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2015-10-26巨正森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引导中学语文课外阅读

巨正森

摘 要:从中学开始,语文已经不局限在课和书本。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文学素养不仅为高中文学打好基础,也为以后自我提升奠定了很好的文学基础。从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问题出发,阐述了一些当前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引导;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如何通过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值得重视。

一、时间上的引导

据调查,44%的中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22%的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超过一小时,10%的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1~2小时之内。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每天阅读的习惯。

进入初中后,每天繁重的功课和学习任务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喜欢的书籍。这时,老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利用零碎的课余时间来阅读。每天睡觉前十分钟,午睡前和晚睡前均可。

养成随身携带一本书的习惯。当你在等人、等车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列出一个读书清单。给自己制订一个可行的阅读计划。

在一个有着浓烈阅读氛围的场所阅读,会让你更容易开始你的阅读。比如,去企业图书馆或者一些具有特色的书店,更容易让我们静下心来阅读。

二、阅读选择上的引导

中学生的阅读往往受他们的阅读心理倾向支配。对于许多好的外国文学,许多学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最后只能囫囵吞枣,不能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文学意义而慢慢丧失阅读兴趣。而调查显示,中学生更喜欢阅读武侠、言情等流行小说,大大减少了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对于学生好的影响。

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当引生出和课本相关的课外读物,告诉学生一些优秀外国文学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在阅读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乱冲乱撞。例如,学习关于高尔基的课文可以引生出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组织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去交流对于同一本书的看法和读后感,多与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和感悟。

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阅读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得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阅读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将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薛晓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与评价[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08-113.

[2]段彬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1(30):50-51.

·编辑 韩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导中学语文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