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活动下高效初中化学课堂的构建

2015-10-26陆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习题解题化学

陆华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化学课堂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饱满的信心走进化学课堂,进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以以下几种活动为例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体。

一、小组实验活动的开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需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改变以往“背实验”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这样一来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二来形象、直观的实验过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高效化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氧气》时,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借助“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水槽、集气瓶、带活塞的导管、氯酸钾”等实验用品进行自主实验,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在该实验中采取的是排水法制取氧气,为什么要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等等。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而且,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小组动手实验中科学素养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

二、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

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有失去标签的两种化肥,分别是硝酸铵和硫酸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别它们。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该题的解答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选择鉴别的用品,设计出实验步骤,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小老师”活动的开展

“小老师”活动是指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最常用的就是习题的讲评。也就是说,在习题讲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向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习题解题能力,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

还以上题“有失去标签的两种化肥,分别是硝酸铵和硫酸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别它们。”为例,在学生独立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后,我们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小老师活动的开展对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素质教育下高效初中化学课堂应该是在多样化教学活动下形成的,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为学生综合而全面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姚俊海.如何构建新时期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09).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习题解题化学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用“同样多”解题
抓住习题深探索
用“同样多”解题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