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药用部位的古代文献研究*
2015-10-28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00700詹志来陈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00700) 成 莉 甄 艳 詹志来陈 敏 国 华 黄璐琦
·文献研究·
两面针药用部位的古代文献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成莉甄艳1詹志来2
陈敏2国华黄璐琦2
两面针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因其药用效果显著,经济价值高,用量逐年增大,导致两面针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本文通过查阅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对两面针的药用部位历史进行研究,发现在历代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文献记载,可以明确它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子(实)、枝、叶等多处,并且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可能针对不同的病证。这一发现将对扩大两面针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两面针更多用途提供新的思路。
两面针药用部位文献研究
两面针,古名蔓椒,又名豕椒(《神农本草经》[1]),猪椒、彘椒、狗椒(《名医别录》[2]),樛、豨椒(《本草经集注》[3]),金椒(《本草图经》[4]),地椒(《通志》[5]),入地金牛(《本草求原》[6]),入地金牛公、两边针(《岭南采药录》[7])等。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植物名实图考》[8]描述其“枝软如蔓,叶上有刺”,《岭南采药录》因其叶两面均有棘刺,称其为两边针。两面针味苦,性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及烧烫伤等。以两面针为原料生产的医药、化工产品,主要有三九胃泰、正骨水、金鸡胶囊、两面针牙膏等。因其药用效果显著,经济价值高,用量逐年增大,导致两面针的野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中规定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为两面针的法定药用部位,但在民间及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根、茎、枝、叶,甚至全株入药的情况。这种应用是否合理,有无理论依据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查阅中医古籍文献资料,对两面针药用部位的历史进行研究,以期为扩大两面针的药用部位、合理利用两面针的现有资源提供参考。
古籍中两面针药用部位的记载
1.本草古籍中有关两面针药用部位的记载
两面针最早以“蔓椒”之名载入《神农本草经》下品,认为其“味苦,温。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一名豕椒”,但未载其用药部位。《名医别录》称其“无毒。一名猪椒,一名彘椒,一名狗椒。生云中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这是最早提到两面针使用部位的文献,但却是用来酿酒的,而此酒的功效也没有明确说明。《本草经集注》增加了“陶隐居云:山野处处有,俗呼为樛,似椒、(音党),小,不香尔。一名豨椒。可以蒸病出汗也”。文中也没有提到两面针的药用部位。
作为第一部国家药典的唐代官修本草《新修本草》[10]中对两面针的记载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基本一致,没有新的补充。
至宋代,官修本草先后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嘉祐本草》是在《开宝本草》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本草图经》则是与《嘉祐本草》同时编纂刊行的本草图谱,图谱记载的北宋药材形态与产地分布为后世认识中药品种基原或道地药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的内容由北宋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录而得以保存。其中《本草图经》有关“蔓椒”的内容记录在“蜀椒”条下,内容增加了“金椒”这一别名。以及对“子”的介绍,称其“出闽中、江东。其木似樗茎,间有刺,子辛辣如椒。主游蛊、飞尸及腹冷,南人淹藏以作果品,或以寄远。《吴越春秋》云:“越以甘蜜丸 (与党同)报吴,增封之礼,然则之相赠尚矣”。除此之外,唐慎微还收录了《食疗本草》对两面针功效的记载“《食疗》:主贼风挛急。”[11]
南宋陈衍的《宝庆本草折衷》[12],可以说是最早明确指出两面针药用部位的本草古籍,他在“蔓椒”条下用小字注明“茎根在内”,“蔓椒(茎根在内)一名豕椒,一名猪椒……采茎、根,煮酿酒。(酒亦去风)……”并且对两面针茎、根酿酒的功效进行了补充说明,认为可以“去风”。
至明代,由医官刘文泰奉敕编修的《本草品汇精要》[13]虽然没有刊行,但是作为官修本草的地位毋庸置疑,书中“蔓椒”条下有“……【时】生:春生叶。采:秋取子,不拘时取茎、根。……【用】子、茎、根。……【制】茎、根洗去土,剉碎用。……”等内容,明确指出两面针采收时秋季取“子”,不拘时取“茎”、“根”,使用时用“子”、“茎”、“根”,炮制时提到“茎”、“根”如何处理。可以说,这是中药史上第一次对两面针药用部位进行全面明确的记载。官修本草可以作为当时的《药典》看待,是中药使用标准的规范。至此,两面针的药用部位包括茎、根、子首次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
明代另一部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对明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是明代以前本草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一部本草著作。在书中“蔓椒”条下,列出了“实、根、茎”的气味、主治,及经验方。根据《本草纲目》的体例,“释名”、“集解”之后,有明确药用部位的,会单独列出这些部位的“气味”、“主治”、“附方”等内容。“蔓椒(《本经》下品)(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释名】猪椒(《别录》)、豕椒(《别录》)…….〔时珍曰〕此椒蔓生,气臭如狗、彘,故得诸名。……陶氏所谓樛子,当作梂子,诸椒之通称,非独蔓椒也。实、根、茎【气味】苦、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煎汤蒸浴,取汗。(《本经》)根主痔,烧末服,并煮汁浸之。(藏器)贼风挛急。(孟诜)通身水肿,用枝叶煎如汁,熬如饧状,每空心服一匙,日三服。(时珍,出《千金》)”由此可见,李时珍认为两面针的药用部位包括实、根、茎,且这几个部位的性味、主治相同。
清代没有出现大型官修本草,比较著名的本草古籍有《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经逢原》等。其中张璐的《本经逢原》[15]列“猪椒根(即蔓椒)”一条,“猪椒根(即蔓椒)苦,温,无毒……【发明】猪椒根蔓生,气臭,故能通经脉、去风毒湿痹。”赵其光的《本草求原》收“入地金牛根”一条,“入地金牛根,治痰火、疬核,并急喉痰闭危笃,去外皮,煎水饮。……细叶者良。”两书均提到两面针的药用部位为根。
2.方书古籍中有关两面针药用部位的记载
方书古籍记载的各类方剂是中药组方配伍后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因此,方剂中使用的中药可以从侧面反映该药在古代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整理含有两面针的方剂,可以发现,两面针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药用部位不局限于根部。
唐代巨著——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16]收录了9个使用猪椒的方子,有5个方子是使用猪椒根的:一个风头沐汤方,提到用“猪椒根”;一个治齿有孔,不得食,面肿的方子,用“猪椒附根皮”;一个治虚胀胁痛肩息有时发作悉补之方,用“猪椒根皮”;一个虎骨酒补方,用“猪椒根”;一个五加酒方,用“猪椒根皮”。另有4个方子是使用猪椒皮枝叶的:一个桂枝酒方,用“猪椒叶根皮”;一个松节酒方,用“猪椒叶”;一个治水,通身肿方,“煎猪椒枝叶如饧”,既可口服,又可外洗以治痒;还有一个治男子女人新久肿方,原方是用“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服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减,差后可常服之”,但可用“猪椒皮枝叶”来代替。
