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老年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设计趋势

2015-10-28周燕珉林婧怡ZHOUYanminLINJingyi

世界建筑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周燕珉,林婧怡/ZHOU Yanmin,LIN Jingyi

国外老年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设计趋势

周燕珉,林婧怡/ZHOU Yanmin,LIN Jingyi

本文以国外老年建筑的发展变迁为线索,从养老政策、老年建筑建设模式等角度回顾世界各国对养老居住问题的探索历程,分析其在养老居住模式及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探讨当前国外老年建筑的最新理念,从而为中国老年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国外老年建筑,发展历程,设计趋势

当前中国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不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国内对于养老居住模式、养老项目开发建设方式和老年建筑规划设计思路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探索。近年来,国内养老项目的开发建设十分火热,许多项目在规划设计或运营管理层面都希望能借鉴国外的经验,不少开发商或设计师赴世界各地考察老年建筑。与此同时,国外的设计团队和运营团队也越来越多地涌进国内市场,希望输出先进经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开发商或设计师由于相关经验不足,国内可参考的成功案例有限,往往希望直接照搬国外的开发或运营模式[1]。然而,因缺少对这些模式产生背景、演变历程的深入认识,导致只能从表面形式上生搬硬套,却没有学到内在的深刻的本质内容,由此出现了设计结果水土不服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理解国外对于养老居住问题的既有经验?国外现阶段提倡的养老居住模式在漫长的老龄化进程中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形成的?哪些老年建筑设计理念值得推广学习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中国老年建筑的开发建设和规划设计指明思路。

1 国外养老居住模式及老年建筑1)的发展历程

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法国、瑞典、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20世纪中后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加入这一行列;21世纪初,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世界老年人口总量随之剧增。未来,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图1)。

1.1养老居住模式发展与政策演进的关系

过去近百年,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经历了从初期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的演进,并已逐渐开始向稳定阶段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在医疗制度、福利体系和住宅政策等方面展开了许多探索,这些都从宏观层面影响到了养老居住模式的发展[2]。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落实养老居住模式的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矛盾与问题,从而又促使政策层面做出调整和修正。可以说,养老居住模式的发展是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演进密切相关的。

虽然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年代不同,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不同,但以老龄化率为线索来看,各国养老相关政策的演进具有一定共性(表1)。

在老龄化率7%~10%的发展阶段,各国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医疗制度等方面展开,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和福利保障问题。例如:日本于1973年(老年人口比例7%)开始实施老人免费医疗制度;美国于1965年(老年人口比例9%)建立了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救助(Medicaid)制度,为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需求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3]。到老龄化率10%~14%的阶段,各国政府开始出台政策,鼓励养老院、护理院的建设,并给予建设床位补助等。例如:瑞典于1947年(老年人口比例10%)时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增加养老设施数量。当老龄化率超过14%,即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后,各国的政策开始转向发展居家与社区照料。例如:英国于1991-1993年(老龄化率16%)开始推行社区护理政策,为一般住宅提供居家照护服务,以减轻财政负担。瑞典于1982年(老龄化率超17%)出台社会服务法,开始重视居家护理。

伴随着相关政策的演变,发达国家的养老居住模式也经历了由“医院养老”过渡到“机构养老”,再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转变过程[4]。大量建设养老院、护理院的模式逐步得到反思,各国更加强调普通住宅的无障碍化和适老化,并通过加强社区养老配套设施的建设,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提供必要的支持。

1.2老年建筑发展与政策演进的关系

无论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居住模式,从硬件层面来说,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建筑这一载体。当前国外老年建筑的类型和层次的划分体系上都相对完善。这与其养老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1 世界各国老龄化现状及发展预测:2050年大部分国家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例都将超过30%(图片来源:Population Ageing and Development 2012,www.unpopulation.org)

表1 从人口老龄化率层面看各国养老相关政策的实施进程

以日本为例,依托2000年出台的介护保险制度,日本老年建筑的类型更加重视与老年人的护理等级相对应。不同类型的老年建筑在接收的老年人群体上各有针对性。例如,特别养护老人院主要是面向需要介护程度偏高的老年人,而付费老人公寓则更倾向于面向较为高端健康的老年客群。不同类型的老年建筑设有相应的建设要求和服务标准。这样系统、细致的类型划分模式便于建立相应的建设要求和服务管理标准,不但能够让老人更明确地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机构[5],还能使设计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能使介护保险补贴有针对性地予以落实。

然而,这样与政策对应的细分模式虽然对老年建筑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也造成了设计思路偏于僵化,建筑类型过于繁杂,以及硬件和服务资源投入过多等问题。近年来日本从政策层面也在推行地区护理系统的理念,希望整合地区现有的各类医疗、养老照料资源,建立包含多种功能类型的综合型老年建筑,从而节约人力和硬件资源,使服务更有效(图2)。

2 国外老年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随着养老居住模式的变革,老年建筑也逐渐从福利性质的收容场所向居住性质的生活场所转变。以往的福利院、敬老院或医院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多样化的老年建筑设计需求。目前,国内许多养老项目都会参照医院、高档酒店或公寓进行设计,然而从功能及使用需求角度来看,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那么老年建筑在设计上具有哪些特征?与一般的住宅建筑或医院建筑在设计上又有什么差异呢?

