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者语用意识的研究
2015-10-26严娟娟
严娟娟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往来日益频繁。无形中赋予了新时代青年新的要求,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学习。纵观现代大学课堂,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英语课程已然成为一门必修课。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成为培养全能型精英的摇篮。近些年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在遵循语法规则和发音标准的前提下,成功的语言习得指话语内容是针对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以何种方式进行表达。早在1990年,Schmidt(1990)就提出他的“注意假设理论”,其中主要谈的就是学习者的意识水平。他讲到,学习外语离不开意识。意识能力高的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水平也相对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语用意识的重要性作出论述,从理论上澄清了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关系,不仅丰富了语用意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使二语学习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语用意识,从而在今后的外语学习中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意识;语用意识;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102-01
一、语用意识研究
“注意”在认知心理学中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概念。Schmidt(1995)提出“注意假设理论”,根据这个假设,“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从输入到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被注意到的东西才能被吸收。
Schmidt(1993)把意识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它既是一种零散的注意也是一种独特的现象;第二,它是对传统规则的认知。具体来说就是,注意是语言习得的前提,只有当输入到的内容被内化,比如语言形式,功能意义以及相关语境特征,意识才会产生。Kasper(1995)列举了语言习得的三个条件:(1)相关输入;(2)输入被注意到;(3)学习者需要大量机会去实践,从而能够高度控制整个语境。这表明,被注意的内容通吸收,进而内化成语用能力。例如,一系列的言语,言语行为,言语策略不仅在无形中帮助二语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对变化着的话语更加敏感,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在以后的表达中应该如何表达以及应该注意到的东西。Schauer(2006)抽象叙述了语用意识的研究范围。他说,现如今语用意识被广泛应用于发现语言分歧以及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特定意义。现笔者将注意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机理表达如下:
由图可知,从输入到输出,意识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而对于如何生成意识,需要具备多种条件。例如,大量的输入和较明显的感官特征;正确的指导和明确的任务要求;以及学习者自身对目的语的期望语境以及较强的处理能力都能引起注意的产生。注意产生以后,会出现短暂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暂记忆在经过更深层次的理解运用再理解,则会生成长期记忆,否则,只停留在短暂记忆层次。但短期和长期记忆都不会影响输出的产生。
二、语用能力的研究
对于语用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Thomas(1995)通过和语法能力的比较来阐述语用能力。即习得者在特定场合使用恰当的话语完成特殊目的。Chomsky(1977)认为,语用能力是习得者在特定语境中恰当的运用和表达语言的能力。Leech(1993)说,语用能力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它不仅与语言自身系统有关,而且与所谓的社交系统有关,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违背语言系统。他将语用能力分为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语言语用能力遵循语言规则,即说话者致力于采用特定且合理的行为方式完成表达目的;社会语用能力遵循文化风俗习惯。即说话者知道如何在特定场合以正确合理的方式说话或者做事,其评判标准是,是否符合目标语的文化,社会社交习惯
总之,较强的语用意识使习得者在语言表达时选择更恰当的表达方式输出语言,而较高的语用表达能力对习得者在交际中提出更高要求,这就促使其必须有更强的意识来满足表达需求和语境需求。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中等英语学习者在语用失误中注意到了什么?注意到的程度有多少?2.对此他们做出修正了吗?修改的合理程度有多少?
本文基于Schmidt的“注意”理论,选取89名中北大学大二学生分成两天做课堂活动。第一天,学生观看10个语境视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问卷包含10个问题。其中有2项作出正确答案,8项需要修正,对于这8项,首先需要标出“否”,然后依据语用失误的5个程度作出判断。问卷完成以后用Excel收录并作定量分析。第二天将学生修改过的答案在课堂上真实表演出来。期间,用录音笔记录并转写。
参考文献:
[1]Chomsky,N.(1977). Essays Oil Form and Interpretation[A]. North-Holland.
[2]Kasper,G.(1995).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In J . Verschueren,J. Ostman & J.
[3]Leech,G.(199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
[4]Schauer,G. A.(2006). The Development of ESL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Awareness and Production. In K. Bardovi-Harlig,C. Fo1ix-Brasdefer & A.S. Omar(Eds.),Pragmatic & Language Learning.(vol.11. PP. 135-161). US: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5),52-63.
[5]Schmidt,R.(1990).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11):129-158.
[6]Schmidt,R.(1995). Conscious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tutorial on the role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learning[A]. In R.Schmidt(Ed.).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63.
[7]Thomas,J.(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