另一部唐代重要方书,王焘的《外台秘要》[17]中有7个使用猪椒的方子,其中“虎骨酒方”、“五加皮酒方”、“风头沐汤方”、“松节酒方”4方与《备急千金要方》相同,另外3个方子分别是:治疗鼠瘘瘰疬身热方,用“猪椒”;《广济》疗苦产门痒无计方,用“猪椒根”煮汤洗;治疗痔下部如虫啮方,用“猪椒子”。
宋代官修方书有王怀隐等奉敕编纂的《太平圣惠方》[18],书中共记载了8个使用猪椒的方子,其中的“莽草散方”与《备急千金要方》“治齿有孔不得食面肿方”相同,“治妇人阴痒不止方”与《外台秘要》中的“《广济》疗苦产门痒无计方”相同,另外6方分别提到:治贼风挛痛用“猪椒”;五加皮浸酒方用“猪椒根”;虎骨浸酒方用“猪椒根”;桂枝浸酒方用“猪椒根皮”;治毒攻手足疼痛顽麻用“猪椒根”;治脚气肿满大效淋蘸方用“猪椒茎叶”。
另有儿科类古籍——宋代刘昉的《幼幼新书》[19]中记载的《婴孺》漱口水,用“猪椒根”。
由此可见,两面针在历代方剂中多有应用,可治疗头风、齿痛、关节痛、水肿等多种病证,药用部位分别有根、根皮、叶、枝叶、子等多处,不局限于根部。
方剂中两面针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分析
两面针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是否有区别,在本草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参考方剂中所用两面针的部位进行推测。为便于分析比较,本文收集了唐、宋两代3本方书中的7个单方或简单复方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唐、宋两代3本方书中单方或简单复方对比
分析表1可以发现,使用两面针不同药用部位的方剂功效各有侧重,根、根皮、子多用于头痛、关节痛、骨痛、腰痛、四肢痛、牙痛等痛证,及阴痒、肛痒等痒证,而茎、枝、叶多用于脚气肿、通身肿、新久肿等水肿证。这为两面针不同药用部位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结语
两面针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在历代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文献记载,尤其是具有药典作用的官修本草中对两面针药用部位的确定,可以明确两面针的药用部位是包括根、茎、子(实)、枝、叶等多处的。另外,通过对两面针的单方和简单复方进行分析,不同的药用部位可能具有不同的主治功效。《药典》2010版规定两面针的药用部位是根而不能是其他部位,是为了保证药材中有效成份的达标,从保证药材质量这方面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却忽略了两面针其他药用部位的用途。本文的发现或可为扩大两面针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两面针更多用途提供新的思路。
[1]魏·吴普,孙星衍,孙冯翼辑本.神农本草经·卷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20.
[2]南北朝·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卷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20.
[3]南北朝·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本草经集注·卷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4.
[4]宋·苏颂撰,尚志钧辑校.本草图经·卷十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94.
[5]宋·郑樵.通志·卷七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7:876.
[6]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卷一[M].影印本.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233.
[7]萧步丹.岭南采药录[M].影印本.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70.
[8]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787.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57.
[10]唐·苏敬.新修本草·卷十四[M].影印本.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159.
[11]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十四[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8.
[12]郑金生.南宋珍稀本草三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34.
[13]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卷二十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72.
[1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959.
[15]清·张璐.本经逢原·卷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59.
[16]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7]唐·王焘.外台秘要[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8]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19]宋·刘昉.幼幼新书·卷二十五[M].影印本.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429.
Literature Study on Medicinal Parts of Liangmianzhen(Radix Zanthoxyli)in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 Li1,ZHEN Yan1,ZHAN Zhi-lai2,CHEN Min2,GUO Hua1,HUANG Lu-qi2
(1.Chinese Medical Histor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2.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It has been a thousand-year history for Liangmianzhen(Radix Zanthoxyli)as one kind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And its wild sources have been on the verge of depletion due to obvious medicinal effects,high value of economics and yearly increasing consumption.This paper is to give the historical study on medicinal parts of Liangmianzhen(Radix Zanthoxyli),by looking up ancient TCM literature documents,in which abundant literature records could define that its medicinal parts includes several areas,i.e.,roots,stems,seeds(fruits),branches,leaves,and different effects according to diseases and patterns.This discovery would help to offer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expanding its medicinal parts,to provide innovative ideas on its medicinal development.
Liangmianzhen(Radix Zanthoxyli);medicinal parts;literature study
R282.71
A
1006-4737(2015)06-0001-04
2015-10-13)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4ZX09301306-001);“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