2 随着政策的调整,日本的老年建筑也在逐渐走向综合化(左图来源:日本株式会社社区网络/Community.Net Co.,Ltd;右图来源:林婧怡根据日本株式会社社区网络提供的底图绘制)

3 国外许多老年建筑采用单元或组团的形式来组织房间,每个居住单元配有服务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图片来源:AIA Design for Aging Knowledge Community. Design for Aging Review (10th ed.)[M]. Australia: The Images Publishing Group Pty Ltd,2011: 130.)

2.1老年建筑的设计特征

老年建筑与医院或住宅建筑项目相比,在设计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兼具居住属性与服务属性。

与一般的住宅建筑不同,老年建筑一方面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适当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功能。在建筑空间布局上,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日常动线,也要考虑到服务人员、护理员的工作动线和服务效率。因此国外许多老年建筑(特别是接收失能老年人、依赖护理服务程度高的养老设施)在空间设计上与医院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都采用单元或组团的形式来组织房间,并设置护理站或服务站(图3)。因为这样的空间组织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

其二,在设计中把功能及使用需求始终放在首位。

由于人在衰老后身体机能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对于空间的安全性、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更高。在建筑空间和室内环境的设计时,要将满足安全要求、满足使用需求放在第一位。例如国外在护理型老人居室的设计中,更倾向于将卫生间门正对卧室(床位)开启,以便老人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卫生间完成如厕行为(图4);有的失智老人居室在设计时还会特意让老人能够从床上直接望见坐便器,以达到提醒老人如厕的目的。这样的设计方案固然从不符合一般住宅房间的设计思路,对卫生性和私密性也稍有影响,但从功能需求的角度还是会提倡采用。

2.2国外老年建筑的设计新理念

近些年,笔者赴日本、美国、西班牙、瑞典、挪威等各国考察调研了许多养老项目,并与当地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运营者展开了深入交流。可以看出,当前国外的老年建筑从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上相比早期有很大改善,现有的建筑环境已能充分满足对老人身体健康层面的护理照料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建筑不应仅考虑对老年人提供身体需求层面的照护,还应对其心理需求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6]。因此,国外老年建筑的设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满足物理环境需求,而是朝满足心理及情感上的精神需求方向发展。

(1)强调对老年人权利的尊重

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权利是对老年人心理关注的非常重要的体现。当前国外老年建筑在功能与空间设计上,愈发强调让老人有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包括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居住环境、选择更自主的生活方式等[7-9]。老年建筑不再过多地强调服务效率,而是更加注重居住者的心理感受。

6 单人间成为国外老年建筑的主流趋势(摄影:林婧怡)

举例来说,国外老年建筑在居室的设计上逐步减少了多人间或双人间的形式,大多都以单人间或套间(供夫妇居住)为主。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老人生活空间的私密度。即便是在护理院这类对于服务效率要求高的养老设施中,单人间也逐步替代了双人间或4人间,成为主流设计趋势。日本还出台了专门法规来推行“个室化”(个室:单人间)[10](图5,6)。同样,在养老设施中设置供单人洗浴的独立浴室,而减少采用多人共浴的公共浴室,也是体现了对老人隐私权的重视(图7)。

(2)鼓励老人自主安排生活

国外老年建筑在设计时更多地开始考虑如何让老人尽量依照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模式去生活。其中包括:避免在老人居室中采用过度的标准化装修或装饰,以便让老人能够自己对房间进行个性化布置(图8);为老人创造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例如,通过设置自助洗衣房、自助厨房,鼓励其从事家务劳动,从而维持自我照顾的能力;提供更灵活且多功能的公共活动和交流空间,使老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图9)。

除了具体的建筑设计层面,在整体规划层面国外老年建筑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3)应对高龄化的规划需求

发达国家当前大多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老年人口总体比例居高不下,同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持续上升。随着老年人口整体向高龄化发展,原先的老年建筑规划设计思路开始出现不适用的情况[11]。例如,许多大型养老社区在最初规划时,通常会将各类公共配套设施集中布置在社区的中心位置,而老人居住的公寓或住宅则分散于周围(图10)。这样有利于对各类公共设施的统一管理,也容易聚集人气,促进经营效益。当老人尚处于低龄阶段时,将各类配套设施集中设置在一处即可辐射较大规模的社区范围,满足日常使用要求。然而随着入住者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行动能力逐渐衰退,原先的配套设施距离就显得过远。在参观澳大利亚的一处养老社区时,运营者向笔者反映,他们需要调整过去的规划思路,为大型社区设立多中心、分散式的小型公共配套设施,以缩小每个设施的服务范围,从而便于高龄老人到达和使用。

