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梁家河

2015-10-28祁玉江

延安文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河村梁家知青

祁玉江

怀着崇敬之情,带着虔诚之心,我又一次走进了梁家河。

这是乙未年仲夏的一天,艳阳高照,清风拂面,来村参观学习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沟道两旁的山坡上林草茂密,蝉鸣鸟叫;14座连环坝(包括治沟造地)种植的300多亩玉米、药材,青翠鲜嫩,茁壮成长;一家一院灰蓬蓬的崭新住宅,错落有致地排坐在半沟两旁的斜坡上;村人们忙忙碌碌,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在坝地作务庄稼,有的在山上管理果树,有的忙碌着农家乐生意,有的接待着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客人……

这是多么令人精神振奋、心向往之的地方!

梁家河是延川县文安驿镇的一个拐沟村,距沟口镇政府东南约10华里。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并入了党,后来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时隔40多年,习近平书记当年在这里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场景,乡亲们仍记忆犹新。

进村后,我首先来到老支书梁玉明家。这是一座五间平板房院落,正面3间背北面南,侧面2间背西面东。74岁的老梁,中等个儿,衣着朴素,看上去并不显老,而且思维敏捷,口齿清楚,很是厚道好客。他将我很快迎回家中。房间的墙壁和窑掌上张贴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夫人彭丽媛的大幅彩色照片。从老梁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至今仍沉浸在总书记乙未年春节前回村看望乡亲们的幸福情景中。寒暄几句后,他便激动地给我讲起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劳动和生活过的一件件往事。

当年与习近平来梁家河村插队的还有北京八一中学的14名知青。那时,梁家河村分为上队和下队。5男4女9名知青被分在上队;习近平和其他5名男知青被分到下队,6人一起住进了刘金莲家。住了一段后,因刘金莲家人多,窑洞紧张,便搬到了沟对面吕侯生家。再后来,村上为知青专门修建了6孔石窑洞,习近平等知青都搬了进去,一直住到离开梁家河村。

初来乍到的习近平对这个即将安身的村庄两眼陌生。他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从未接触过农村和农民,更未体验过农村的劳动和生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习近平。他谦虚好学,敢于吃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就掌握了掏地、送粪、播种、收割、拦羊、砍柴等简单的劳活技能,习惯了农家生活;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融入到了村民中间,与乡亲们打成了一片。

梁家河村的父老乡亲们也没有小看和嫌弃这些北京来的娃娃们。那时候,正是陕北最困难的时期。村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口,就等于在老百姓的碗里争饭吃。然而,梁家河村人张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习近平和北京知青们,让他们吃最好的饭食,干最轻的农活,像自己的娃娃一样疼爱着他们。村支书梁玉明最先看到了习近平的档案,知道了习近平的身世,但是他没有声张。后来通过其他知青之口,村民们也知道了习近平的家庭情况,更知道了他父亲“犯过错”。可淳朴善良的乡亲们非但没有歧视、没有冷看慢待习近平,反而对他的遭遇报以同情,这使得初涉社会的习近平感受到了梁家河的温暖。

多么博大的陕北,多么厚道的陕北人民呀!

从梁玉明家出来,继续向沟道深处走去,不一会儿便来到村民刘金莲家。当年习近平来梁家河插队,一开始与5个同伴住的就是她家靠右手的第一孔窑洞。6个后生住一盘炕,并借她家的灶火由队里派人做饭吃。现年65岁的刘金莲很是精神,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一些。提起习近平,她眉开眼笑,如数家珍。她说,习近平刚开始往山上担粪,不会换肩,长时间固定使用一个肩膀,肩膀被扁担压肿了,疼得不能压担子。为不影响担粪,习近平就将上衣脱下来,垫在肩膀上继续担。背晒黑晒烂了,还起了燎焦泡。她们看到后,十分心酸,就教他如何换肩,或者劝他不要担了。但倔强的习近平说什么也不肯,坚持和乡亲们一起担粪。习近平不会生火、推磨、滚碾子,刘金莲她们就手把手地教给他看。他们吃的洋芋、蒸团子、豆钱钱饭、酸菜、苦菜,习近平也跟着吃,从不挑三拣四。

多么坚强的人哪!难怪乡亲们称赞说:“近平是个好后生!”

是的,在乡亲们的眼里,习近平谦和,对人真诚,说话语速较慢,思想积极,劳动卖力,干什么都有板有眼,非常能干。小名称来仁、现已年届七十的刘世张老汉至今还记得,习近平爱和群众开玩笑,劳动间隙,往往喜欢与年轻小伙子摔跤,三个两个都拿他没办法。习近平的表现在村里15个知青中是最好的一个。村里最累的活是农闲时节建大坝和修梯田,每次都要从秋收后的农历九月忙到来年二月。最忙时,要从清晨干到深夜,每人一把手电、一盏马灯。年轻的习近平擅长推土,跑得最快,推得最多。与习近平一起劳动过的生产队长张卫庞及许多村民都夸习近平干活肯吃苦,脏活重活苦活抢着干,从不耍奸溜滑。1973年,村里决定打一口水井,习近平带头跳下水井挖稀泥。在村里建大坝的时候,为了清理大坝里的冰渣、夯实地基,习近平脱了鞋袜,把裤子挽到半腿上,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中。看到习近平这个举动,十几个村民也跟着跳了进去。村民们至今还清晰地记着,习近平站在冰水里腿已冻得毫无知觉的样子。

