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巍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2015-10-28魏猛

延安文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魏巍游击前线

魏猛

70年前,1945年的8月15日,是魏巍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抗战八年终于胜利,所有的人一下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这时,晋察冀军区1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李志民通知魏巍,军区任命他为晋察冀7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叫他连夜到7分区报到,并传送抗战胜利的消息。

魏巍从1分区动身前,来到军区《前线报》社,见到了刘秋华——他后来的妻子。《前线报》社长路杨、张峰特意请魏巍吃了一顿饺子,为他祝贺,还安排魏巍在前往7分区报到途中,顺路送刘秋华回家探望。吃完饺子,魏巍与刘秋华结伴上路。

夜幕刚刚降临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长着快要熟了的高粱,冀中平原早已经压抑不住胜利的喜悦。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人们的感情热烈地迸发出来。魏巍和刘华秋沿着潴龙河大堤相伴而行,看着远近村庄里繁星般的灯火,村社剧团里欢腾的锣鼓,扭秧歌的身影,年轻人彻夜不眠的歌声、笑声,美好幸福的情景都在诉说着民族胜利的喜悦,两人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八年前,全民族抗战爆发。在民族危亡时刻,17岁的魏巍来到黄河岸边的一个小镇,面对滚滚的黄河,悲愤的感情使得他的头颅都要爆炸了。在小镇待了三天,他流着泪水写下五百行长诗《黄河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面对涛涛浪,泣下五百行。”魏巍从这里奔赴山西参加了八路军,投身抗战。

魏巍1939年抗大第四期、第五期毕业后来到晋察冀,在这里度过了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多年以后魏巍回忆说,1942年是抗战最艰苦的日子,每天都有走不完的路,每天都是饥肠辘辘的。一次打摆子,赶上日本鬼子搜山,他拖着又饿又病的身子藏在石隙中,扯几把草盖上,心想不知能不能躲过敌人。

那个时期,他创作的诗歌《诗,游击去吧!》就是艰苦斗争生活的真实写照。

苦战的季节呵,

七月里,山还不曾绿。

茅屋盖着悲叹,

晋察冀多石的山路上,

开始倒下饥饿的人了。

而此刻,

漫天的黄风袭过来,

树木摇荡着,树叶将触着地面,

战争又来了……

……

“红杨树呵”司令员说,

“给你十几个同志,

带着你的诗游击去吧!”

……

诗呵,游击去吧,

永远不要叛变;

游击去吧,诗呵,

时时刻刻想着

怎样去报答人民。

……

诗人描写了晋察冀1942年的艰难困苦,还有困难时刻自己的誓言。

在冀中,部队住在老百姓家里,魏巍曾经多次住在刘秋华家中。刘秋华聪明干练,是青抗先的积极分子。她的父亲在1941年被日寇杀害。父亲死后,弟弟就参加了八路军。不过几年,刘秋华也入伍到晋察冀军区《前线报》社工作。

魏巍住在刘家时,心里就已喜欢上这个姑娘,只是戎马倥偬,没有时间向她表达。

魏巍曾写下过《塞北晚歌》,一首战地中的情诗,回忆起两个人在民族战争中产生的感情。这首诗被破例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如果战友允许——

我要写一支歌,

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

……

月亮照着战壕,

忍不住

将你思念;

谁叫我,

在织布机旁,

将你碰见,

谁叫那琐碎的日子,

在我们身边流连!

我埋怨,

我在千里之外,

就看见了你秋收的镰刀;

我埋怨,

在哗哗的水声里,

听见你赤着脚,

从河那边走到这边。

……

《前线报》社社长路杨、张峰其实都知道魏巍的心事,安排他送刘秋华回家,就是给他创造一个机会。

夜色中,魏巍和心仪已久的20岁姑娘同行。月光洒落下来,潴龙河河堤上留下柳树枝叶的疏影,俩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在大时代,每个人的命运都必将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毋庸置疑的荣辱与共。现在,战争胜利了,敌人打败了,和平的日子终于来临了,魏巍和他淳朴的乡村女儿的爱情开始了,他也进步了。三喜临门,对于魏巍来说,这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作者为著名作家魏巍之子。)

栏目责编:魏建国

猜你喜欢

魏巍游击前线
游击专家 张正坤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我的老师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β−-Decay Half-Lives for Waiting Point Nuclei Around N= 126∗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图形前线
跟踪导练(四)4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
《游击英雄》战火中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