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联

2015-10-27周泉水

参花(上) 2015年3期

◎周泉水

忆联

◎周泉水

每当看到人家大门两边张贴着充满喜庆气息、饱含寓意的对联,总就会联想起当年我的那副对联——

1992年撤区并乡,一夜间,全县9个区辖49个小乡换成了26个大乡,我刚从县直单位调到一个很不错的镇上,屁股还没坐热,才呆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一纸调令又将我送到了花亭湖上游的温泉乡。

当来到这地方,眼前的光景,心都凉透了,四周全是陡峭的山崖,向远处望,还有更高山峰,中间有一条堆满黑石小溪河,坑坑洼洼赤北公路顺河从夹缝山沟里穿过,只能容纳一条河、一条路的山沟,人畜被躲挤于山坡上、石岩下低矮的土坯舍院里栖息。用黑石垒起层层的梯田小得斗蓬能盖二三个,黑石嶙峋的小路田梗如何走人畜,刚盖好的乡政府大楼位于西边大山脚跟下,还连接着低矮土砖农舍、牛栏草堆,正面对着公路和乱石河。中间有座还算看得过眼的石拱桥,桥连接公路,公路两边几间土砖房和几家撑棚做买卖的商铺,这就叫温泉街,冷静荒凉的街上还晃悠着一个穿黄大衣和一个黑脸黑褂黑裤黑鞋露着黑脚的两个熊一样的人。几乎看不到乡直单位的存在,本该有学校医院也不知道散落哪个山坳里去了。这个不及畈区镇上一个小胡同的地方就是当时温泉乡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果不是这里有温泉要开发,也不会有这个小乡变大乡的机会。

来到我新单位农技站,低矮的五间红砖瓦房凹落在河坝埂边,屋脊还没公路高。见面不到一会,急于离开的老站长立即领我去乡里拜见了书记乡长,回来就叫来砖匠包头带我在待盖三间门面房的地基上进行实地交待,在其他三位同事的一阵忙碌中,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功夫就完成所有的交接。中饭后,我亲燃一挂鞭炮,送上祝福语,把眼含离别泪花的老站长送上三轮车。直到车进山坳看不到棚里老站长挥手的影子,我们四个人才悄静无语地回到办公室。看着将和我同锅吃饭的三个新同事,像大哥带弟弟一样的心情,开始互相了解和通融,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就陆续来人了。

巴掌大的地方,一个喷嚏晓四方。我的来到像刮风一样,就传开了。一个下午时间在我的办公室就几乎认识了乡机关,乡直单位头头脑脑和附近村干部。当然也有左邻右舍商户主,附近亭六屋赵河屋的群众。大概在下午四点钟的样子,同事望云带进一位老者来到我眼前介绍:“这位是赵老师”,看到一屋人都站起来迎接他,我连忙离开办公桌,老人伸岀宽大的双手,还边说:“年轻有为、年轻有为”。我们双手紧握在一起,感觉到了老人手心暖流,老人高大的个头足有1米78以上,腰板挺直,满头银发根根整齐,皮肤白而干净,满口整洁牙齿,我心里当时就岀现小说中尊者形象。“我是闲人,退休在家,家就在湾汤组,去洗澡时到我家坐、喝茶。你这里人客多,我就不打扰诸位领导们了,概不奉陪。”说完简单的几句话,老人就转身离开,像一阵风样——离开了我的视线。屋里人立即就开始以敬佩和赞许口气向我介绍他。老人名叫赵仲甫,原来是县师范学校老师,五十年代下派到乡下创建中学的。他是一位“福老”,两个儿子,一个在县里当副局长,一个是教师,长孙在部队当营长,他性情豪放,乐助于人,是居住在这里赵氏大家族的有名望的人。

从那以后,经常能见到赵老气宇轩昂的身影从我门前经过,原来去老友家喝茶摸会麻将,也是他退休后必修的“功课”。看见过买方便面给黑人吃,和催穿黄大衣的回福利院吃饭的场景,有时也听到和老友们议论麻将桌上赢扑克牌做筹码的计较声和与商户们逗乐哈哈的笑声。听到过在我单位门前噪声互骂中他的制止声和喝斥声,“你们这些无事鬼,只晓得吵。千万不能影响人家单位干部办公。”

