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溪市农机合作社展综述

2015-10-28童纪氚

现代农机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农户

童纪氚

慈溪市农机合作社展综述

童纪氚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量农机分散在千家万户,迫切需要新型的服务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目前,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 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模式

目前浙江省慈溪市有农机合作社84家,社员667人,机械总量1 283台(套),服务农户数量4 000户,年作业服务面积3 667 hm2,占到全市农机作业量的50%左右,年服务总收入2 280余万元,纯收入1 000余万元。基本达到了有章程、有场地、有机车、有相对稳定的作业服务范围的“四有”要求。现有农机合作社按服务对象、经营主体和服务模式来区分,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别。

(1)按服务对象划分,主要有:农机共同使用的自我服务型合作社,农机共同经营的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自我服务和共同经营两者兼有的农机合作社。现实中,以后者居多,它们通常既为社员服务,又为非社员服务。

(2)按经营主体划分,主要有:

农机户之间的联合:农机大户、农机手等利用机械装备、技术等生产经营服务优势,根据各自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自愿联合和合作;

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之间的联合:整合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的资源,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资金、贮藏、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农机户和农户组建。

(3)按服务模式划分,主要有:

承包服务: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农机合作社,农户获得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同时,农户还可受雇于合作社,获得工资收入;

土地托管服务: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农机合作社经营,租赁款以粮食或现金形式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就能拿一定数量的口粮或现金;

全程机械化服务:由农机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

菜单式服务: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相对轻松的日常田间管理由自己承担;

跨区作业服务:跨区作业是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加服务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跨区作业的服务领域正由小麦机收和水稻机收向小麦免耕播种、水稻育插秧等领域拓展,向更多领域延伸;

加工服务:有些农机合作社逐步向下游业务(如农产品加工)延伸,为社员提供农产品加工服务,甚至开始市场营销、品牌建设。

农机合作社发展方向是实现企业化经营,使生产更具有计划性,经营更具有进取性,有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进行品牌建设,从而使社员获得更多收益。

2 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措施

2.1明确发展思路,实施重点项目

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把完善、规范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机制,提高服务功能和效益作为主要内容。采取合理规划、政策扶持、增加投入、承担农机化重点项目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走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道路。同时在谷物烘干、农机科技项目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中优先考虑由农机合作社承担,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2争取领导重视,增加资金投入

按照“增加类别、提高建设标准、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能力、布局更趋合理、效益更加显著”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近3年来,慈溪市级资金投入就达360万元,重点用于合作社机库棚建设、农机维修设备购置、办公设施完善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服务功能,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促进了合作社规模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2.3注重政策引导,强化规范管理

首先从享受宁波市和慈溪市本级扶持资金的合作社做起,根据合作社的实际情况,逐个进行指导和完善。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最终达到市场运作、制度健全、持证上岗、环境整洁、收费合理、档案齐全、效益显著的目的。

2.4加强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针对合作社存在的利益联结松弛、运营能力较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一是多次组织合作社理事长赴外地参观学习、交流座谈,谋划未来,为农机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指明方向。二是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参加上级农机局举办的社长培训班,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合作技巧、经营管理、农机运用等知识,为合作社规范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三是组织社员开展操作技能、财会及信息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机化服务能力。

3 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规模偏小

部分合作社名义上是5人入股的股份合作制,而实际上是大户独资;或者大户挑头,其他人少量资金入股,甚至就是挂名“股东”。作业项目比较单一,以从事机耕作业为主,其他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这与农机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3.2发展意识不强

合作社主要由农机手和大户组成,缺乏专门的技术、管理、信息和后勤保障人员。有的怕自营耕地多了,风险扩大,经营能力不够;有的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规模做大,“小农”意识强烈,代耕代收得一点,政府扶持得一点,经营能够持平或微利就心满意足了。

3.3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凡事一人说了算,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在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合作社紧密度不够,多以松散型为主,难以形成统一的经营机制,企业化管理程度较低。

3.4资金不足

一是合作社自有资金有限,筹资能力不足;二是合作社对外联系有限,筹资方式不多。许多合作社在农机装备和场库棚建设之后,掏空了家底,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4 发展建议

合作社要发展,必须以推进规模经营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统领,以机具合理配置为关键,以解决资金“瓶颈”为重点,多措并举,建管结合,走出一条让多数成员分享国家优惠政策、共同促进良性发展的路子。

4.1破解难题,推进发展

一是鼓励农民入社,带地推进。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鼓励农民带地入社。通过教育、政策、效益、信誉引导,做好思想工作,打消顾虑,提高农民入社参股的积极性。二是扩大自营耕地规模,租地推进。鼓励有实力的合作社采取租地的办法,扩大经营。三是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推进统一耕作模式。在合作社范围内统一种植品种,实施连片种植;建立相对稳定的耕作制度,更好地发挥大型机具的作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四是鼓励合作社进入示范园区,推进共建。有针对性地就近安排合作社参与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建设和规模经营共同发展。

4.2开拓市场,多种经营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机作业和服务为主业,拓宽经营渠道,强化经营手段,实现合作社经营领域的3个延伸。一是由单一农机合作实体向多功能经济实体延伸。以机械化、规模化为基础,扩大经营领域,将种子、农药、化肥购销服务与实用新技术推广服务等结合起来,打造多功能实体,壮大经济实力。二是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合作社利用土地规模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合作社经营效益。三是由田间作业服务向产后服务延伸。以机械化为连接纽带,推进产业化经营,如建立粮食加工中心等。

4.3增加投入,提升服务

政府应致力于以下几点:一是在现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扶持力度,重点用于提升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二是及时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提高其捕捉市场资源、抢占市场先机的敏锐性。农机部门要帮助合作社选择引进机具、优化装备结构、解决生产作业中的技术问题。三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银行与合作社之间做好牵线搭桥工作,解决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难题。

4.4强化指导,完善管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体现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性质。二是建立和完善自我服务机制。聚合机械、资金、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人才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向产前拓展、产后延伸,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建立和完善业绩激励机制。为保证合作社创造更好的效益,对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等负责合作社经营的核心人员,在保证其参股分红的前提下,采取业绩与奖励挂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五是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通过指导合作社完善机制,提高其经营能力和运营效益。

作者信息:慈溪市农机局,315300,浙江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