能的,而合理、有效的纠错和认错教育是减少学生错误的数量和负面影响的主要办法,纠正错误信息、尽力改善对现有信息的解释和理解,这就包括师生间内部纠错、事后公开纠错。而批评,这一教育方式只要注意使用得当,学生也总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它不仅仅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展现教师话语水平的独特艺术。当教师将批评不当成一种处罚和发泄手段,而作为一门管理艺术,批评这种纠错和认错教育就能真正地体现出它育人的本质特点来。批评能不能处理得恰到好处,是教师对学生德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才是教师“话语权”的一种合理展现,不是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自勉、自励、自强。

五、着力“兜售”梦想

梦想的力量,不可小窥。梦想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之于个人,它可能会成为改变命运的动力,成为人生进步的源泉。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梦想可能只有目的地而没有阶段过程,可能脱离现实,可能遥不可及,甚至还未考虑过具体的梦想。教师需要向学生“兜售”梦想。一个成功的教师常常能让学生感受到某种强烈的激励,这种激励有时就是以学生所接受的“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凝聚能量,推动发展。这就首先需要找到能够触摸学生心灵的最佳方式,“共鸣”就值得一提。其实“共鸣”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对于一些事物,重要的不是你对它作用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少一点教师自己觉得不错的说教,多一些在学生心灵发挥作用的话语,向学生“兜售”梦想,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而这也正是教师“话语权”最难把握,同时也是最具意义的所在。

六、反思教育实践

教师“话语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验证自己话语是否得当、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当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按照预先设计的教育方案去实施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教学结果与预期有明显差别的现象。这样就会引起教师的疑惑,进而去查找原因,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观察、分析与矫正。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育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可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明确自己的追求目标,拥有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和压力,激励自我完善,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的设计等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教师的个人话语不仅是对教育现实与个案的简单描述与陈述,更是对教育体系的理解和完善,从中融入了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经验、教学实践以及价值取向,以期用最佳话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不断的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中来构建教师的话语体系。

教师“话语权”的建立,正是教师理性、丰富、求实、自律、独特个人魅力的展示,良好形象的树立,这样在学生中才能获得公信力,让学生茁壮成长,让自己的“话语权”成为高质量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话语权实力话语
软实力致胜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实力抢镜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