有一天傍晚,我下乡回来,就见包头正在焦虑等我。商户好似惊魂未定的样子围上来,原来刚做好的房架子梁瓦塌陷了。我一时懵了,在废墟上,善良的人们替我责怪老站长水泥浇雨棚的错误设计,和包头拆早了顶撑的错误施工,并为我提岀修改方案。虽损失不大也没伤着人,不管怎么说,心里确实难受和自责,夜深了一个人站在后窗前,凝望着河对面近乎雄伟的政府大楼和眼前小河,在流水碰石头沉闷声中,思念起家里幼小的乖儿子和妻子,浮生着两双期待的眼睛。为控制自己软弱蔓延,转身又踱步前窗,望着眼前失去桓瓦而裸露的砌二斗一眠红砖的墙壁,担心刮大风会倒塌,又将砸坏来之不易栖息场所。怎么向县局领导交差,责怪自己疏忽了监管,埋怨自己运气不如人。一阵心烦意乱后,找到包工头。几乎是命令他:必须明天增加人手清理废墟杂物,修固四周墙壁,两个星期内按新方案完工。包工头十分地配合点头答应,也排除了我心里忧虑。

回到房间心情舒畅多了。心里暗许,择个吉日开张,要下帖办酒,热热闹闹,冲冲晦气,想着半个月后,我设计的女儿墙,刷橄榄石,亮晶晶的,橙黄黄的大门,简朴而有内含,就要像明珠,镶嵌在深山土气之中,喜欢联想的脾气让我想到了给遮瓦丑的女儿墙上镂刻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红彤彤的大字,开张日再写一幅好对联。也就是为了这幅对联折磨得我查书找典到深夜四点多钟,也找不到称心的句子。后来干脆上床睡觉,刚躺下后想起我三位同事一起爬山越岭,去田间测产,走茶园情景,浮现着一个多月来,收获满脑的高山坡地河流田庄景象,顿时来了灵感“望云……泉水……”心中一阵阵窃喜,美滋滋地睡到太阳一丈多高。

房子也很快就如期完工,望云请蔡畈殷老校长写来个如斗大的墨宝镂刻在女儿墙上,玉球请来了电工布线装灯,接下来就是装饰刷漆点睛开张了。

这日中饭后,我邀上山楼一块去湾汤温泉泡澡。回来路过湾汤屋场,碰见了赵老师,老人热情的长手臂搂着我的肩头,邀请我去他家坐坐。

简单的房子里堆摞着书籍典章,土墙壁上挂着自己和老伴的瓷器肖像,宽大的书桌上摆放文房四宝还有一副老花镜,桌上的中央摆放着写满龙飞凤舞的诗词文稿。我不太懂诗,害怕读文友的诗,因为我以前读诗时身上总起鸡皮疙瘩。就希望老人别让我看诗。赵老热情地给我们泡来一杯香喷喷的谷尖茶,关切询问我“来到我这穷地方可还适应?”“艰苦环境磨练人”长辈鼓励晚辈暖心的话,寄语“百废待兴要靠你们新人的作为”, 还提供着许多的信息“供你参考”,也像当地人那样为将迎来大发展的好机缘而兴奋,为表达心情边说边掺进他的诗,还有节奏地朗诵给我们听。不知不觉中,我不排斥诗了,还听得起劲,还期待他再继续,听得随茶香入了心脾。真!妙!巧!我急忙捧取他的《七十三抒怀》朗诵起来:“七十三年脚步平……”可以说我对诗偏见是那一刻改变的,那一刻也提高了对诗的新认识。我立即想到我心中那副联短斤少两肤浅得很,急忙拿起桌上纸笔写着“望云悠悠艳阳照稻粱垂玉球,泉水潺潺燕雀飞茶果满山楼。温泉农技”里。我说明将我站四个人名字镶的用意,老人接过凝神了一会,笑笑说:“有点意思。”推敲了一会,拿起笔画起圈,在圈外写着几个字,递给我,说明改动的意思:“你看这样改几个字行不行?”我连忙接在手中朗诵:“泉水湍湍伴舞燕茶果垒山楼;望云悠悠闪艳阳稻黍垂玉球。”横批:农技惠风。

在回来的路上,背心直冒凉气,庆幸今天遇上了赵老师,避免了一次丢人现眼的幼稚和轻狂。

开张请客那天,这副对联引来围观和笑声,甚至还有几声尖叫。书记乡长摇头晃脑一人一句吟诵笑上酒桌。从那以后开始了我在那里生龙活虎的四年工作。

时隔二十多年后,有次在县城遇上熟人温泉粮站的广福,在叙旧中,还绘声绘色一字不差地诵岀我当年的那副联。痛知赵老师在79岁那年为救一位在公路上忘情拍摄山峰美景的小游客遭车祸后走了。广福还哀声告诉:“老人弥留之际立遗嘱,二十多万积蓄全部捐赠给乡里福利院,捐出一副眼角膜。老人虽走高寿,我心里总是万分不舍和崇敬。如果老人还健在的话,今年应该满95岁了。”

(责任编辑 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