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创新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加强培养分析

2015-10-26李军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学导体

李军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学必须由指导学生继承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是当前时代对教育的硬性要求。中学物理学科特点极为鲜明,也就决定着在教学过程中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中学物理教学的策略至关重要。不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漫长缓慢,本文就对该过程进行以下解析。

一、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树立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一环,将与教材相关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在恰当的时间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各项重大发明和发现的思路、方法、过程,可有效地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蒸汽机的发明是詹姆斯·瓦特受到水沸腾产生水蒸气顶起水壶盖而发生振动现象的启迪等,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理论诞生的全过程和科学家坚持不懈探求追寻真理精神,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努力和其成果,正如牛顿曾说过他能看得很远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同样,只有基于前人的努力下并树立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二、科学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作为学生学习目标和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的科学探究,其为全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有着极为明确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出其参与、关心生活及社会等意识。如,导体电阻影响因素探究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出导体横截面积、长度、材料可能会影响到导体电阻大小,若在研究中同时改变横截面积和长度,随之也将改变电阻大小,但很难判断出引起这个现象的因素是长度还是横截面积,为探索横截面积是否会影响到导体电阻,就需要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也就是只改变横截面积,而其他量保持不变,最终的结论便能说明横截面积与其的关系。通过诸如此类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但深刻认识到在实验探究中要进行目的性的自变量控制改变,且这种开放式的实验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实,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很多,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极为艰巨,还需要教师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为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物理学导体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美食物理学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电线用导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应用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计算导体RCS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
物理学的困顿:下一步是什么?
双导体系统电容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