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2015-10-27黄建国
黄建国
(吉林市龙潭区杨木实验学校 吉林 龙潭 132021)
素质教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黄建国
(吉林市龙潭区杨木实验学校 吉林 龙潭 132021)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学生的价值观基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素质教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教学成效的整体性发展。对此,作为一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对于素质教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这一问题,本人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创新与尝试,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意见。
素质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不但要抓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小学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这一点必须引起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由传统教育模式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的[1]。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小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样,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结合时代发展,到底该做出如何的改进与转变,也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所在。现阶段我国教育整体上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时期,新课改也在不断强调将素质教育内涵及模式融入小学教育当中。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教学成效的整体性发展。对此,本人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创新与尝试,得出了自己一些的看法与意见: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中心转移
受应试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小学教学一方面以学生分数为主,另一方面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应试科目为主,对于思想品德的教学期望与要求并不高,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教材,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掌握,再加上必要的教学反馈工作不到位,整堂课就是成为教师主导学生剖析教材的过程,导致课堂学习气氛始终较为低沉,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对此,我认为教学不能够以教材为中心,也不能够以教师为中心,我们需要不断理解与掌握素质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以学生为中心会导致教学成效低下的问题。其实,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把所有的教学任务都交给学生去独立完成,而是教师要从主导学生学习变为引导,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多读、多想、多说、多写、多讨论、多交流”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爱上学习。另外,这种体验式学习也会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形成更为活跃有效的学习氛围。
二、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推进情景教学法
小学生年龄尚幼,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到学习当中去,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更不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高涨的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成效低下的情况。对此,我们需要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发掘、整合与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互联网等多媒体不仅可以检索到一些教学灵感,还可以用来制作、投影教学课件,既可以用这种想象化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加清晰全面的讲解,又可以利用颜色搭配、声形并茂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来推进情景教学法。活动情景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在结合教材的活动过程中,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景当中。比如教《过家家》一课,教师可利用道具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妈妈买菜回来了,客人到我家,给外婆过生日,爷爷生病了……让学生想象面对这些事情,他们该怎么处理,并分小组演一演,演毕,老师为孩子们颁发“最佳节目奖”、“优秀创意奖”、“最佳演出奖”、“最佳合作奖”等。情景的触动加奖励措施,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会处理一些家中事务。
三、注重个体发展
素质教育思想要求教师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就当下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讲,家庭情况与类型也较为复杂,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问题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另外,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将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质,通过换位体验来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课本内容。
[1]张艳杰.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堂的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79-80.
[2]束丽洁.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理念[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01):2-3.
G632.15
A
1007-0125(2015)11-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