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词“顶马”之文化观透视
2015-10-28张昊琰
张昊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丧葬词“顶马”之文化观透视
张昊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丧葬礼仪是中国古代“五礼”之一,其本身即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而“顶马”作为徐州方言丧葬词蕴含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观。本文将探讨“顶马”一词作为丧葬礼仪用词的成因,并主要论述其所折射的中国传统丧葬观及孝悌观。
丧葬词;丧葬礼仪;顶马;丧葬观;孝悌观
对于“顶马”一词,《汉语大词典》31949条这样解释:“【顶马】(1)旧时官员出行时仪仗中前导的骑马差役。清袁枚《随园随笔·顶马》:‘今贵人街行,前有骑马者一二人,号称顶马。按《国语》越王勾践亲为吴王前马。前马者,即今顶马矣。’叶恭绰《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逸闻》:‘张先培等之炸袁(袁世凯)也,第一弹毙其顶马,第二弹未中,第三弹毙其驾车之马,又一弹毙其从骑。’茅盾《大鼻子的故事》六:‘没有‘开路神’,也不见什么‘顶马’。走在前头的,是长衫先生,洋装先生。’(2)旧时举行婚丧典礼出行时,亦常用‘顶马’之礼仪,以为炫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3)谓骑马前导。《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待至下午,小王顶马而来,接着两乘官轿,一乘中轿,齐于门首停下。’”可见,“顶马”最早是以“前马”的形式出现,作为官员的骑马差役,其存在是为彰显官员出行阵仗之隆重,身份之尊贵,后也引申为替权贵富豪打前哨的小厮的统称,成为其炫耀财富地位的一种象征,并非确指骑马先导之类。如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七十八回《运巧思对酒纵谐谈》:“飞出了饭馆,走未数步,富翁思及菜钱,越想越气。回头望见小厮跟在后面,因发话道:‘我是你的主人,并非你的顶马,为何你在我后?’”
《徐州方言词典》中“顶马”则已只具备上述第二义项之义,其被划归为“红白大事”中的“寿辰、丧葬”之类,具体释义为:“[ting35ma35],旧俗出殡时,骑马护卫彩子、引魂轿的人,一般由有官职的人充任。”也指出“顶马”又依照其走在彩子的前后分“前顶马”和“后顶马”。据民国15年《铜山县志》载:“丧大小殓殡相葬,一依通礼。”而徐州丧葬礼仪主要包括停灵、丧服、吊丧、制棺、成殓、点主、家祭、受吊、出殡、下葬、殡后习俗,“顶马”则出现于出殡这一环节。
出殡,徐州方言谓“出老殡”,即把灵柩运到安葬地点。殡葬日一大早,孝子叩头后“请棺”,土工入棺室抬棺,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徐州惯用“独龙杠”形式。由死者长孙或曾孙手持为亡者招魂的纸扎幡儿引导,此步为“起灵”。抬出后停路中,棺前摆桌行“路祭礼”,致祭时,行三叩九拜礼。然后抬棺,长子或长孙摔老(此处读阳平调)盆,以灵幡为先导,后面是鼓乐手,或由和尚或道士等代替,还有各种纸扎童男童女、牛马车轿、房子家具、金银珠宝等,随后有“顶马”、五堂执事、鸣锣开道送葬,孝子随灵柩恸哭至墓前下葬。老舍的《牛天赐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殡很威武:四十八人的杠,红罩银龙。两档儿鼓手,一队清音,十三个和尚,全份执事,金山银山,四对男女童儿,绿轿顶马,雪柳挽联,素车十来辆。”其场面与之相似。送葬队伍多绕道缓行,至人多处或大路口停灵路祭,孝子谢客并请“留步”,再行约250米,又叩谢请留步,随行客人方脱孝帽回城,亲戚、挚友随行到葬地。路祭在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意在彰显丧事之隆重、排场之盛大。
那么“顶马”又为何由官员的骑马差役和富贵之人的先导小厮演变成为徐州方言中确指的丧葬礼仪用词呢?民俗学者认为,丧葬礼仪是人生四大礼仪之一,而在周代丧葬礼仪已基本系统化,成为中国古代“五礼”之一。中国丧葬礼仪是经由时代变更、岁月流转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积淀,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体现,这无疑也投射在“顶马”的词义演变上。
《周易》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孟子在《腾文公章句上》中也指出:“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可见最初的丧葬是极其原始而简单的。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至西周时期丧葬礼仪中已出现牲殉、人殉,丧葬礼节也趋于系统化。而伴着儒家的崛起,厚葬之风也随之兴起,后世也认为厚葬久丧之风与孔子提倡的孝道观密切相关。