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死亡情结

2015-10-28李楠

参花(上) 2015年2期
关键词:悲苦视觉艺术艺术家

◎李楠

视觉艺术创作中的死亡情结

◎李楠

历来,有关死亡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对死亡的探讨也是极为深入,在宗教、哲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精英们对死亡进行精研。从不同于视觉艺术创作的角度去解读死亡、关注死亡,在真正地了解了死亡之于人类的种种意义之后,结合本人自身的艺术创作,来探讨在视觉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死亡问题。

死亡情结 审美价值 超越死亡 治疗作用 情感宣泄

一、视觉艺术创作中具有死亡意识的理性因由

1.死亡具有审美价值

万物皆归灭寂,然独有人类对死亡进行思考。人类对死亡的思考有迹象表明已同他所创造的文明一样绵长悠久。死亡促使人沉思,于是先人们一如既往地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探究死亡,于是有了死亡美学。

死亡是对个体生命的否定,然而正是这否定,反过来肯定了人类集体生命的生生不息,死亡因而终古不息。在千年不断的思考延伸中,死亡渐渐成为一种审美可能。而死亡的审美简直从根本上说,便在于人类怎样以他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艺术全面进入后现代时期,颠覆传统的艺术思潮一涌而至,视觉艺术领域里对于死亡的表现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当越来越多的视觉艺术家意识到“艺术是相通的”这个道理之后,视觉艺术家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于其他学科,甚至边缘学科。正因如此,死亡的审美价值也逐渐地扩展和延伸。对于善于思考的视觉艺术家来说,死亡的表现、死亡的审美价值还有无数的可能,在此抛下一块砖,日后闲暇的时间里,再将死亡的审美价值一一考察搜罗,必定也是蔚为壮观的。

2.艺术超越死亡

艺术将会永生,艺术将会超越死亡。在艺术家的眼中笔下,死亡是通过艺术的筛选和抽象,进而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行为和现象。在美丑两级的对立之间,死亡很显然是属于丑的范畴。死亡、尸体总是给人一种痛感,一种厌恶之情。凶杀的现场使人毛骨悚然,堆积如山的死尸令人掩面恐惧。但是艺术可以把死亡的阴森恐怖转化为艺术的美,让你在惊惧的同时反思在艺术作品背后,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死亡变成可以触及的伤口,虽疼却可以愈合。

艺术从来不是跟着生活亦步亦趋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他能为生活所不能为,能深入洞烛死亡的幽微,以及背后更为深邃的自然及社会的必然趋势,画龙点睛,化丑为美。于是死亡的丑,成为渗透着悲天悯人的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象,从反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艺术洞烛生生死死的本相,使我们感激生命。而艺术之所以可以超越死亡,便在于人类精神的伟大。精神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永恒不朽,而艺术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3.艺术的治疗作用

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细胞,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增加艺术家的创造力。正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说过:“有时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写作、谱曲或画画的人是怎样做到得以逃避发疯、忧郁、惊恐这些人类境遇中总是存在的东西。”

作者曾经在部分艺术工作者中做过一个调查,即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是悲苦的情绪还是欢乐的情绪更容易引发创作激情。99%的回答是“悲苦的情绪”。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因是对部分艺术工作者的调查,难免有所疏漏导致不够全面的理解,以下仅共参考):⑴欢乐时总是没有闲暇的时间进行创作,而悲伤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人,有了充足的创作时间。⑵人类的天性——倾诉。⑶记录且寻找答案。总结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具有悲剧意识的死亡无疑是悲苦的,当人们遭遇悲苦的时候,倾诉是最直接的自我救赎和治疗的方式。唠叨是一种倾诉,文字的记录是一种倾诉,低吟浅唱是一种倾诉,视觉创作也是一种倾诉。艺术家(包括非艺术家们)以艺术来试图对抗悲苦、死亡或虚无,从而缓解恐惧或焦虑,因此在客观上起到了治疗的作用。死亡是所有恐怖事件中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死亡如影随形,从我们出生开始,便一直伴随着我们。尤其当我们遭遇死亡的当口,那种内心的震撼和恐惧是最大化的。因此,艺术的治疗作用在此便显现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也就是为什么大量艺术家以死亡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的理性因由吧。

二、视觉艺术创作中具有死亡意识的感性主观因由

经由资料的查询及与身边曾表现过死亡题材的朋友的谈话,愈发发现,古往今来,曾在作品中描绘死亡的艺术家们,各有各的因由。

1.情感宣泄的需求

首先从我个人说起。这恐怕又涉及到对死亡的理解上来。死亡之于我,是一个美好的想往。死亡既是终结,终结所有的快乐与不快,终结所有的纷争、所有的思想和所有的纠结。死亡是唯一可以达到不悲不喜的中正状态的唯一途径。这种中正的状态正是我想要追求的状态,于是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觉得:当我死去的时候,一定是微笑着的。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似乎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态度是相似的,却又不尽相同。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终结还是遥遥无期的未知,正因为未知,带来心底的空寂和失落是无法消除的,就好像一个受尽了委屈无处诉苦的孩子,影像便成了唯一可以宣泄的安全途径。

艺术家都很感性,敏感而脆弱,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感性的人比理性的人更容易洞察微妙,率性而行。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最原始的动机,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无关乎艺术,无关乎艺术品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2.死亡迷恋——以视觉艺术为载体的死亡探求

了解过美术史的同仁都知道,视觉图形的运用远远早于语言文字的表现。早期的视觉图像表现或者说记录的题材除了早期的狩猎、农耕、宗教仪式等等之外,同样也涉猎到死亡。但那一时期,人们对于死亡的表现,仅仅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记录或者纪念的形式。 而到了如今,这些影像的最大用途,也是与死亡本身无关的,更多的是被史学家用来研究历史古文明的工具而已。

而最早开始有意识地对死亡进行探求的,并非视觉艺术,而是以被后人命名为“哲学”的方式而存在的。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贝特朗到尼采,无数的哲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学家在对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死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独对视觉艺术中死亡题材的探求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点到为止,或又归于哲学体系的探求了。

有人曾说:“死亡、爱情和战争是文学的三大永恒主题。而对死亡的表现应是最为悠久,肯定他要先于爱情。”同样,在视觉艺术的领域里,当视觉表现形式开始被称之为艺术后,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通过视觉形式对死亡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及表现。自然,在艺术家的头脑里,哲学的思考已经先入为主,因此,就算用视觉艺术的形式来思考死亡,也难免在哲学思想的笼罩之下。但起码视觉艺术家们开始了从不间断的艺术实践,相较于枯燥的哲学文字,视觉艺术的形式更具有其自身的优势,直观且更具有震撼力的表现形式,或可比文字更完善更快捷地传达观念及情感。

[1]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段德智:《中国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迈克尔.拉格尔:《死亡大辞典》,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悲苦视觉艺术艺术家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母羊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