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一步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再思考

2015-10-26张蕾田海洋

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张蕾++田海洋

摘要:进一步推进新疆双语教育是新形势下兴疆稳疆的必然要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疆的双语教育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环境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深刻变化,在双语教育目标、双语教育的文化使命以及实践推进等重要方面仍需要进行深入探索。注重多元文化意识与知能的培养、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从源头上保证双语师资质量等,应成为推进新疆双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疆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目标;多元文化;双语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5002504

新疆作为祖国的边陲重地,肩负着维稳、发展的重任。同时,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教育而言,发展双语教育是新疆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帮助所有学生实现其所能达到的最佳的学业成就,帮助学生发展质疑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改变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及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的交往能力。国家在新疆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已取得显著的成绩。然而,为进一步提高新疆双语教育的水平,发挥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对双语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对双语教育目标的反思

1.1对目前双语教育目标的理性审视

新疆的双语教育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自治区教育厅就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实施了以学习使用发展民语为主,自愿学习汉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到80年代,新疆教育厅首次提出“民汉兼通”的基本方针。90年代以后,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疆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工作,新疆的双语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自治区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我区双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将“汉语教学”的发展目标引向“双语教学”,成为新疆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疆的双语教育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有一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对双语教育的目标进行理性审视。

双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双语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目前,对双语教育的目标表述主要有以下两种:(1)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并有研究者将其进一步解释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人;(2)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双语教育是新疆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这两种教育目标的表述是否触及到双语教育的根本目标,还有待商榷。

首先,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是巴岱副主席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有合理性。后来有论者又将“民汉兼通”的目标扩充到培养双语双文化人的目标,即培养通晓两种语言,在适应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适应主体民族文化的人。这种对双语教育目标的理解强调的是汉语水平的提高。滕星教授提出,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双语教育应当能够传递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民族间经过长期的交流和接触,在文化上不断碰撞、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因此,双语教育就不再仅仅是致力于某些民族文化的传承或是某些民族间的交流,而要注重对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其次,双语教育还要确保不同的学生得到各自所应得到的教育,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最好的机会,从而帮助所有学生学业成功,发展他们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培养他们改变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及能力。就少数民族而言,掌握汉语显然更有利于帮助他们达成以上目标。从文字出版物所能提供的不同领域和层面的知识信息量的多少就能够看出。在我国的出版物中,汉文出版物约占97%。以2010年为例,全国总计出版图书328 397种,其中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 429种,占当年出版图书总量的2.81%。可见在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汉文出版物传递着大量的信息,并能够及时地将国外的出版物译介进来。而少数民族的出版物则多是政府政策的宣传物和文件,介绍现代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和社会科学的出版物极少。如果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汉语,就能得到与汉族学生同等的信息量,能够从更多样、更全面的视角审视问题,从而避免盲听盲信。更多的批判与思考,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业成绩,也更有益于他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进而做出改变。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获得了这种思考的能力,新疆也就愈加稳定和繁荣。而学习了民语的新疆汉族学生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同样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能够带着审视的目光重新认识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从而摆脱对于某一族群的刻板印象,增进民族间的理解,促进民族团结。

1.2重新评估双语教育目标

班克斯曾指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所有学生获得能在多元民主社会中有效运行、与来自多元群体的人们交往、协商、交流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并以此创造一个为了共同利益而运作的公民道德团体。”在新疆,这样的目标是通过推行双语教育达成的。汉语的学习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非多元文化教育目标本身。双语教育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体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经验,以使少数民族得到更多信息,了解现代文明,更好更快地与现代化接轨。另一方面,双语教育不应把目光仅仅聚焦在各民族表面的不同上,而忽略了学生身上的个体差异。事实上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个体差异正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往往差异很大,而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如果双语教育拒绝对多样性有所考量,而仅关注到学生的族别,显然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应得的教育。因此,双语教育要摒弃只根据族别看待学生的做法,而要关照到学生的多样性,这样才能达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目标,才能确保提供给每个学生发展所需的最好的机会,以帮助每一个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发展他们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培养他们改变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及能力。

