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雾下的转基因

2015-10-28撰文蔡爽

中国新时代 2015年2期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食品

撰文>>>蔡爽

迷雾下的转基因

撰文>>>蔡爽

诸多坊间传说似乎让“转基因”蒙上了一层魔鬼的面纱。“挺转派”和“反转派”在舆论喋喋不休,而大众面对这样的争论却不知所措。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的当下,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近日,关于转基因的报道再次火热起来,关注焦点在于,农业部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发放工作的陆续展开。早在2009年,我国就曾官方批准三个转基因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有效期为五年,如果说当初批准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初步探索转基因的可行性,那么五年后的今天,是否批准相关研究的继续也就能直接体现有关部门对此的态度。

最终,三个项目全部通过了农业部的相关审查,并发放了许可证,这同时打碎了“相关研究可能停止”的传言。至此,官方的态度愈发明朗,但社会的共识却远未达成,从历史到可行性,从危害到营业价值,相关的争论一刻没有停止。

197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 N. Cohen)成功将蟾蜍基因植入细菌DNA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转基因试验,也由此揭开了转基因技术应用序幕。经过之后数十年发展,转基因技术逐渐成为一种育种的新方法,由于它的高选择性,现在已经在农业生产和菌种培养中广泛应用,并开始向动物育种发展。

21世纪伊始,转基因农作物作为生物革命前沿,日渐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围绕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产生了一系列讨论与争端,如生物安全、进出口贸易、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而这项技术也逐渐从科技、经济领域转向政治、社会领域,成为近年来纷争不断的话题。转基因技术可以称为是一种全球化的生物技术革命,而在不同的国家,因不同的政治体制、社会构成与文化传统,遭遇了迥异的市场反映。就中国来说,转基因农作物不断遭到各方面的质疑。转基因农产品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目前,转基因食品主要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动物食品和微生物食品三类。其中,发展最快的是转基因植物食品。虽然美国、中国在转基因鱼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批准转基因动物食品上市。在国外,用转基因细菌和真菌生产的酶进行食品生产和加工已经非常普遍,但用于啤酒、面包、酸奶等食品和音频的转基因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仍未获准进入市场。因此,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基本上只有转基因植物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和马铃薯)问世,随后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迅速发展。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获准上市,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随后社会各界普遍质疑这一产品,但在有激烈争议的情况下,200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仍增加19%,达到526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333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3%;其次为玉米,980万公顷,占1 9%。

1997年我国第一例转基因番茄获准商品化生产,但当时种植面积很小。唯一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美国孟山都公司共同研制的抗虫棉。截至2014年,我国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其中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等,但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转基因作物对于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虫、抗病毒、抗盐碱、抗除草剂、抗寒、抗旱、抗涝等特性的作物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而这一类作物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少,也使农业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对于改善食品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功不可没。

然而,很快另一股声音则以更强劲的势头倾轧而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些转基因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而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生物链的构成。

此时,曾经作为常规食品死对头的有机食品又一次以全新的形象粉墨登场。其与转基因食品的区别主要有: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各类人工合成物质;第二、有机食品坚决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因此,有机食品可以说是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然而,由于种植条件要求高,资金人力投入大、产值少,难以满足人类粮食问题,无法实现普遍种植。时至今日,有机食品逐渐演变成生活质量的代表,由有机农场专供的肉菜蔬果开始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有机食品的再度火热引起了坊间关于转基因的热议,因为诸多坊间传说似乎让“转基因”蒙上了一层魔鬼的面纱。“挺转派”和“反转派”在舆论界喋喋不休,而大众面对这样的争论却不知所措。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的当下,他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正方

方舟子(科普作家):转基因消灭垃圾人类是阴谋论。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转基因食品非常开放,市场上大部分超市包装食品均含有转基因成分,并且不需做出特殊标识。然而,一些非洲国家宁可饿死也不愿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中国则处于二者之间。曾经确实有几个欧洲国家禁止过转基因作物种植与销售,但并不包括瑞士。我和我家人平时吃转基因食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只有转基因大豆油和转基因木瓜。我们还品尝过试验田里的转基因大米。在美国则还有转基因玉米、油菜、甜菜等。由于美国不对转基因食品做标识,究竟吃了多少无法知道,但可以肯定吃了不少,因为美国玉米、大豆、油菜、甜菜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品种。

