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的俯瞰者与情感的仰望者:作为“他者”女性

2015-10-27庞琦昕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异国他者婚恋

庞琦昕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文化的俯瞰者与情感的仰望者:作为“他者”女性

庞琦昕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这种重创不单表现在器物层面,更是体现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挫败感。一方面西方女子在一定程度代表了西方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与他们恋爱甚至结婚,这原本对他国文化认同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但异国婚恋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女性一直以来无法避免地成为婚恋中的“他者”。

异国婚恋;女性;他者

西汉张骞丝绸之路的凿空之旅,在令西方国家对这个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所惊叹之余,也令我们产生了未经言明的集体想象——周边的“他者”是未开化的边缘人。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正是基于文化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姿态对“他者”的蔑称。罗马帝国为了配合自己的殖民扩张,决定派遣大批传教士以澳门为口岸进行文化输入。自此,西方文化开始大范围地影响中国,然而这些影响也仅仅是所谓“他者”的一些雕虫小技,最好也不过是给个钦天监的闲官做做罢了。①鸦片战争之后,当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华夏文明遭遇基督教为主流的西方文化,国民的优越感与自信力荡然无存。大批知识分子读洋学堂或是求学海外,当中国传统伦常遭遇西方现代精神,由此带来的精神阵痛也震荡着整个中国知识界。

面对选择,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展了“中西文化论战”的大讨论。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前者认为中国想要复兴,必须学习西方;后者则秉持用“孔家的路”改变整个世界的思考方式,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未来文化僵尸“中国文化的复兴”。②不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西渐”,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种冲突与其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倒不如说是无法避免的摩擦,在摩擦中相互理解,从而达到彼此共融。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将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的差异视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③如果我们把一个享有异国婚恋的男女看作是一个小世界,那么不同国别之间的文明差异所造成的冲突是否也可以看作是彼此身份认同差异所造就的冲突呢?一言以蔽之:身份认同的差异性是造成异国婚恋悲剧性的根源。身份认同分为很多种,群族认同、阶级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性别认同等等,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文化认同以及性别认同。

在近代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痼疾依旧,接受教育者多为男性,虽然其中不乏开明家长让女子接受教育,但女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凤毛麟角。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界呈现出一种严重的性别偏离,女性的声音被人为地覆盖掉了。“以夫为纲”的儒家伦常不仅成为女性的崛起拦路虎,它更加成为许多现代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现代知识分子身处的社会权利结构和权利关系相联系的种种方式。④简单说来是时代因素、历史因素赋予了一个群体集体的、无意识的既定观念。

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了“女性为什么是他者”的问题。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全人类范围内的,只是在中国的土壤上,女性的边缘地位愈发凸显罢了。可是即便如此,西方女性仍旧是现代西方科学精神的另一种象征,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接受高等教育,这些在中国知识分子看来都是极为新鲜的。于是,早期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或许就来源于对作为“他者”的西方女郎的“猎奇”或“征服”。在文化上臣服、在性别上征服是现代中国男性知识分子面对异国女郎所采取的主要态度。相反地,这些拥有现代思想与知识的女性多数也只得充当在文化上征服、在性别上臣服的角色。

弗洛依德认为,在幼儿阶段,儿童虽然可以处于自体性的满足,但他们也会或多或少的依恋与某个客体。故而男孩依恋母亲,渴望充当父亲的角色;女孩依恋父亲,渴望充当母亲的角色。当然弗洛依德也承认两者其中的差别,但到了五岁,她们发现男性与女性的差别,认定自己同母亲的身份是一致的,并设法引诱父亲。弗洛伊德从生物学的角度谈到女性天然的恋父情节,如果此种分析成立,那么女性被男性管辖的命运似乎是不可避免了。似乎人们也为此找到了“合法”的源头,(耶和华)又对女人说:“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⑤试想来自此种国度的留学生会受到西方女郎的青睐吗?答案恰恰与预期相反。有不少西方美人委身于我们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这一委身还创造了不少令人叹惋唏嘘的旷世之恋,而恋爱双方的被弃者往往都是来自象征文明、发达的西方美人。

注释:

①汤若望曾任钦天监一品官员,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官职最高的人。

②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99-200页。

③陈敬《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6页。

④[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⑤《圣经》之《创世纪》第3章,第16页。

G02

A

1007-0125(2015)11-0241-01

庞琦昕(1988-),女,陕西西安,西安外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异国他者婚恋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异国的清汤面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异国生日趣闻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