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5-10-26李楠
李楠
创新是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随着近两年国家对新疆一系列的教育援疆手段,新疆的骨干教师走出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甚至是走出国门,学习各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新疆教育也迎来了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一新形势下,各种教学模式冲击着老师们的头脑,我们对众多的教学模式进行筛选,选择了更符合学情的自主式学习,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怎么学
以往的教学中主要由教师引导性的发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习题练习几部分构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大,也没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地位,而自主式教学模式首先就打破了这种教学常规,简单的概念自学,稍有难度的有老师设置分层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会学生怎样自学,教师一般会给学生留6~10分钟的时间,根据内容多少、难易程度具体把握,随后设置学生的汇报时间,这个环节的设置基本上就满足了常规课堂的小练习,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答疑解惑,当学生有说得不全面或有不理解的问题时,老师再出面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自学方法的渗透,学生会从书中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并且培养思维的严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接下来就是检测环节,也有时把检测环节和汇报环节放在一起,这样把容易的题和稍难的题分层次在这都解决了,让学生体会学习收获的乐趣,原来枯燥的例题讲解,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沟通、思想碰撞当中就解决了,接下来会设置一些探究式的题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妙、解题的巧妙,从情感上不再惧怕数学。
二、锻炼学习意志
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愿意亲近这门充满玄妙的学科,也能提升优秀学生的能力,促进多数学生的进步,最后一定要设置一个学生汇报成果的环节,其实就是对这节课的一个总结,给学生一条主线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需要怎么把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桥梁。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