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云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2015-10-27柏战
◎柏战
蓬勃发展的云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柏战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的炮声再一次地震憾了中国大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展开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一时危在旦夕。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国东、中部地区很快沦陷,内地的众多机关学校被迫纷纷陆续向西部、西南地区转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南地区成为了抗战时期重要的后方基地。各种为抗战服务的艺术形式在云南都异常活跃,如戏剧、音乐、电影等蓬勃发展。在当时的云南社会,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为了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凝聚民心,就必须采取一种广大群众可以接受,容易理解,传播迅速的艺术形式。而在这众多的艺术形式之中,音乐恰恰符合这种需要。这就注定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当时成为了敌后抗战文艺活动中最为普遍,最为“时尚”的形式。纵观云南的整个抗战音乐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具有群众性质的歌咏运动,充斥了整个云南的抗战音乐文化。这些群众性质的救亡歌咏运动为推动云南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成为了云南抗战文化上的一大特色。
在抗战初期(1937.8),云南昆华民众教育馆推广部主任赵国徽(中共地下党员)和李家鼎便组建了昆华民众教育馆民众歌咏团。李家鼎同志任歌咏团的指挥。这可以算得上是抗战以来云南昆明第一个组织规模较大的歌咏团体。其建立的宗旨也很明确“用救亡歌曲训练和团结民众,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奋勇抗战”。民众歌咏团的成员大多以老师、学生、工人为主,并且以歌咏团为中心,还组织发展了妇女歌咏团、儿童歌咏团等附属之下的歌咏团体。为了深入地推广民众歌咏工作,昆华民众教育馆还多次举办歌咏干部训练班,为其他团体组织的歌咏团提供相对专业的干部骨干。1939年初,在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马子卿的直接领导下,以民众歌咏团为中心,在李家鼎同志的带领下,歌咏团每天至少有一、二百人去大唱抗战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在各中共党支部(小组)的直接带领下,各种群众性质的歌咏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着。通过歌咏进行抗战宣传普遍走向深入,这样的局面一直坚持到1941年的“皖南事变”。
1939年暑期,云南省立昆华艺术师范学校戏剧电影科的第一届同学毕业了,恰逢云南省教育厅鉴于戏剧歌咏教育的重要性,在广大县城、农村推行戏剧歌咏教育,随即组织艺师的毕业生与民众歌咏团下的“金马剧社”,分别成立了云武泸区戏剧乐歌巡教队(剧教一队)和楚姚大区戏剧乐歌巡教队(剧教二队)。两个剧教队奔赴三迤大地,组织大字不识的民众高唱抗战歌曲,他们为大山深处的民众表演抗战话剧,放映自制抗战幻灯及抗战电影,让身处与世隔绝的红土高原的民众知晓祖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时期,必须要全体中国人民的拼死一搏才能挽救危局,重整山河!1941年,两队因经费拮据,两队并为一队。1945年5月再加调整,并与省立昆华教育馆合作,在昆明民众剧场公开演出。1946年以后巡教队继续在一些县演唱,主要仍以演唱、教唱通俗进步歌曲。
提起抗战时期的云南,就不得不提抗战时期的“民主堡垒”——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在战火中诞生,并存在了9年的时间。在联大这块“民主”的沃土上,联大的同学、学者、爱国民主人士与云南社会各阶层爱国民主力量相结合,使得联大校园的文化抗战活动迅速兴起。联大校园抗战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联大校内的各种社团,其中音乐社团以其独有的灵活方式在历次抗战爱国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8年底,西南联大成立了学生团体“群社”,这是西南联大社团中成立较早,规模组织最大的,群社下设多个组织,其中的一个分支组织就是群声歌咏队,由徐树仁担任指挥,演唱各种抗战歌曲。1940年,在群声歌咏队基础上,联大歌咏团成立,歌咏队指挥还由徐树仁同学指挥,经常演唱《五月的鲜花》等抗战歌曲。1940年7月,联大歌咏团应邀前往昆明广播电台播出抗战歌曲。1940年8月31日,为给抗日将士募集寒衣,该歌咏团再次到昆明电台演播。当晚,令人振奋的钢琴声响起。雄壮激昂的抗战歌声随着电波传遍云岭高原、海外南洋。其中《黄河大合唱》是首次在云南演出。1941年3月、4月,该团再次到电台演播。
抗战时期云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云南抗战音乐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云南抗战文化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和云南各界音乐人士的正确有力领导下,群众性质的歌咏运动得以健康蓬勃的发展。在努力配合抗战事业的同时也呼唤出了云南人民抗战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实现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