吴孔明(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转基因是一种新技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实际上,任何一种新技术,都有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一味地讨论转基因是安全的或者不安全的都是不可取的。不能说转基因技术转化衍生出来的产品绝对是安全的,或说都是有问题的,关键是用这个技术生产出来的成果产品,对于我们的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有什么样的影响。转基因农作物从开始研究到进入市场,至少需要20年,其中用于转基因的时间大约5年,剩余1 5年则用于环境、食品安全性评估。一项转基因食品从开始研究到安全证书发放、审定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目前部分公众提“转”色变,是因为觉得只要和转基因技术扯上关系的产品就是有问题的,这种举动是不科学的,我赞同用这项高新技术去支撑一个创新社会的发展。

罗云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在过去近二十年的质疑不断中,转基因技术依旧获得长足进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改变的是一个时代。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积累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种质资源,如若产业能够拉动,新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势必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另外,转基因育种技术仅仅是众多育种技术的一种,其目的也是要创造具有某种优势的新品种,但无论哪种育种方法育成的品种都不可能是包打天下的英雄,因此任何种子都不可能做到一种独大,而只能是百花齐放。转基因育种能提高育种精度与效率、能不断培育出新的品种,可以弥补传统育种的不足。转基因作物和传统作物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不应该把二者看做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斗争关系。打着“种子民主”和“粮食民主”的幌子,演绎阴谋论是可笑的。

反方

崔永元(前央视主持人):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国家在研究和实验方面加大投入力争领先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而转基因技术的实际应用则不然,一定要慎重,这关乎国家安全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农业部应精确公布转基因分布以便监督。

作为专注打假几十年的社会公知,方舟子的言论似乎具有一些公信力,而现在社会公众不再像从前一样盲目迷信舆论人物。因此,他一边倒地支持转基因却让大众免不了心里盘算,如果“转基因”真如方舟子所描述的如此安全可靠,那“反转派”对其的批判就真是空穴来风么?

彭光谦(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我想转基因问题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刻不容缓,也容不得半点闪失。一个是生命安全风险,第二是生态安全风险,再一个是国家安全风险。这三大风险客观存在,显而易见。不是几句狡辩就可以遮盖过去的。我个人荣辱无足轻重。我真心希望我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是一场不必要的虚惊。如果事实证明转基因对国家、民族不构成任何危害,那该多好!要我怎么谢罪都心甘情愿。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切切实实的正日益迫近的严峻挑战。

食品安全无小事,“反转派”深知民意,代表民意,剖析问题时善于用辩证的哲学思维。他们的讨论可能缺乏科学依据,却具有人文精神。因为大部分人对于转基因的态度是“不愿当小白鼠”,这种谨慎的社会情绪很容易被利用,因此导致了转基因的市场化步伐一再搁置。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反对派和赞成派都很有道理。但在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根据的前提下,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是要慎重的,人民不是小白鼠,不能这样用那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实验,来冒险。虽然分子育种的转基因技术是解决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科学措施,但搞转基因要合理研究,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和把关。

近年来,公众的知识水平不断提升,而专家们却时时提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理论,以至于网络上有一种戏谑的说法,“有一种说法叫砖家说”。转基因作为高科技生物产业的代表,仍是绝大多数公众无法涉及的领域,只能凭借自身理解与周遭舆论去感知这一新兴事物。这时候作为转基因宣传的主要推广者——政府的公信力则尤为重要。目前美国和日本的相关机构都具有公信力,而如何传播转基因,让民众相信转基因产品的好处,同时让舆论中迷茫的民众清楚地了解转基因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被当作傻子一样去灌输是当下政府在推广转基因时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猜你喜欢

转基因作物食品
探秘转基因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食品造假必严惩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