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1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2015-10-26张丽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局限性

张丽莎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框的基本要求如下:“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涉及的相关经济学原理主要有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优点;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秩序和规则的建立。

操作提示:就本框涉及的教学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来看,对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定的挑战。首先教学内容量大,且存在理解的难点,重点知识相对来说也比较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笔者尝试把教材第三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调整到第二目“市场秩序”之前,这样更符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原则,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吃透重难点问题。可以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中做一些思考,更多地选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材料,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感受情境,在模拟的情境中透过经济现象发现其背后的本质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框第四单元的起始课,着重介绍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规则、市场调节的弊端等基础知识。承接前三课“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本框主要介绍在什么舞台上生产,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我国经济活动的宏观背景,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三、教材重难点确定

1.教学重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和优点,市场固有的弊端,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2.教学难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和优点。

确定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主要是让学生把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具体是如何发挥其决定性作用的。对这一内容的充分理解,既有助于学生认同市场调节的优点,继而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意义;另外,在一分为二地认识到市场的固有弊端的基础上,也能更好地理解规范市场秩序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下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从现实生活来看,学生也可以学以致用,通过本课知识来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经济现象,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调控政策。

四、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看,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经济生活很多微观的现象,掌握了很多微观角度的知识,有条件也有必要对经济生活做宏观把握。从生活经历看,学生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有所了解,初步具备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品质。

五、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下,感受和描述我国各项资源的供求状况,进一步分析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说出从市场主体(主要是商品生产者)所关注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以及相关举措,理解并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通过具体情境下商品生产者常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推断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规则,更离不开法律和道德。置身经济情境中,体会和分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市场这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体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透过观察市场现象认识和归纳其背后的实质和规律,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绿色环保的理念;增强法律和道德意识,养成诚信守法的好习惯。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异常火爆》。

国庆节黄金周旅游接待达4.28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亿人次,以现有2万家景区的规模和接待能力,景区供需关系十分紧张。

思考:

1.结合材料和生活感受说一说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存在怎样的普遍性问题?

2.教师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资源有效性和需求无限性这一对矛盾,(可能的话)把学生的答案归纳为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身边实例出发,学生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注意生成。

【新课讲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

【板书】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优点

【合作探究一】

情境一:

问题:

1.假如你们是旅行社决策层人员,会尤其关注短片中的哪些经济信息?为什么?

2.针对这些信息反映的现状,你们会做出怎样的决策方案?

【学生】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四大旅行社,思考情境背景下的问题。各小组归纳总结后派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置身其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和方式。

情境二:

某大型跨国企业代表,正在选择合适的旅行社,以安排员工近五年的旅游休假活动。

任务:作为旅行社如何拿下这个大单?你做出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四大旅行社,尝试做出决策方案,由代表介绍并给出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置身其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市场配置资源过程和机制。

(1)市场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合理配置。

(2)生产者、经营者面对市场竞争,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与管理的进步,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价格、供求、竞争。

【板书】

(一)市场配置资源过程和机制

(二)市场配置资源优点

【过渡】

【合作探究二】

情境三:

有员工给旅行社提出以下的妙招:

妙招1:招聘导游的时候,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招收素质不高且非专业人员。

妙招2:在宣传本旅行社的旅游套餐时,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和“竞争优势”,做出“必要而常见的美化包装”,同时捏造关于同行的虚假信息。

妙招3:将游客信息倒卖给保险公司、房地产商、装修公司等,获得额外收入。

问题:

1.你们会如何选择,阐述原因。

2.你们曾经在哪些类似的“妙招”中中过招?你们认为出现了这么多“妙招”的原因有哪些?

3.应对这样的现状,你们可以给出什么样的妙招。

【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体会分析市场调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并结合现实说出针对性的措施。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是本节课的第二处重点。承接前面的材料,设置问题。首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市场调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形成更为全面的对市场的认识。也在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中自然生成对“道德和法律”的认同和重视。注重课堂的生成。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必要的总结,归纳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市场秩序的规范。

1.市场的局限性。

自发性: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违法违德。

盲目性:信息不畅,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供求失衡,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起,事后调节,有时间差。

过渡环节:从列举的上述“妙招”中,我们了解到市场配置资源,不仅有优点,也有其缺陷。这个时候国家的干预和调控是必不可缺的。我们必须规范市场、弥补市场的不足,来稳定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规范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的维护。

治本之策: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具体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诚信、道德。

【板书】

二、市场的局限性(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一)自发性

(二)盲目性

(三)滞后性

三、市场秩序的维护

(一)市场规则的确立

(二)规范市场的治本之策

(三)具体要求

【课堂小结】

【学生】回归课本、整理笔记、梳理知识。

【教师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既彰显了它的优越性,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我们既要去接受来自市场的洗礼,更要抓住市场给予我们的机遇,应对市场本身的不足可能导致的问题。基于此,请大家选择和撰写一到两句话,作为自己旅行社的发展理念。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回顾本框的全部内容,要在大量复杂的经济信息中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形成关于本课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并通过企业理念的确立,感受市场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再一次感受和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意义。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局限性
成都市金牛区:高质量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云南持续净化旅游市场秩序推进行业复工复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新常态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