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5-10-26江方豪
江方豪
摘 要:初中生学好物理的途径除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外,更多的是通过自己不断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学会把课堂中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习物理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观察,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实验,但是从以往的物理教学经验来看,教材实验的教学方法没有显现出理想效果,其中可能受诸多方面的限制,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必须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并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索
一、扎实理论基础
物理教材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编排必须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考虑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还没有成熟的特点,保证教材逻辑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要以简化繁,减轻学生认知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以此更好地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构建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体系。
二、采用生活情境,提出物理问题
物理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例如,牛顿提出苹果为什么要掉在地上的疑问,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同时,能够学会思考“为什么”“怎么办”,通过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善于从生活情境中挖掘物理问题,或者创造一些生活情境,从而引出物理问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提问“光和声音哪一个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雷雨天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从而得出答案。诸如此类的物理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自己找到答案。
三、实验教学生活化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知没有得到足够锻炼,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受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除了实验次数达不到理想标准外,学生参加人数也受到一定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或者只能旁观,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校的协调下,将实验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将实验教学简单化,减少实验的成本,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到实验教学的环节中。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时间充足,不能使学生的实验半途而废,这样就会削弱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探究教学
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习物理的本身除了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外,还应该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学生能够学会学以致用才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应该得到提高,进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大有裨益,学生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切实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而且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不仅考试分数高而且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初中物理的学习为高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过渡不好就会削弱学生今后学习物理的兴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也不断增加,学生的“入门关”没有过好就很可能产生学习的枯燥感,甚至厌学的情况。所以要不断推进物理教学的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生活中找到答案,进而将所学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这样环环相扣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魏彦斌.初中物理课堂生活教学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