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高措施分析

2015-10-26黄艳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生创设

黄艳辉

文言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由于文言文本身具有文字简练、成语与典故众多的特点,给初中生学习、掌握文言文知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在我国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初中文言文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等现象,难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必备因素,当下很多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着畏惧心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消除学生的错误心理,利用情境的创设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或者以时代背景、成语或文中所描写的唯美画面等作为切入点来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动画、视频演绎,向初中生展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动人景色,让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月下承天寺中的体验,而后再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二、授之以渔,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词句。初中教师必须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在给学生讲解词语通假现象、古今异意以使其懂得活用字词后,再鼓励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涵进行解析,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文章的学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时,教师应当先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做出分析,如“鲜美”一词,在语境中实际表达的是“鲜艳美丽”之意,让学生在正确了解字词含义后明白文章的大体内容,再进一步对作者的社会理想产生认识。

三、转变角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满堂灌的被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课前预习,使其在独立预习过程中提升自学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并给予适当的肯定。例如,在讲解《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讨论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不同理解,并对学生思考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与解答,既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教学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权等方式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从而在丰富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同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生创设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