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2015-10-28霍文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

霍文兰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单独式教师发展形式已经渐渐被更为有效的合作学习与发展的研修方式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研修应运而生。在教师研修共同体中,各成员在研修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协同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实现聚沙成塔、资源共享、互动共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 区域研修;信息技术教师;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26-02

信息技术与普通学科相比,它的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比较大,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以适应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虽然近几年信息技术教师的队伍在专业化水平、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了一些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人数少,工作繁杂 许多学校只有1~2名信息技术教师,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这些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内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还要承担与“电”相关的大部分工作,工作量和压力可想而知。

起点不一,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许多学校缺少信息技术教师,便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转行,大部分没有针对性地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难得到保障。

研修方式单一,阻碍发展 信息教师在学校里习惯于“单干”,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显得越来越边缘化。因为人数的限制,校本研修和学习也如纸上谈兵,如空架子一般,有想法没有实质。

2 区域研修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

区域研修是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跨学校或跨学区的研修,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

聚沙成塔,把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信息人汇聚到一起

1)从学校弱势向群体争鸣迈进。在学校中,因为课时的限制,信息技术教研组一般无法突破三人,使得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几乎成了空中楼阁,人数限制也导致与大学科的竞争中缺少话语权。区域研修给了人与人沟通的最小单位!学校与邻近的四到五所学校建立起协作组,并制定相关的活动规章和要求。每一学期会开展多次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学习、教学资源的共享、课题研究的探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区域教研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和有效的交流平台,有了倾听,有了交流,就有了反思,有了自省,更有了自我。

2)从个体松散向群体自律转变。边缘化的学科,再呐喊也只能在语数外甚至是科学、体育等综合学科边上不断彷徨。渐渐地,修电脑、接投影、拍录像、辅导学生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主业,自我发展的意识渐渐远离,越来越淡薄。有时候即使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作罢。有了区域研修,使大家有了“家”的归属感。协作组内的每个教师都需要为了这个团队的成长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一起活动探讨、备课磨课,这种责任意识让人无法放弃,无法止步。各校教师心里也有一种为自己学校力争上游的劲儿,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渐渐地,教师都放开了,敢于问、敢于说、敢于相互指正,也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3)从个体竞争到团队合作相协。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以前不同单位,同一学科,在很多时候都扮演着“敌人”的角色,渐渐形成学校壁垒,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而现在,每次个人有市级或是以上的公开课教学,每组成员都会组内先进行试上和磨课,教研员和其他组的教师有时也会共同参与,大家交流讨论、互评互促,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如果有市级竞赛,都会先在区域研修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然后组内进行交流,汇聚大家的意见后,再做出自己的修改。这样的协作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团队力量。

集思广益,互动共进,促进教师和谐发展

1)备课磨课,提升学科基础能力。一般一所学校中的信息教师在1~2名,基本上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的也只是走过场。成立协作组后,根据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有序开展活动。一个人的摸索,有时候远不如一群人的交流。如一课多磨,一位教师先上课,然后同组教师进行评课修改,根据所提修改意见,组内成员进行第二轮上课评课,依此轮推,甚至三轮四轮。这样的一种研修方法就像螺旋型不断旋转上升,在备课、上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的意识,提升自身学科能力的把握。

2)跨校交流,强化课堂掌控能力。相同的课题因为上课的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区域教研中跨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不同基础风格的学生,锻炼了教师课堂调整和掌控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得到提升。每一次的活动交流都能使教师间更为熟悉和默契,适时的技能切磋更是激发教师成长的热情,使一些相对薄弱的教师有了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也培养出协作组自己的专业骨干。

3)优势互补,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当然或多或少也有自己的短板。在协作组内,每个人有义务用自己的长处去提升队员的能力。区域团队中有学科特级教师,有太仓市学科带头人,有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这种人员配制优势,让组内成员更快地成长。LOGO知识培训,学生辅导经验交流,带头人的评课议课,让教师真正将目光放到自己的学科上来。这种榜样的示范、理念的引领、区域教研的覆盖作用和频率,让组内成员有着更直接更有效的收获。

搭建网络平台,资源共享,提升学科整体素养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研修活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有效扎实地促进区域研修。

1)搭建HDwiki研修网站,扩展合作研修的途径。因为路途和其他方面因素,有些教师一年都参加不了几次集体活动。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太仓市创建了网上HDwiki研修平台。专家指出:“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而研修平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这三个要素的结合。

2)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分享合作研修的体验。每个协作组根据需求建设QQ群、博客论坛等多种网络渠道,以轻松、高效、低耗的方式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开放的网络活动,推动教师网上网下研修更有效地结合。有些比较害羞的教师在成员相对熟悉的协作组中顾忌少了,想法多了,大家乐意各抒己见,思维在此碰撞,火花在此闪现。

3 结语

区域研修给予教师个体发展,也带动了信息教师团队更好地发展,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正如王柟教授所说,教师在主动寻求持续且终身的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区域研修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获得自信的平台,增强了教师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师研修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Web Service的生产数据采集网络平台设计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物理教学研究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网络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网络平台为学生写作注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