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严三实”编导小品《父爱》
2015-10-27刘婷
刘 婷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2014年3月9日,春风盎然的北京阳光和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安徽代表团并和全体代表一起审议李克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发表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利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也就是“三严三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及时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笔者认为“三严三实”不仅是全党同志的工作纲领,更是党的文艺工作者作为艺术创作的行动指南。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习总书记又提出“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为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养性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也为改进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制订了更新更高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提出“三严三实”,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既党要管党。前一时期,我们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大为改观,但只能说是阶段性成果,不可有半点感觉良好的自满情绪,因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何保持清醒头脑,发扬钉钉子精神,深入打牢作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一、践行“三严三实”彻底杜绝腐败
种种现象表明“四风”问题在部分党员干部中积习难改,需要下决心持之以恒抓下去。当前,在作风建设上领导干部必须为普通党员作出表率,把握好“三严三实”的辩证关系。在作风建设上,领导干部只有自律、自省才能做到自立、自强;做出表率才能够带好一班人,不仅要修炼思想,还要有务实干事本领。要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落实“三严三实”的基础上,要把握好内在的辩证关系,不可偏废,做到“三严三实”,切忌只讲大道理。当前,在学习教育上,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不是“武装”头脑,而往往是注重“武装”嘴巴,把讲套话、官话当做显示自己理论水平的由头,让人听了,觉得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陷入了一种误区,值得警醒。在落实“三严三实”上,切忌只要求他人。强化作风建设,需要把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贯彻的方法也离不开层层学习和讲读,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领导干部要从我学起、做起,切忌把自己当成了教师,只要求下属,只教育他人,否则,就违背了“三严三实”的初衷,形成一种新的作风问题。落实“三严三实”更要严与实。要把“三严三实”体现在干实事上: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才能成大事。大家经常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其内涵就是反映这个道理。近日来,安徽省委宣传部着力抓实“三严三实”的学习教育工作,全省十六个地市,各级党组、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学习计划,严查工作实效,工作作风大为改善。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我们要长期深入抓下去,我们坚信:党荣国强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二、学习“三严三实”编导小品《父爱》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及时向全省纪律检查机关发出文件,组织创作演出,用文艺的形式进一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指示,通过舞台艺术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具体内涵。接到创作任务之后,我首先阅读“三严三实”具体内容和有关文件,领会重要精神,构思小品框架,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实案例得知,有些干部一开始的行为都是按照组织原则遵章守纪的,但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不同,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腐蚀的目标。思想坚定的同志知道怎么去应对这些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但是,也有一些人经不起金钱美女的诱惑,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断送自己的家庭和一生。在这些案例的启发下,我终于找到创作的灵感,小品《父爱》台本应运而生。故事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凌晨,儿子庆丰和妻子达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冒雨匆匆忙忙回到父母亲的家,惊醒了正在休息的爸妈。起初他俩还以为父母亲不知道他们回来的原因,故作镇静,谁知被父亲两三句问话,小两口就道出了凌晨冒雨回家的缘由。原来儿子庆丰在工作上负责审批工程承包计划,握有实权。工程承包商想利用和庆丰的同学关系拿到承包工程的计划,意谋私利。谁知庆丰坚持按原则办事,让该同学参加工程竞标。当晚,庆丰还没有下班,承包商便来到庆丰的家,送上伍万元钱交给其妻子达莉,达莉起先不肯收,开发商硬是放在桌上就走了。达莉心想:家里父亲看病要用钱,孩子上学都急需用钱,先周转一下过两天就还给他也没什么,当晚就没有告诉丈夫庆丰。谁知第二天工程开标,这位开发商没能竟上标,恼羞成怒地开发商就举报庆丰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可庆丰还蒙在鼓里,回家问明妻子达莉这才如梦方醒,可是已成事实。两口子夜不能寐,一大早就冒着风雨前来父母处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父亲是一位即将退休的纪检组长,一辈子耿直热情,工作认真,严纪政风,一丝不苟。他因身体欠佳住院治疗,这不刚出院在家休息,听到儿女们违纪的行为,十分震怒。
可这时儿子庆丰一边认错,一边还在为自己辩解:“爸,我错了,可这不关我的事啊?您平时教导我在工作上一定要严格按章办事,绝不违法乱纪,我都是按照您的教导去做的——”
父亲答到:“这不是我的教导,这是组织原则”。
儿子说:“对,是组织原则,我就是按照“三严三实”去做的。父亲严厉地说:你把“三严三实”给我背一遍?”
