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2015-10-26宁智伟
宁智伟
前段时间,在区上参加公开赛课获得了特等奖,在同事们的祝福声中,获得了无限的愉悦,可每当自己静心想想时,未免有些许感伤,现借此机会把心中困惑一一道出。
一、教师的个性去哪里了
这次公开课由于级别比较高,从安排任务到准备再到成型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里,自己也记不清楚演练了多少次,只知道到正式上课时自己早已没有了兴奋的感觉,缘于这一切程序化的东西铭记于心。说白了,这次的“特等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当然也不应该属于我一个人,而真正属于我们“语文教研组”。课堂上的东西,都是组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不过成了一个表演的工具,而就这么一个工具确实也照顾到了“专家”的胃口,包容了很多元素,理所当然地拿了这个最高荣誉。细细想来这样的公开课,看似给了年轻教师很大的机会,其实抹杀了教师最重要的东西——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也是没有任何个性的。没有了创造性的课堂,学生又是怎样的一群学生呢?我们在追逐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我们在精心准备着这一切的表演,为了博得“专家”一笑,在耗费了大量精力的同时,我们却丢弃了最为本真的东西,这一切到底是为了自私而无知的我们还是为了学生呢?我们似乎离追求的本质越来越远了,可悲的是对此许多人还浑然不知。
二、文本的生命去哪里了
在这次赛课过程中,有一位教师执教杜甫的《石壕吏》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这篇文章,她采取了“读读、译译、练练、演演”四步教学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深获各位老师的好评,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对“演演”环节的肯定,学生的表演天赋可见一斑。整个课堂笑声不断,师生情绪也被推向高潮,就连听课老师也被学生的表演折服。这样的好课也理所当然得了一等奖,获得了荣誉。但兴奋之余,似乎很少有人会想到本课的教学有不妥之处。我们都知道《石壕吏》是一种苟活的无奈,是一种落寞的凄凉,整篇文章充满了沉重的悲苦,用心读完此文何以有灿烂的笑容?暴吏的“怒”,老妪的“苦”学生到底有没有与之心灵互动过?教师到底想让学生得到什么?难道就是这不断的掌声与热闹非凡的课堂吗?我们在教学生以前到底有没有用心去了解过此文的背景?到底知道不知道“安史之乱”于当时的破坏程度,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无法愈合的创伤?到底知道不知道设置怎样情境让学生去翻开那沉重的历史?难道还是像完成任务一样一个简略的连自己都无法弄清楚的背景介绍吗?这一切的一切如何让他们心灵为之震撼呢?如果有,学生就不会如此单纯地跟着老师的步骤走,而且像一个个演员一样表演他人的想法,却忽略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究。浮动的心没有了宁静为伴,再聪明的学生也没有时间让思绪飞舞,文本从此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生命也随之枯竭。
三、让个性飞扬,让生命绽放
上述的一些想法,基本上表现了我身边的语文现状,当然也是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像这种公开课就是考验集体“语文组”的智慧,我们青年教师在接纳他人观点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个性呢?即便这当中会走一些弯路,不过要知道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有些事情必须要经历了,才能感同身受,才能记忆犹新。想想齐白石老先生的那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还可以很好地劝诫想成为教育家的优秀青年教师们。如何让自己的个性飞扬,而不千篇一律?课堂何时才能不只是为了博得“专家”一笑,而更多地服务学生,让其思绪飞舞,让他们都成为有生命的个体呢?有个性的自己到底有没有勇气对这种表演性的公开课说不,而去大胆地尝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智慧、亲和、幽默、有所得”呢?纵观魏书生、李镇西、宁鴻兵、钱梦龙等大师的课堂,有多少是热闹非凡的表演呢?也许曾经他们也迷惘过,不过最终有个性的他们都被我们熟知了。让我们的个性飞扬,这就得不断地学习,不仅仅是周围的老师,不仅仅是对于大师们的简单模仿,不仅仅是书本,而应该面对生活这个大杂烩,让我们细心体会周遭人周遭事,把那种偶然的“悟”,尤其是“妙悟”融入课堂,让自己的课堂不再是教参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富有智慧的冲击;不再是学生机械的互动,而是他们真性情的释放;不再是为了笑而笑,而是笑中蕴含真谛;不再是笑完闹完也忘完,而是留下独特的思考与探索。这般飞扬的个性,会真正地把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细细咀嚼,体悟文章之真谛,进而搭建出思绪飞舞的课堂,在一个个生命体中,文章定会绽放出新的生命。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