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电影引发的教育思考

2015-10-26尹伟红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交流家长孩子

尹伟红

《小孩不笨2》这部影片,是新加坡的一部电影,看过之后,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推荐给我们做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以及家长们观看。

此影片故事情节简单,人物也不多,几个平常家庭,几个孩子成长阶段的日常生活小事,但观后不能不引发人们许多的思考,尤其既是家长又是教育工作者双重身份的我们,更应该多角度去思考。

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青春绽放、思想懵懂期,正是需要家长和教师多多关注的时期,也正是他们需要与人沟通的时期,此时的他们,世界观正在逐渐形成,成人正确有效的引导至关重要。可令人遗憾的是,影片中的几个孩子恰恰缺少关注、关心、关怀,因此观众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走了弯路。

影片虽然是新加坡的事,但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异常普遍的现象。笔者以为,这部影片可以引发我们对如下问题的思考。

一、作为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如今的社会,孩子是家庭的宝,刚刚出世的孩子,父母给予他无限的呵护。可是,许多家长因工作繁忙,孩子入学了,就认为应由学校负责了,对孩子过问少了,与孩子交流也少了。很多时候,自己言行不一,失信于孩子,比如,影片中父母不让孩子吃饭时接电话,可自己却接电话,还找一堆理由;比如,要求孩子对人有礼貌,可父母自己对孩子任意责骂。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家长们此时远远抛于脑后了,这实在不应该啊!

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他们最早受教育的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无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人小时候接受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做家长的,对这个问题不能不思考。

二、作为家长,如何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让我颇有同感,杨学谦的母亲不停地唠叨,可孩子们听进去了吗?不分时间、不看场合、不了解情况,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看到什么就唠叨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说得越多,孩子越反感,最后只能适得其反,孩子对你是越来越不认可。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的感觉。

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有一点错就总是板着脸指责他,应该委婉地指出来,尽量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反而会比赤裸裸的训斥效果好得多……

影片当中,杨学谦的母亲平时没时间与孩子沟通,一到吃饭时间习惯性地开始唠叨,搞得孩子反感,没有胃口,最后是饭吃不好,一家人不欢而散,孩子的怨恨情绪愈来愈重。试想一下,我们很多家长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你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与你的交流越来越少,与你的沟通越来越难?

有一个细节让我颇生感慨:孩子有事想跟家长说说,可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听,孩子只好用纸条与父母交流,可做父母的没有把孩子的要求放在心上,孩子很失望。做父母的用心想一想,一次两次,长此以往,孩子能不失望吗?他与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孩子有话要说应该倾听,应该让孩子把话说完,要有耐心听孩子解释。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哪怕你用书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三、作为家长,如何真正有效地教育孩子

影片中的有才父亲,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人物,他爱自己的孩子,但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不会爱,他不懂得一点教育艺术,两句话不对就大打出手,一个好端端的儿子硬是被他打得误入歧途。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吗?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家长虽然不对孩子大打出手,但对孩子采取的是责骂方式。责骂孩子时,常常会横眉怒目、大发雷霆,说出一些伤害性的语言。这种不考虑孩子感受、不尊重孩子的伤害性语言,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如今的社会、如今的孩子,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都应好好反省,有必要学一点教育艺术,学学如何有效教育孩子。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对不良行为要及时预防和矫治。

父母是比较固定的教育者,一个人在未成年阶段接触最多的也是父母,思想、语言交流最多的还是父母。在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父母可以讲究德育策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四、作为教师和家长,要不吝惜你的赞扬

学生其实是很可爱的。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有些孩子遇事好奇,有些孩子性格独特,有些孩子性格有缺陷,不同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里的表现就迥然有别。我们要能灵敏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及时发现其闪光点,不吝惜表扬,多给孩子信心。不要动不动就打击孩子——须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我不是主张一味地、没有原则的夸奖。当我们明白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和“一味的迁就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理念后,要尊重、理解孩子,特别是对特殊年龄段的孩子,对他们出现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要有心理准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大人孩子都需要赞扬,需要赏识,要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尝试着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别人,尤其是对那些尚不成熟的孩子,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地生活。

五、作为教师,要研究、学习教育艺术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教师实在应当多读点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多学习一点教育艺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我们要明白,还应当懂得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学生犯错我们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尤其是对经常犯错的学生,我们更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简单开除了事,那无异于把孩子过早地推向社会,推向谷底。更不能不顾及孩子的人格尊严,当众羞辱孩子,那是对孩子人格的极大侮辱,无疑让孩子的心彻底冷却。

其实,由这部影片引发的感想不止以上所列,诸如杨学谦、有才两个孩子抢了东西后认识到错误,又返回去归还,可是,我们的社会如何对待这样的孩子?学校为了达到杀鸡骇猴的目的,鞭打杨学谦,引发深深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因此,建议家长和老师们都能抽时间看看这部电影。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家长孩子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