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2015-10-28王玉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毕业生政治

王玉会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301700)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王玉会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301700)

“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入手,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进而发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家庭幸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的具体实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高校作为培养人的基地,更有责任帮助和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

如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提髙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当前就业政策、形势,进而转变就业观念;也能够促进学校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探索和研究,探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和途径,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寻求“出口”,使学生顺利、高质量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的想教育”,使学生在社会、人生、事业等方面树立正确的方向与目标,并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等。

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虽然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取得了突出的就业成效,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冲刺”指导,侧重于学生的面试技巧、简历撰写等指导,忽视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充分利用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内容上不够完善、针对性不强,在方法上缺乏创新等问题。在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有助于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快取得就业成效。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缺乏认识,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比较迷茫,在工作中个人意识强、诚信意识缺乏等普遍存在的现代社会现象,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加强学生自我认识,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出现源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外部社会环境的原因,也包括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部因素

1.社会因素。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比2013年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而2015年,预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历史最高的749万人,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困扰着很多年轻人。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社会认可度问题,还面临用人单位歧视的情况,这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面临无能为力的尴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就业难的现状。

2.学校因素。从学校本身看,民办高校本就是伴随着高校扩招而产生,社会整体上人才相对过剩;加之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办学年限不长导致思政教育对就业的教育意识不强、就业指导不到位或者缺失等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民办高校往往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忽略了对学生专业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而综合素质和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家庭因素。民办高校学生家庭大多比较富裕,社会关系较为广泛,这些原因造成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较为明显地表现出缺乏紧迫感、且就业期望值过高。一部分学生直接利用家长关系安排了工作,所以在就业季毫无动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毕业生抱着“现在找不到理想工作,之后慢慢找或者是继续深造”的想法。因此,有些毕业生甚至在毕业两三年之后仍然在家中复习考研、靠公务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部因素

1.缺乏自我深入剖析。由于近年来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加之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使他们缺乏对自身全面的认知,在就业时不知道自身的优劣势,缺乏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导致就业中盲目自卑或者盲目自大。

2.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受社会经济多元化和多种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中过分看重单位性质、工作待遇,择业功利化,强调个人主义,关注职业的含金量,忽略自身特点是否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及自身的长远发展;过分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就业观念上出现偏差。

3.就业期望值过高。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大多因家庭因素自我优越感极强,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斗志,自由松散、自我放纵;加之对社会缺乏客观认识,不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对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因而对自我定位和就业的期望值偏高,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很容易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遭到拒绝,产生挫败感,从此一蹶不振,陷人就业恐惧中,各种就业心理问题凸显。

4.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由于家庭带来的富足感和优越感,使一部分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此外,甚至连最基本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书面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比较差,这些不健全的人格特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效果。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加强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学生专业思想

据相关调查,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成绩几乎是他们唯一考虑的问题,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却很少去思考。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要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强调在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强有关“人生理想、职业理想”等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通过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使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更有成效地进行专业学习,并通过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

(二)加强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但民办高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规范,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不良品德和行为与他们今后的职业道德构建有直接的关系,并将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择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要结合各种职业规范,把学生良好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的养成等与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校阶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从而促进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真正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学会与人相处,进而“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三)加强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学生就业期望

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认知就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人生阅历有着很大欠缺。因此,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业愿望偏离社会现实需求,而且很多大学生对我国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多,例如,国家的三支一扶、村官计划、自主创业等,这些都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和社会需求产生矛盾。在今天,中国经济“新常态”正在催生一个全民创新热潮的到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引领,唤醒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讲解国家利好政策,激励他们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集合,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将是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诸如“就业焦虑”、“毕业迷惘”等消极心理比较突出,对他们就业心理的调适,使他们养成一种健康的就业心理至关重要。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学生择业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有助于其充分地认识和分析自我、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竞争,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就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使他们在了解自身弱点的同时明确自身的优势,可以增强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心,提升抗挫能力,这样他们在求职中会有更优秀的表现,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现代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工程,高校应一往无前。

[1]周彬彬,张兴海.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3(11).

[2]魏潾,李广才.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规划、发展、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朱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0.

[4]朱俊玲,秦立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与就业,2011(02).

G641

A

1005-5312(2015)11-0211-02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毕业生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