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

2015-10-26王吉星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理念课堂提问

王吉星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教材对每一位初中化学老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越来越凸显出来,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理念;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课堂提问

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学模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新课标的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来学习化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

初三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转型期,尤其是到了“叛逆期”,不愿意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导,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最讨厌老师包办代替,特别愿意向他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已具备思维的想象能力,已接受了初步抽象思维的训练,已接受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也已经成了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正处于急切想验证自己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的阶段,也正处于新鲜事物易接受、求知欲强的时期。因此应将教材与课堂处理得亲切、自然,围绕化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展开教学,并引入对科学方法的探究,顺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一、激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发现与发明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兴趣的引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课程。

化学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注重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从中取得进步,在互助合作中发现同学的优势,在互助合作中获取知识,使之成为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集体关系的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发化学课上的课程资源

新课改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连,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化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生活事物中学习,理解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使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提升到如何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合理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习惯

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合作。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有紧张感和焦虑感。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同时还能展现他们叛逆期的灵性。教师要欢迎他们质疑,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改正。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可能给予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的评价,好的见解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创新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自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机会、时间比较少,学生淡化了课堂提问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教师可以将化学课堂提问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质疑的机会。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讨论解决共性问题,个别问题课后单独提问,这样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记忆。

课堂提问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教学过程,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以师为本”转化为“以生为本”。我们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踊跃参加课内外提问学习化学,成为一名新型的科学人才。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教学理念课堂提问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