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人物形象
2015-10-27齐明彦
齐明彦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311)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人物形象
齐明彦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311)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的杰出作家,《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笔者认为该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人物形象塑造,本文主要对小说男性和女性形象展开分析。
《卡拉马佐夫兄弟》;人物;分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的杰出作家,《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其重要代表作品,整个作品中讲述的就是父子两代人和几个女性之间潜滋暗长的人性与灵魂冲突,由于对人物塑造成的成功,弗洛伊德也将其与《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并称为人类文学的三大高峰。
一、男性形象及个性特征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老卡拉马佐夫独占妻子遗产,同长子德米特争夺另一名女子,但是却差点被德米特砸死,最终私生子也加入了猎杀老卡拉马佐夫的行动,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这种复杂性和含混性本身构成了小说的独特价值,也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的复杂性。
(一)阿辽沙。阿辽沙是几个兄弟中脾气比较好的,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他和父亲的关系也不好,他将自己对父爱的全部渴望转移到了对上帝的信仰之上,显露出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他一直以来一直努力化解父兄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灵魂。阿辽沙原本是有机会阻止惨剧的发生,但是这段时间他对上帝的信仰崩溃了,当伊凡问阿辽沙如何处置将军时,他居然愤怒地说出“枪毙”两个字,这也充分的说明他的潜意识是有暴力倾向的。最终他为自己曾经希望父亲死去而感到不安,产生了精神错乱。
(二)伊凡。伊凡拥有强烈的反叛意识,是一个怀疑主义者,折射了青年一代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当他和阿廖沙讨论一个人杀害另一个人的问题的时候,也就是纵容了犯罪,将自己的反叛理论灌输给德米特里,为悲剧发生埋下影子。伊凡的离开使得犯罪成功开始,但是真正站在死亡的父亲面前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伊凡的矛盾性其实就是暗含着对权威和道德社会的不满。但是当这个社会真正崩溃的时候他又发现,新的世界和谐并没有诞生,反而自己变得一无所有。
(三)德米特里。德米特里是老卡拉马佐夫与第一任妻子所生,他和父亲关系不好,整天扬言要杀父。他幼小的童年因为缺乏管教体会不到任何来自于家庭父母的温情,成长为一个酗酒、放荡的青年。他虽然和父亲关系不好,但是他在最终杀害老卡拉马佐夫的过程中,他良心的自我谴责,他内心当中的道德意识完全觉醒,以至于最后想用受苦来洗净自己的罪孽。
(四)斯麦尔佳科夫。斯麦尔佳科夫是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他的母亲因为被老卡拉马佐夫强奸而生下了他。他名誉上的父亲格里戈里对他非打即骂,也养成了他孤僻的性格,对自己出身的痛恨,并将这一切归之于老卡拉马佐夫,他从心里并不认老卡拉马佐夫当作父亲。最终他没有一丝犹豫的杀死自己的主人和父亲,并自杀,这并不是因为表现出了任何的忏悔之意,而是他对这个世界最深切的绝望。
二、女性形象及个性特征
小说中只有格鲁申卡和卡捷琳娜两个女性形象,但个性塑造上却非常丰满。
格鲁申卡的个性独特,外表漂亮,也因此让老卡拉马佐夫父子为之侧目。这个女子有着非常坎坷的命运,在少年时代她与一个男人相恋被遗弃后走上了堕落的道路,成为了交际花和公共情人。所以对于男人,格鲁申卡是不信任的,因此对男人持玩弄的态度。格鲁申卡的这种态度也导致了卡拉马佐夫父子相互的疯狂怨恨。她还不讲信义,对卡捷琳娜的诺言拒不履行。但作者在处理这个女人的时候也不是一棍子打死的,格鲁申卡还带有天使和魔鬼的色彩。她骂卡捷琳娜其实也是一种底层对上层的反抗,她不趋炎附势,保护了她的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同时她心底也充满了善良,尤其是德米特里被审判之后,她的良心复苏了,她准备为了爱随时宽恕那个负心汉。
另外一位女主人公是卡捷琳娜,她是一个接受了上层教育的知识女性,非常的看重面子,更渴望被别人崇拜和获得别人的尊敬。在小说刚开始的时候她对自己的是非常自信。随着故事的发展,卡捷琳娜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她开始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审视,她自己觉得和格鲁申卡也是没有区别的。她开始积极的征求自己的地位,尤其是经济权益的保障,开始了摆脱男权的命运,尽管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不可理喻,但是卡捷琳娜对此是不屑的,这都彰显了她的个性价值。如果下个总结的话,卡捷琳娜的塑造是“精神层面”,她身上体现的是不同于传统俄罗斯女性的价值追求,拒绝成为男性的附庸。这种追求虽然比较现代,但是在当时的俄罗斯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总之,小说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仅性格多样,更注意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和人格中进行塑造,也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读。
[1]邹洪锦.上帝的声音——《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宗教主题与深层结构[J].文学界(理论版),2010,(08):28-29.
[2]黄锐杰.启蒙及其限度——《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的三重面相[J].长江学术,2014,(03):83-90.
[3]张磊.《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精神“群空间”[J].俄罗斯文艺,2014,(04):36-42.
I06
A
1007-0125(2015)11-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