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教学活动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构建

2015-10-26姜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辩论教学活动

姜莉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一直在灌输式课堂活动之中,导致学生只看到了政治课堂的枯燥,严重不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更不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构建出精彩的政治课堂,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教学活动的组织为例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政治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生活情境的创设

生活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与生活有关的现象,即:(1)下雨天,为什么露天菜场的菜价会下降?(2)为什么冬天西瓜的价格比夏天西瓜的价格要高出好多?(3)入秋时,凉鞋都要进行降价大甩卖?……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已知经验思考、探究。最后,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决定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变化产生影响的?”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而且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小组活动的组织

小组活动的组织是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小组活动的组织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要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有效地组织小组活动,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在授课时,我组织了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一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目的就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彼此学习中正确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为学生健康地发展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当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习题讲评中应用小组活动模式,目的是要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三、辩论活动的开展

辩论活动的开展是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选择正确的辩论主题来引导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完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需要有选择性地继承”进行辩论,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端正学生的思想,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地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赵守斌.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速读:下旬,2014(0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辩论教学活动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