2对双语教育文化使命的再认识

2.1双语教育的文化功能

双语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双语背后的文化意义。双语的学习不仅在于强调语言本身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对于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的学习和传承6:。然而,对于文化的认识不能简单化。目前有研究者提出的“双文化人”的培养,将目光集中到汉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上,即使有论者提出“双”并非确指,其中也包含“多”的意思,也未做进一步的阐述。新疆民族成分多样,其中主体民族13个。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各民族间经过长期的交流和接触,在文化上不断碰撞、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在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背景下,不论是少数民族文化还是汉文化,都已不再是狭义上的族文化,都兼具各种文化特性,而汉族文化依托主体民族良好的发展,走的更远些,已经走向了国际化。另外,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是尊重多元文化的一个方面。因此,双语教育如何担负起多元文化教育的职责,需要认真考量。

2.2深化对双语教育文化功能的认识

双语教育要承担起多元文化的重任,就要打破对文化学习的狭隘认识。双语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整、系统、客观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使学生能够以开放的视野,宽容的心态看待一切文化群体与自身文化的不同,探究并理解不同产生的缘由,而不能仅局限于学生身边能接触到的几个有限的民族。另外,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学生可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现代文明。全面的视角、独立的思维、充足的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质疑和批判精神,并激发他们改变自己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如此,双语教育才可能较好地完成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就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而言,双语教师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因此首先要完善双语教师的培养工作。而目前在双语教师的培养上往往更注重语言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虽然学校普遍开设诸如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等课程,也仅限于一般性知识的传授,或试图让学生对某些民族的共同特征产生印象。这些师范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容易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上,因为他们在高校中就是被这样培养的,这也是他们所擅长的。这样培养出的双语教师往往缺乏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不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因为他们曾学过的极少的一些关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许仅仅给他们带来了对于一些民族的刻板印象,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时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考量。因此,这样培养出的师范生是很难实现双语教育公平,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发展质疑和批判精神以及改变社会的教育目标的。教师培养要帮助双语教师转变思维方式,改变看待学生的视角和教学方式,不再将多元文化课堂简单地看成10个维吾尔族学生、25个汉族学生和5个柯尔克孜族学生组成的集体,而要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带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家庭背景、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走进课堂,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善于跟不同的学生和家长交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确保每个学生获得其发展所需的最优机会。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正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3对双语教育实践推进的思考

3.1双语教育实践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中央提出到2012年在新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7:2014年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再次强调推进双语教育。自治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法律,大力推行双语教育,2010年发布的《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2010[CD*4/5]2020年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稿)》要求到2012年新疆将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多种模式的双语教育,2020年实现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全面普及8:。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制定自然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行双语教育,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疆内各地开展双语教育的条件并不平衡,尤其是在师资这一制约双语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上。南疆地区的双语教师需求缺口很大,现有的培训仍然无法满足要求。并且,在岗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也并不乐观,很多少数民族教师不能准确、完整地运用汉语授课,一些参加过双语教师培训的教师,虽然汉语水平考试的成绩确有提高,但是仍做不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全部用汉语授课。但是,南疆仍要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双语教育标准,例如要实现学前双语教育以及在小学一年级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并加授民语文课,但是师资紧缺,只好将小学教师调到幼儿园任教,将高年级和中学老师调到小学低年级任教,[JP2]甚至将会汉语的公务员调到学校任教。高年级老师被调到低年级任教,高年级的教学工作又由谁来承担?况且,并非会汉语就可以成为双语教育教师,将公务员抽调到学校的做法显然不能实现双语教育的目标。以上的做法是否符合双语教育“循序渐进、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双语教育的目标,恐怕是不辩自明。

这样推行双语教育不光师资水平跟不上,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南疆三地州是维吾尔族聚居地,维吾尔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80%以上,维吾尔语是通用语,当地居住的其他少数民族也精通维吾尔语,汉语的使用频率和机会是很少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快地推行汉语授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会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吃力。[JP2]一些学校认为在汉语授课的课堂上,一句民语都不能讲,在师资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教师用汉语表意恐怕都有困难,更加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回到家里也缺乏良好的汉语环境,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双语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和理据是为了追求一种人文价值观念的关怀,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通过这种教育形式达到的最佳的教育效果。”9:[JP2]如果不考虑对学生的关怀,教育是很难达到最佳效果的。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