在村委会的大门口,我遇见了被习总书记亲切地称其小名为“随娃”、现任村支部书记的石春阳。没说几句话,他把话题就转到了习近平身上。在他的心目中,习近平是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帮助人的人。他说,从北京来的知青中,习近平带的箱子最大,装的东西最重。箱子大和重,不是因为带的生活用品多,而是书籍多。每天出山劳动,他不光扛着农具,还要带着书;劳动间隙,别人休息,他却看书。每天晚上,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往往要读上半宿才肯睡觉。在7年的插队生涯中,习近平读了不少书。村里谁家滚碾子、推磨,或者干其它家务活,只要习近平遇上,便会主动走上前,搭上一把手。

由于习近平插队劳动表现好,在村支书梁玉明的帮助下,1972年6月,习近平入了团。之后又于1974年元月,在梁玉明等人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梁玉明发现习近平是个好后生、好苗苗,便提议和推荐习近平接替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得到社员们的一致拥护和赞同。

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的习近平,处事公道,公私分明。村里谁劳动表现好,他就看重谁;不好的,就批评教育;拍马屁绝对不行。他性子直,不管你是谁,不讲脸面,不留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带头建了4座大坝。现在连同后来治沟造地,已形成了14座、300多亩的连环坝系,成为土不下坝、泥不出口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二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从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沼气办得好,便自筹路费,前往考察学习,回村后修建了第一口沼气池,获得成功。之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全村沼气很快发展到了22口,用于做饭、点灯,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次年8月省里在梁家河村召开了现场会,习近平介绍了经验,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三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此前,村里除了洋芋,吃的菜很少,即使吃菜,吃的也是腌酸菜。习近平就买来菜籽,在6亩河滩地上种了辣椒、西红柿、豆角、香菜、茄子等,使村民能够在夏秋季节吃上新鲜的蔬菜。四是为村民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一些日用品、劳动工具就不需要跑到镇上甚至县城去购买和加工了,实现自给自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五是挖了一口水井,使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清冽甘甜的泉水。

从1972年开始,村里的知青就陆续以招工等形式回了城。只有习近平不愿放下手中未完的事业,其实更重要的是舍不得离开梁家河的乡亲们,几次放弃回城的机会。直到1975年10月,习近平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到清华大学上学,这才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临走时,习近平最后召开了一次村干部会议。石春阳至今还记得,会上,习近平嘱托大家:“今后不管谁当领导,都要为群众服务,一碗水端平。”

1975年10月7日上午,习近平就要正式离开梁家河村回北京上学了。他推开门,眼前的情景使他惊呆了:院子里站满了黑压压一群人。原来,乡亲们得知他要走,便自发地前来送别。有的送的是笔记本,里边写着祝福的话;有的送的是豆子、小米、南瓜、红枣、鸡蛋等,以表心意。当时,习近平哭了,许多村民也哭了。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久久不愿道别。习近平也迈不动步子了,他哽咽着对老支书梁玉明说:“我不回北京读书了,一辈子也不离开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劳动生活!”习近平的不舍决定,梁玉明及其乡亲们岂能答应?最后在梁玉明、梁玉锦、张卫庞、石春阳、巩振福、吕侯生等13名社员的陪伴下,习近平边哭边挥手说:“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乡亲们,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梁家河,赶往延川县城。当晚他们住进了在县百货公司当炊事员的梁家河村人吕能胜家。大家坐在一盘土炕上聊天,聊村里的事情,谈梁家河未来的发展,彻夜未眠。第二天早饭后,大伙共同凑了五块五毛钱,在县城唯一的照相馆集体合影留念。老支书梁玉明又坐大卡车把习近平送到了延安。之后习近平才独自辗转到西安,回到北京。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这样讲。是的,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仍然牵挂着梁家河村及其父老乡亲们;梁家河村的父老乡亲们也时刻惦记着习近平。他们相互保持着联系,互通信息,往来不断,彼此的友情与日俱增。1993年8月12日,离开村子15年、时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回到了梁家河村。他在整个村子里转了一圈,给每家每户都带来礼物,送上问候。当年的社员,大一点年龄的,他都能够叫得上名字。同时,筹集20多万元,为村上建了8孔窑洞的小学。之后,他曾4次复信向梁家河村父老乡亲问好,勉励村两委会及父老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梁家河村的梁玉明、石春阳、石治山、梁玉锦等也先后到习近平工作过的福建、浙江等地看望他,受到习近平的热情款待。仅梁玉明就去福建8次,到浙江4次。习近平见到乡亲们,意味深长地说:“当年,我人走了,却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接到他的第二个房东吕侯生的来信,说他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于是习近平就把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钱为他看好病。回家几年后,吕侯生的腿疾又复发,第二次来到福建,还是习近平帮助住院治疗。最后,吕侯生因腿疾太重,需要截肢,习近平给予了鼓励,并又一次出路费和截肢钱,让吕侯生联系最好的医院截肢,感动得吕侯生不知说什么好……

穿梭于总书记住过的每一座院落,凝视着村史馆和窑洞中悬挂着的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陈列着的一件件农具,倾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和村人们的介绍,抚摸着总书记睡过的土炕、床铺,用过的马灯、水壶、煤油灯,我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亲切、温暖和崇敬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是呀,一个不满16岁的少年,远离熟悉的大城市,远离温暖的家庭,远离父母,来到这偏远落后、信息闭塞的梁家河,经受劳动锻炼,而且一呆就是7年,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呀!更重要的是,儿是娘的心头肉,十几岁的少年,正需要父母的疼爱与呵护。可是,此时的父母也自身难保,哪有机会和条件去照顾和呵护自己的孩子呢?难怪习近平的母亲、我们的齐心阿姨给习近平赠送的针线包上绣着三个红色大字:“娘的心。”

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古人说过的话:“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唯有居屋檐下者方知屋漏,唯有居民间久者方知民苦。”是的,我们党我们国家有习近平这样的领导人掌舵、导航和引领,是党之大幸,民族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

猜你喜欢

河村梁家知青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难忘知青岁月
亲亲的梁家河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