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

2015-10-26薛骏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薛骏

摘 要: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课的原则、多媒体的选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应具备的素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效果。在地理教学中,若能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课的原则

1.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若一堂课中教师一会儿用图片展示,一会儿放录像,一会儿放动画,课堂上虽说很热闹,但教学手段的演示过程喧宾夺主,替代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替代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2.启发性原则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多给学生些答案。

3.实效性原则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用多媒体技术,粉笔与黑板也不能完全抛弃,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确定教学手段。

4.针对性原则

每一堂课需要用多媒体解决什么问题,是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教师都要有针对性。

5.趣味性原则

应用多媒体技术要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提高。

二、多媒体的选择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多媒体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像一些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学生看不到,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一些抽象的、立体的事物,学生难以想象,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如,土壤的形成过程,可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从岩石到土壤形成的各个阶段。再如,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也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演示。

2.根据课型的需要

一些重点、难点较多课,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学生如没有空间想象能力,很难理解,但教师若能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地球运动的立体课件,学生很容易就看懂了地球运动的情况了。复习课用多媒体教学可扩大课程容量,浓缩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复习每一章节时,都可以以联系图的形式制作出表格,让学生很容易就在大脑中建立知识体系。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明确思想

多媒体课件有两类,一类是教师为中心的,现在教师应用最多。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积极性、主动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另一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件设计,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这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将来占主体地位的设计思想。

2.确定主题

确定一个可以用多媒体来表现的鲜明主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达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讲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题便是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主题便是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选择信息

确定主题以后,根据主题所需内容选择适当的信息。信息要精练、有新意。如,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可选择黄土高原近些年的地貌图片、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情况、人口增长、人均收入、交通等信息,也可以选择一些治理较好地区的信息和水土流失较厉害的地区相比较;讲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时,可出示一些年份本地区植被覆盖率变化的数字、一年内降水量变化的数字以及本地区的地形照片等,让学生去总结。

4.创设情境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如,可用电脑模拟出黄土被雨水冲刷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用电脑模拟出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过程,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5.精心设计练习

通过多媒体技术,讲练结合。如用PowerPoint设计一些动画式的填空,解决当堂问题,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

1.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效果,排斥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并不矛盾,二者要互相补充。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必须配以教师深刻生动的讲解。黑板上的板书也是必需的,因为老师讲到一些重点或课件里没想到的内容,可随时板书出来。

2.多媒体技术是花瓶,仅供教师演示和参赛用

有部分教师平时上课还是用传统的方法上课,只是在教学比赛时或有别人听课时利用一下多媒体技术,像花瓶一样向别人展示一下而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件制作的难度不断降低,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已成大趋势,不能仅当作花瓶。

3.只重视辅教,不重视辅学

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在课堂上帮助教师教学,也可帮助学生课堂或课后学习,如,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资料,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只适合制作者个人使用,其他人则无法摆弄

随着各校局域网的开通,教师间的互助性不断增加,教师制作的课件应能互相通用,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又能互相取长补短。

五、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应具备的素质

1.熟练的操作能力

教师对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应用程序都应非常熟悉,平时在课后应多加练习,不然若在课堂上出现课件调不出或展示错误等问题,这一堂课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2.课程内容的把握能力

一堂课的内容,教师必须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教师应心中有数。不然的话,就会出现课堂上很热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现象。

3.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因多媒体演示的同时,仍需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教师讲解得清晰透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

4.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材料信息,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德潜.中学地理教学手册[M].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劳凯声.教育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韩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