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识别的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015-10-27张劲恒
吴 莹 张劲恒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4)
基于视频识别的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吴 莹 张劲恒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4)
本文研究了基于视频识别的离退休人员身份认证问题。针对传统方法提供的身份识别具有时效性差,易伪造,识别过程比较复杂等各种缺陷,本文利用人脸图像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不需要接触性等优点,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识别系统的设计。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资格认证 信息管理 数据库设计
引言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出现,研究内容已经覆盖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人工神经网络等诸多学科。同时,它又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研究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因此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1]
虽然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不少的成功,并在一定领域内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但是人脸自身的特点和环境等因素仍然给人脸识别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它们主要体现在人脸表情丰富化、姿态和人脸模式多样化以及环境易变等方面,这些都使得人脸识别技术成为研究领域里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2]
一、系统工作流程
根据人脸识别系统实现的功能,本文的人脸识别系统流程可以用如下图来展示。其中,对于管理人员,具体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员工作流程图
具体工作如下:
1.进入浏览器,选择用户类型为管理人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提交给服务器,等待后台核实,正确就进入管理员界面,错误则返回登录页面。[3]
2.管理员界面有图像数据库管理和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两部分,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进入不同的页面。图像数据库管理主要是对离退休人员之前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添加或删除操作;信息管理部分主要是对离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等功能。
3.系统对管理员操作进行响应,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4.操作完成后退出浏览器。
二、系统应用架构和部署架构
在现实运用的过程中,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框图
人脸识别系统不管是训练阶段还是识别阶段首先都需要采集人脸图像,然后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然后再进行训练和识别,最后形成识别结果。其中训练阶段和识别阶段使用的数据不同。
本文的人脸识别系统的部署架构可用图3表示。
图3 人脸识别系统的部署架构
四、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并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由于目前信息系统主要还是数据库系统,所以设计系统之前都应该对用户各个方面的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一个组织对信息需求、处理需求以及数据库支撑环境的要求设计出数据库模式。实体-联系图如图4所示:
图4 实体-联系图
结语
本文对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研究方法。随着离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和减少,在对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的方面上各部门都面临了要怎样才能准确的、高效的管理好离退休人员信息的问题。针对这问题,我给出了本文的设计,希望对他们能起到或多或少的帮助。[4]
[1]艾英山,张德贤.人脸识别方法的综述与展望[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5年.
[2]田捷,杨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3]尚丽,陈杰,张愉.人脸自动识别技术综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N],2012年3月.
[4]敬铮.《Visual Basic6.0数据库开发与专业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