庆丰低头背诵:“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父亲再问:“你是怎么做的?”
庆丰辩解说:“我——爸,达丽收钱我不知道,此事与自己无关都是妻子所为,我是无辜的——”
老爷子怒气冲天吼道:“可他是你媳妇,你们是一家子,你脱得了干系吗?你身为国家公职人员,连自己家属都管不好,你算什么人民公仆?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这时小品中父亲让儿子庆丰背诵组织纪律“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此时“三严三实”具体内容作为台词用在剧情中一点都不让人觉得生搬硬套,而且更加显得合情合理,人情味儿十足。
这时的儿媳妇达莉满脸羞愧,跪走到老公公面前说道:爸,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庆丰不能倒,我和孩子离不开庆丰,蹲大狱我去。爸,您只有庆丰这么一个孩子,您最爱庆丰,您是纪检组长,只有您才能救庆丰,您快想办法打电话找熟人疏通疏通,爸,我求您了。
老伴这时也求情说道:老头子,快想想办法,给你那些同事、下属打电话请他们帮帮忙,可不能让他们这个家散了呀?
这时舞台上只有交加的雷声和雨声,父亲双目紧闭仰靠在椅背上陷入沉思,内心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斗争。父亲慢慢睁开双眼坚定地说道:电话我是要打的,要想你们这个家不散,继续过正常人的生活,办法只有一个—
庆丰和达莉听了后异口同声跪在父亲面前说道:爸,我们听您的。
老父亲注视着一双做了错事又勇于承认的儿女,颤颤巍巍,眼含热泪地走到他们身边把儿子、儿媳妇扶起来,这时抒情的音乐陪衬着这位党性、组织性特强的父亲坚定地走到电话机前拿起听筒:喂,是纪检组值班室吗,我是纪检组长方正祥——一夜风雨云消雾散,一家人围在父亲身边,一束红光照耀着全家人,全家人围到父亲身边。他们在聆听父亲的抉择。小品《父爱》在此时此处的收笔,给观众以回味感,更体现了戏剧艺术的魅力。
一个家风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家庭成员的素质和修养,传统美德塑造良好家风,尤其当家人更为重要。特别在关键时刻,如果当家人只顾家丑不可外露,一意呵护子女,其结果将会害人害己,祸国殃民。小品《父爱》的主题就在此意,父亲在得知儿女们不慎违法乱纪,上当受骗。作为父亲不是一味疼爱子女,而是教育子女“亡羊补牢”正视错误,及时向组织说明情况,学习“三严三实”深刻反省自己,最终依然过上正常人的家庭生活。
业类人士都知道有这么一句术语: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一个舞台艺术作品的根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度创作”。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演出,受众者是观众而不是读者,于是就诞生了第二步——导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度创作”。所谓的“二度创作”就是导演在尊重剧作家“一度创作”的基础之上,按照剧中角色选定演员,通过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并传递给演员,帮助演员共同完成剧中角色创作,把平面文学的人物,活生生地立在舞台之上,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二度创作”。
当然,“二度创作”并非易事,导演不光要读通剧本,理解剧意,更要调动一切舞台手段为剧情服务,为导演服务,为演员服务。例如音效、灯光、电频,服装、化妆、道具等。
目前,很多观众受“春节晚会”的影响和误导,认为小品就是要“搞笑”,这是一种对小品艺术的误解。小品不同于相声,相声必须搞笑,相声不搞笑那才搞笑呢。但是小品表演手法有很多形式:喜剧小品、悲剧小品、哑剧小品、戏曲小品;稿件有小品文,美术有小品画等等。令人可喜的是国家级“群星奖”评比就把小品归类于戏剧类,这叫返醭归真,拨乱反正,科学规划,合理分类。小品能独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启蒙的,在这以前一直只是艺术院校考试学生的一种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品走出考场教室,登上综艺晚会的舞台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它必须有它的艺术规律,艺术手法,必须是戏剧的枝叶。
小品《父爱》从编导直至演出成功,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主要归功于对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理论的学习、深刻理解和悉心运用;归功于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科学理念。应该指出的是:文艺创作一定要来源于生活,经过文学修饰艺术高于生活,最终达到怡悦观众,教育观众的目的。应该认真总结的是: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理论,就不会有小品《父爱》诞生;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的讲话精神,就不可能深度把握住时代脉搏,创作出反应现实生活并让广大观众喜爱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