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效果
2015-10-27史忠阳于德平
史忠阳 于德平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效果
史忠阳 于德平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目的 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病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成像特征。结果 12例患者病变灰阶声像图显示肿块,2例患者显示乳腺结构紊乱,2例患者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均显示为假阴性;6例患者血流丰富,8例患者中等血流,1例患者无血流,血流相对丰富的患者病灶范围也基本超过2 cm(P<0.05);14例患者常规超声诊断均显示恶性(其中BI-RADS4级6例,BI-RADS5级8例);2例患者病灶超生弹性成像显示为3级,12例患者为4~5级。结论 常规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癌可以显示出肿块或局部乳腺结构紊乱,而弹性成像则可以进一步显示癌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弹性差异,从而进行更加准确地诊断。
乳腺导管内癌;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一直都是乳腺超声诊断的一大难点,因为正常组织往往会和导管内癌组织相混杂,且在诊断时二者的声阻抗差异较小,很难识别灰阶超声,从而导致病变大小不容易被准确估计,甚至发生遗漏。超声弹性成像是通过对组织的机械特性进行测定来鉴别病变的性质,这和传统的灰阶超声形态学的标准不同。有研究表明,在外力下不同的乳腺组织会发生不同的应变,各组织硬度比较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非浸润性癌组织>乳腺纤维组织>乳腺组织>脂肪组织,但有关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弹性成像具体表现的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主要是对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病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76岁,平均(53.1±15.8)岁。
1.2方法:常规超声检查设定为超声仪器(日立EUB-8500)检查乳腺的条件,根据患者病灶的实际情况调节增益、聚焦部位、深度等。病变声像图特征分为肿块型和结构紊乱型;血流丰富程度根据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为丰富血流、中等血流和无血流三种类型;综合CDFI的声像图特征和灰阶进行诊断。使用北美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学和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对诊断进行分类:1级无异常;2级良性;3级良性可能性大;4级可疑恶性;5级恶性可能性大。
使用探头配备专用的压迫板进行弹性成像检查,手持探头在病灶处进行慢或中等速度的震动,压力数控制在2~3级,取样框要比病灶范围大。不同组织的弹性大小用彩色编码表示:绿色为平均硬度,红色为软于平均硬度,蓝色为硬于平均硬度。病灶表现根据诋毁神病灶区显示的不同颜色分为5级:1级病灶区域全部扭曲变形,病灶表现均匀绿色;2级病灶区域大部分变形,病灶表现绿蓝相间的马赛克状;3级病灶区域边缘变形,病灶中心表现蓝色,周围为绿色;4级病灶无明显变形,病灶整个表现蓝色;5级病灶区域和边缘都无明显变形,整个病灶和周围组织均为蓝色。
在不知患者的病理结果的条件下由一位研究者对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对各项超声征象进行记录并输入到数据库中。
2 结 果
1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就诊原因为:11例手触发现肿块,2例超声检查发现肿块,3例为乳头出现血性溢液。
2.1乳腺导管内癌常规超声和X线表现:16例患者中,2例患者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均显示为假阴性。该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右乳内下象限有实性结节,考虑为良性;手术前钼靶X线摄像未见乳房异常,切除后证实为乳腺纤维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右乳内导管内癌。
其余15例患者中,12例患者病变灰阶声像图显示肿块,2例患者显示乳腺结构紊乱;6例患者血流丰富,8例患者中等血流,1例患者无血流,血流相对丰富的患者病灶范围也基本超过2 cm(P<0.05),见表1。
表1 乳腺导管内癌病灶大小和血流丰富程度的关系
14例患者常规超声诊断均显示恶性(其中BI-RADS4级6例,BIRADS5级8例);2例患者病灶超生弹性成像显示为3级,12例患者为4~5级。
2.2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弹性成像表现:2例患者病灶超生弹性成像显示为3级,8例显示为4级,4例显示为5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部分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病变内部硬度分布有一定的特性:高硬度区为团状分布,正常硬度组织掺杂其中。
3 讨 论
乳腺导管内癌多发于导管终末端的小叶单位,导管内上皮出现广泛增生且细胞发生异型,但无间质内浸润。导管内癌的基膜比较完整,不会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患者预后较好[1]。
目前早期诊断导管内癌的首选方法时钼靶X线摄影。钼靶X线摄影可以显示出乳腺导管内癌出现的钙化,根据钙化部分的形态可以进行诊断,只有少数的患者显示为肿块[2]。导管内癌最常见的是微钙化,再者为肿块或者密度增高。但是部分患者X线显示为难以和良性病变的钙化区分的细砾样或颗粒状钙化,也有出现中度和高度分化的乳腺导管内癌没有形成钙化,主要表现为结构紊乱、肿块、局部密度不对称,就容易误判为假阴性[3]。
在本研究中阳性乳腺导管内癌的灰阶声像图分为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型(14.3%)和肿块型(85.7%),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伴有微小钙化。一部分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相互混杂,没有明确的肿块,表现为节段性结构紊乱,病变范围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病变范围大的病灶区域有丰富或中度血流信号,但该现象往往会被遗漏,因此应该进一步进行X线检查。
和X线相比,超声对于钙化不够敏感,因此超声常被认为诊断价值不大。
在本研究中阳性乳腺导管内癌的灰阶声像图分为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型(14.3%)和肿块型(85.7%),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伴有微小钙化。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类型的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特征、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学类型等都不同,而超声和X线的不同的物力特点也会影响其对不同类型病变的敏感性[4]。本组病例中肿块型较多,但检查出钙化的较少,这说明超声更容易发现肿块,但钼靶X线则能更敏感地显示钙化。此外,以往的研究中不考虑临床症状,仅进行X线筛查,而本研究中则将二者都作为入选标准,这样的差异也会影响本组病例的超声像图特征。
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难点主要在于正常组织和部分病变组织相混杂,且二者的声阻抗差异较小,很难进行判断,但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变化和常规超声的声阻抗相差几个数量级,可以清楚地显示出病变部位和正常部位硬度差别[5]。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均显示为假阴性,但弹性成像则显示患者病变部位的硬度高,和周围的正常区域的硬度差异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部分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病变内部硬度分布有一定的特性:高硬度区为团状分布,正常硬度组织掺杂其中,和弹性成像分级标准4~5级相比,该种成像特点的病变区域硬度会较为均匀的分布。我们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二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差异。这种弹性成像特征有助于提供新的诊断信息,帮助鉴别乳腺导管内癌的病变范围以及和乳腺类疾病做鉴别[6]。此外,弹性成像通过显示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硬度差异,能够发现常规超声忽视的病灶,但更加准确的结果仍需进一步大量病例来验证。
综上所述,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声像图对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型形成重要的特征,且通过CDFI显示的血流丰富程度可以判断病变部位乳腺的血管是否出现扩张或者有穿入血流。而弹性成像则能够识别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硬度差异,从而对常规声像图无法清楚显示的病变提供了新的诊断方式,同时也有助于进行乳腺导管内癌病变识别和进行鉴别诊断。
[1]倪梁红,张新书,彭梅.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8(2):79-82.
[2]刘淑霞,赵红丽,刘伟,等.弹性超声、常规超声及其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瘤性质的试验性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6(3):231-233.
[3]温静.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7(10):216-220.
[4]陈圆圆,李智贤,刘军杰,等.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2,23(3):468-470.
[5]张静雯,周建桥,詹维伟,等.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基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4(6):81-83.
[6]吴秀平,宋庆华,杜毅力.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肿块[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5):66-68.
R737.9
B
1671-8194(2015)27-0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