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突破”教学法

2015-10-26张红军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创新应用高中生物

张红军

摘 要:通过“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突破“矛盾”的过程中,完成原有知识与新知的有效连接,从而让学生的认知达到“平衡”状态,是高中生物“矛盾突破”教学法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实例,对“矛盾突破”教学法于生物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认知冲突;“矛盾突破”;创新应用

犹如美丽的烟花是从爆破炸裂中而来,炫目的火光是岩石碰撞的结果一样,学生的思维只有在碰撞与冲突中才能够被激活,并产生灵感,实现飞跃。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突破“矛盾”的过程中,完成原有知识与新知的有效连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时刻保持一种“运动状态”,促进认知达到“平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产生,这就是“矛盾突破”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引发“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很快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和思维状态,可以是在某个问题情境中,也可以是在讲解某一知识要点时。本文从生物教学实例出发,对“矛盾突破”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矛盾”产生于新知导入时

比之“故事”“游戏”或者是“史料”,“矛盾”式的新知导入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思维从上课伊始就进入一个活跃的状态,在不断的突破与碰撞中时刻处于灵感的“巅峰”。如在讲“细胞组成的分子——糖”时,先让大家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品尝到的糖,如方糖、蔗糖、白糖等其味道都是怎样的。这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目的是让接下来的知识与其产生“矛盾”,当学生都回答是甜味时,话题一转:大家知识吗,你们每天接触的课桌、课本,它们的原材料都是糖类的物质,它们是不是也是甜的?这个话题显然让学生“大吃一惊”,他们疑惑地看着课桌与课本,感到十分不解,这些物体里怎么会有含有甜味的糖类呢?!这时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对呀,它们为什么也会是糖类物质,大家只有对糖类物质进行详细了解,才会找到正确答案!

糖类物质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是甜的”印象,而新知中糖类却“不一定是甜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体”,那么究竟哪个结论才是正确的,如何去突破这对矛盾已经成为学生急切想解决的事情,以此为驱动,新知学习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冲突”形成在思维拓展时

引发矛盾,设置障碍的目的是让学生思维在突破的过程中得以拓展,从而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原有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创建带有“矛盾冲突”的教学情境,导致学生认知“失衡”,然后让学生在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独立的思考,让自己的认知体系力求“平衡”。如,在讲到“光合作用”时,当学生已经认识到一些因素可以影响到光合作用时,教师用一幅图呈现给学生一个生物的“现实”:

图中是晴朗夏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曲线图,你怎样解释图中的生物现象?学生观察此图的时候,对于上升的AB段与下降的DE段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是受温度影响而形成这样的曲线来进行解释,但是很多学生对BD段却很困惑,如果说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那么在这个时候温度是最高的,光合作用却为什么出现下降?这怎么可能?显然这样的“现实”与他们原有的认知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冲突,学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这促使他们思考是否有着更多的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拓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受思维定式所限,可能无法实现拓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情境引导:夏日的正午光合作用会下降是不是因为植物的其他作用在同时“工作”,比如说蒸腾作用。稍加提示,学生立刻意识到,由于蒸腾作用,温度高时植物为防止自己的水分流失加快,会关闭叶片气孔,所以气体均无法进入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突破矛盾”与练习应用中

对与错是最为明显的一对“矛盾体”,而生物解题练习可谓这对矛盾体的“密集”产生地,教师要善于抓住练习应用中的对与错的矛盾,通过巧妙转化设置成为新的矛盾与冲突,让学生自行突破,不但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印象深刻,还会提高他们运用生物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让学生判断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叙述错误的练习题时,对于题中四个答案学生居然都有选择,但显然有对有错,而这时教师无需急于进行判断,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辩论,如,选“A.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的学生,认为mRNA穿过核孔是进入了“核糖体”而不应该是“细胞质”,所以该叙述是错误。但这时其他学生提出,核糖体就是存在于细胞质里,所以这种说法也不为错。选题的学生进行反驳:可是这个叙述有点不精确也不严密!又有学生争辩:虽然不精确,不严密但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这时这个学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一个有着矛盾与争议的知识点就这样逐渐清晰与明朗了。

总之,生物课堂中,通过多种“矛盾冲突”的诱发和解决,学生认知体系的自我修补和自我平衡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而巧借“矛盾突破”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于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堂氛围更具盎然生机,学生兴趣也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

金锦双.悖论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01):47-49.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创新应用高中生物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