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无字的史书
2015-10-27山西
史 枫(山西)
长安城,无字的史书
史 枫(山西)
一
你是如此辽阔,呈现的恢弘,足以在千年的尘埃荡涤下,生出无法穿越的厚度。
时光可以改变一座城池的面貌,但改变不了它曾有的厚重。在你永恒的黄土地上,深埋历史的密码,并永远昭示后人。
长安,多代王朝的古都。所有的方圆,都是宏大的韵味,所有的规制,都是兴盛的解码。
尽管风尘,还未洗尽。尽管西安,早已不是当日的长安城。
但透过历史的迷雾,在破土而出的遗址,我寻觅着它曾经的繁华,仿佛还在欢歌。
那些先人躺在黄土地的芬芳里,是否知觉后人的来访。在时空的对接中,将无语的昭华,流露、升华。
二
让时光一直倒流,穿越唐朝,回到秦始皇年代。
在秦始皇偌大的陵丘上,幻想他的容颜和秉性。
此时,仿佛战火刚刚熄灭,石榴红满山坡,四周已悄然静寂。他以逝去的姿态,躺在冰冷的黄土地里。
所有的暴政,随他而去。所有的辉煌,也写入历史。
他生前独裁,死后仍然权贵。庞大的帝陵,彰显一代帝王的尊贵。
陪葬的兵马俑坑里,仿佛无数战士,停于帐前,整装待命。他们抛妻弃子,俯首称臣。命运已被无情捆绑,最后沉溺在黄土里,暗无天日。
那黄黄的土质,在我眼里,已然不是黄土,而是待解的一代帝王死后的尊严,和到达的另一种境界。
我离开他的陵丘时,夕阳正好。一种静谧逐渐渲染,乃至,使我的脚步加快,离开这还未解的历史深幽。
三
我又回到唐朝,在品味了它繁华的婀娜多姿后,驻足在华清宫的长生殿前。
一阙长词,难诉情怀。一弯明月,花影摇曳。一池温泉,花瓣浮游。
燕瘦环肥,舞动水袖。香艳不尽的春宵。
李杨的爱情,还带着千年的余温,让后人唏嘘不已。
缠绵悱恻的温情,仿佛还荡漾在亭台楼阁,和花前月夜里。
蝉声袅袅,落红满地。莫不是杨贵妃在另一个世界的凄惨哀怨?
生都不由己,如果一个皇帝连枕边人都不保,他还能保住社稷江山?
天宝元年,演绎的不仅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一个昏庸皇帝的所为,写下的耻辱。
四
而战火离乱,不仅能毁掉江山,也把大唐十七代皇帝的居所夷为平地。
一望无际的大明宫遗址,让我遥想到当年大唐的盛世。
二千年历史看西安,而几百年的唐朝史,书写在了长安城的土地上。
近几年考古出的大明宫,在历史的云烟里,只剩下一片废墟。
站在那光秃、偌大的遗址平台,可以想象它曾有的雄奇,和美丽的身姿。
阳光正好,明媚的秋天,让万物归于生息。
大明宫也在秋日安好的时光里,述说自己不俗的身世。
五
盛世皇朝,都有渡人的宗教盛行。
在大雁塔上,看佛陀的舍利子真身,和俯视规制方正的西安城时,一种隐密的力量逐渐陡生。
玄奘当年,承受皇命,出使西域。在千辛万苦的征程中,得道受教。
取回的多卷经书,安放塔中,与晨夕相伴,与天地共老。
它们解析人生苦难,并让众生细碎的光阴,得到永生的超脱。
如今的大雁塔广场,喷泉轻歌曼舞,人们休闲度日。
在缓慢的行移渡步中,仿佛就沐浴了万事如空的佛祖境界。
心明于镜,洗于空。澄明无尘,而纯净如水。
这是否便是玄奘的意愿,引领众生,不浮于世,灵魂在佛陀国度的升华和祈愿。
六
在静谧的碑林,可以看到文字的另一种世界。
它们形姿各异,但共有的特点是,遵循章法,苍劲有力。
中药和书法,这两种在中国才有的文化,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精神深邃。
而书法艺术的瑰丽,在纸墨笔砚的方寸之中,彰显人生的最高境界。
清朝雍正皇帝书写的“宁静致远”四个大字,陈列在碑林的最后一个庭室里。更是彰显中国人博大的儒家风范。不显山露水,便已至高远。
树木繁茂葱茏,清幽唯见甬道。碑林的世界,在一撇一捺中,在各种形体的汉字里,静默地书写了时代的芳华。
七
我暂且忘掉身处的现代尘嚣,登高望远,来到长安的古城墙。
一种感触悠然而生。它坚实的厚度,足以抵御敌人的侵袭。
它是一种防御工事,更是一种历史的盛世遗迹。它是人类的智慧,在岁月深处的体味。
是古人对战争的主动避防,是对和平的祈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历经磨难,经过岁月的涂炭,在编钟礼乐和响鼓的敲打中,生出灼灼芳华。
我们看到,它们漫过起伏的动荡,生出坚硬的根基,扎根长安,为诸代皇朝,护佑天命。
它们历经战乱,一路走来。有多少中华儿女不懈地付诸努力和倾心保护?
如今时光安好,它们在编钟礼乐的轻响中,静默无言,但盛装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