孝悌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家多部经典中有所体现,《论语》的“慎终追远”、《中庸》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孝经》里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孔子所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至今我国许多农村尚存的“三年之丧”,也是孔子提出,他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所提厚葬更侧重于情感上的追思、哀痛,以及礼法上的遵循,《论语》中“丧思哀”,“丧,与其易也,宁戚”所提倡的正是丧葬之礼讲求的是“哀”,而其大弟子颜回死后门人欲厚葬他,孔子反对的理由则是礼法不合。而后集儒家大统的孟子更是孝悌之道上解释并提倡厚葬之礼,提出“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为观美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腾文公章句上》对死者被“委之于壑”这个问题也提出看法:“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可见,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厚葬亡者正是因为“孝悌为本”的思想,其正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对血缘骨肉关系的重视所致,因此以厚葬彰显对先人的尊重与爱戴,以期获得先人灵魂的安息与庇佑。厚葬礼制在荀子时已趋完备,其在《礼论篇》中阐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背叛之心也。”可见荀子明确指出所谓礼就在于“治生死者”,薄葬则是奸人所为,于礼不容,且荀子又提出“丧祭械用皆有等宜”,以等级地位划分丧葬标准,无疑满足了统治者阶级对于厚葬的奢华追求。据《礼记丧服大记》记载:“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
我国古代厚葬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当为秦汉、隋唐、明清。闻名世界的秦始皇陵至今虽未能得见天日,然而仅凭对其陵墓外围部分兵马俑坑的挖掘,以及对其整体规模的模拟复原和陵墓内部所置物品的种种猜测,其厚葬程度之惊人已令人咋舌。发展至汉代,厚葬已不仅仅表现在规模的宏大上,随葬物品也愈发精致华丽,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作为七国之乱中自杀而亡的刘戊的陵墓,在陵墓尚未完工、匆忙下葬的情况下仍结构奇特、工程浩大、恢弘磅礴,出土珍贵文物近两千件,其中楚王所穿金缕玉衣,共使用了4248片玉片,金缕1576克,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可见当时厚葬之风已风靡至何种程度。隋唐时期,民间已流行看风水下葬,丧葬礼仪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制度化、等级化,卤簿车舆成为丧葬礼中一种重要的礼制,依据丧葬令官员权贵等极少数人被赋予特权,卤簿车舆也具备了炫耀亡者家族经济与权势地位的功能。明清时期丧葬礼仪基本沿袭隋唐。随着经济及文化发展,厚葬之风深入民间,并对风水、丧葬建筑的美观更为重视,随葬品的质量和数量比起隋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丧礼规模的大小与亡者的身份地位也成正比,《红楼梦》里宁国府秦可卿死后所用“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
从上文可推,“顶马”之所以成为徐州方言丧葬礼仪用词,与中国传统的厚葬、孝悌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信奉人死之后灵魂尚在,认为有阴间存在,而亡者也能享受到生前所拥有的荣耀与财富,因此丧葬及祭祀礼仪便极尽可能模仿生前之景。厚葬之风初始,只有少数权贵官员享有此等特权,那么在丧礼之上配有“顶马”、车舆、明器等物,一来是还原死者生前风光景象,以示死后仍享荣耀,生者尽孝道;二来则是炫耀死者家族之财势地位,当然,对于一些不孝之人,也期望通过丧礼之盛大隆重求得亡者原谅。随着社会发展,厚葬之风渐入百姓生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亡者生前生活清贫、困苦,但又寄望于死后能得享富贵,于是“顶马”、车舆等生前所不能享有之物也在丧葬之礼中出现。久而久之,“顶马”便成为丧葬礼仪用词。至于其本义及其他引申义的消失,大抵是随着旧社会的覆灭,剥削、压迫、奴役等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消失,“顶马”这一社会角色也不复存在,因而其相对的义项便不再使用,而传统丧葬观念较为浓厚而顽固的农村则将“顶马”作为丧葬词保存至今。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
[2]李汝珍.镜花缘[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李荣.徐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老舍.牛天赐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
[5]王铭.辇舆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J].民俗研究, 2013(05).
K892.22
A
1005-5312(2015)11-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