(4)促进地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结构的推移,老龄社会最终将成为社会常态。通过建设各种类型的老人住宅、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固然是有必要的,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当地区或城市整体都进入深度老化时,对于养老居住问题不能再局限于建筑单体的设计,而需要延伸到更大范围。近来,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开始关注老年建筑的建设如何与地区整体发展相互促进,如何将地区的各类资源(包括人的资源、环境的资源、设施的资源)有效地融合[12],使其能够让老人及其他居民更舒适、安心地居住和生活,最终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可知,国外老年建筑的关注点已从物质层面为老人的身体提供照护,逐步转向从精神层面对老人心理需求的关注;对于养老居住问题已经从对微观层面建筑单体的建设模式走向对更宏观的地区和城市发展模式的探讨。

3 对中国老年建筑发展方向的思考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回归住宅、回归社区是老年建筑发展的共性趋势。中国现阶段不应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盲目建设养老机构和追求床位数量,而应重视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相较于国外,中国有许多自身的特点。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对分散和低密度的居住形态不同,中国城市的居住形态普遍是以多层、高层集合住宅为主,居住人口密度大,这意味着单位空间的人口会以较大的密度集中老化。这既是挑战也是优势。从空间层面看,近十几年来商品住宅开发建设所形成的一个个居住小区,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自然划定了空间范围。基于既有的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利用社区内的各项资源来发展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是适当且合理的。从服务层面看,由于居住形式相对集中,开展社区服务的效率会比国外分散化居住模式下的服务效率更高。因此,相比大批量新建养老机构,基于现有社区条件改造或插建养老服务设施,让老人依托原先的住宅和社区就地养老,是符合中国老年人主流居住意愿和节约社会资源的最佳模式。

从老年建筑的规划设计角度,中国应当吸取国外经验,认识到老龄化的程度是在动态变化的,项目的规划和建筑空间都需要提前考虑未来高龄化的使用状况适当做出预留,从而保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7 采用独立浴室形式供老人单独洗浴,以维护老人的隐私与尊严(图片来源:林婧怡摄影、绘制)8 老人可以对房间进行个性化布置和装饰(摄影:林婧怡)

9 老人公寓根据老人的兴趣设置活动室(木工室,摄影:林婧怡)10 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多,早年建设的大型养老社区已出现集中配套设施距离过远,老人不便到达的问题(图片来源:http://www.legacyleesburg.com,林婧怡改绘)

注释:

1)本文所研究的老年建筑是指供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养老设施、护理院、老人公寓、老人住宅等。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老年建筑分类方式和具体类型名称有所差异,为叙述方便,统一采用“老年建筑”来进行概括。当论及具体建筑类型时,会采用各国相应的名称术语。

[1] 周燕珉,林婧怡. 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J]. 城市规划,2012(01): 46-51.

[2] 李斌. 中国养老设施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12(06): 10-14.

[3]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养老服务情况汇编[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6.

[4] 周燕珉,等. 老年住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5.

[5](日)住居广士. 日本介护保险[M],张天民,等.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50-257.

[6] Regnier,V. Design for Assisted Living: Guidelines for Housing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Frail[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2003: 96-104.

[7] 周燕珉,秦岭. 日本养老设施的设计经验总结[J].世界建筑导报,2015(03): 30-33.

[8] 周燕珉,李广龙,林婧怡. 北欧养老设施所体现的人性关怀——瑞典斯德哥尔摩Löjtnantsgården老人院设计实例分析[J]. 城市住宅,2014(09): 15-20.

[9] 吕志鹏,朱雪梅. 浅论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与原则[J]. 城市建筑,2010(07): 14-17.

[10] (日)建築思潮建築所. 建築設計資料103: ユニットケア——特別養護老人ホーム·介護老人保健施設·他[M]. 東京: 株式会社建築資料研究社,2005: 4-15.

[11] 林婧怡. 老龄社会下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适老问题与对策[J]. 建筑学报,2015(06): 9-12.

[12] 毛利志保,橘弘志,郑颖. 老年人居住的历史及未来展望[J]. 世界建筑导报,2015(03): 39-40.

Elderly Facilities Abroad: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Design Trend

This paper survey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elderly facilities and traces their exploration of elderly care and habitation issues such as pension policies and construction modes. A careful analysis is given to their experiences in elderly care and habitation modes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of elderly living environment. Latest concepts from these countries are also discussed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future directions of elderly facilities in China.

elderly facilities abroad,development history,design trend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5-10-26

猜你喜欢

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