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相关知识探索
2015-10-28徐俊峰
徐俊峰
(江苏 宜兴 214221)
紫砂壶的相关知识探索
徐俊峰
(江苏 宜兴 214221)
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等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提及的几点只是紫砂业内制壶的基本要求,如果想企及“形之美”的境界,还必须在造型方面多下工夫,紫砂壶的造型,虽有古老传承下来的制壶条规,但方非一式、圆无一相。
紫砂;文化;造型
中国紫砂壶艺、紫砂文化源远流长,沿袭千载。虽然笔者上文中提出“紫砂之美,不论新旧”的观点,还是必须从“它的老、它的旧”说起,然而这里的“老、旧”非再是一壶之“老旧”,而是紫砂艺术之千秋悠久、紫砂文化之百年流长。无论是古时阳羡、荆溪,还是今时宜兴,这一点可谓众所周知。紫砂在文化领域里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好?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它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侪商彝周鼎而毫无愧色”(见张岱《梦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
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等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所提及的几点只是紫砂业内制壶的基本要求,如果想企及“形之美”的境界,还必须在造型方面多下工夫,紫砂壶的造型,虽有古老传承下来的制壶条规,但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艺术的基础上融合,采天地自然之所绝美意境,创脱源于前师之未有形态,乃是紫砂造型艺术的境界追求。另外,造型的成功优劣还与造型的气度息息相关。而作品造型的气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自身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品质。一件作品包含了作者的个性表现、风格体现、文化层次和气质修养。
所谓“泥”,即是指紫砂壶的材质:泥料的品质。紫砂泥料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内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了顾名思义的“紫泥”之外,还有绿泥、红泥。虽然紫砂原矿的颜色只有三种色彩,但烧制的温度变化、泥料的配比成份不一,可以使烧制后的成品颜色千姿百变,紫砂“五色”之说也似乎再不能用来涵盖修饰紫砂之色彩丰富: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具百美于三基色。这就是紫砂泥色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再在泥中和以粗粒生、熟泥砂等则谷皱周身,珠粒隐现,更是夺目。总的说来,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鉴别泥料材质的优劣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谓“工”,便是紫砂艺术的工艺品质。紫砂壶由壶身、颈、底、脚、盖、嘴、的等组成,既具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又有与壶身相辅相成构成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在紫砂壶丰富的工艺线条中有:凹凸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鲫背线、飞线、翻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阴角线、阳角线、方线等变化多端的装饰应用线条香结合使用,使紫砂壶增加工艺上的美感。而由于紫砂壶在工艺处理方面采用手法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光货、花货、筋瓤货。光货,圆形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货,写实表达逼真,写意表现趣味;筋瓤货,线条脉络有致,卷曲和润。紫砂壶的工艺,可以说是百玩不厌,研旧而出新味。紫砂壶的工艺美是收藏价值的灵魂所在,工艺精良的紫砂壶,给人高昂情绪的激发,给人气质内敛的含蓄………
所谓“款”,即为紫砂壶的款识。简单说就是壶的印款作者,以及何人镌刻的诗词书画。总的说来,紫砂壶又可以分为商品壶和工艺壶。商品壶又有细货、粗货之分,工艺壶则有工艺品壶、特艺品壶、艺术品之分。作品的价值按艺人的成就、艺术价值来论断。而在紫砂壶的装饰方面,“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身价。紫砂壶的雕刻装饰艺术更是集诗词、书画、文学、篆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提高了装饰层次,深蕴文化内涵,使紫砂壶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艺术文化的珍藏品。
所谓“功”,就是指紫砂壶的功能、适用与否。对于紫砂壶功能适用的基本尺度是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紫砂壶的实用功能,若与其他质地的茶具相比较而言的话,较为理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
紫砂茗壶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收藏价值,而要真正能体味到鉴赏中的精粹,就不是对其自身的特性和名家名作的特征,以及其它衍生价值的一知半解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方方面面的文化和艺术学识的积淀,需要对紫砂历史、工艺、名家、名作的全面了解,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认识,只有做到较全面、较系统地完善自己的欣赏和鉴定水平,才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紫砂艺术。
[1]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3]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陶瓷工艺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
[4]于川.紫砂壶把玩与鉴赏[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J527
A
1005-5312(2015)05-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