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江豚
2015-10-26郭禹辰
郭禹辰
长江江豚系江豚种群的亚种,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江豚生存前景堪忧,主要面临来自长江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我这次“保护江豚的微笑”主题夏令营前往武汉跟随老师前往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石首市天鹅洲长江江豚天然保护区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主要了解了江豚的生存现状、保护措施、农业和渔业带来的威胁等方面。
江豚介绍: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长江中现存唯一的淡水豚(长江流域另一种淡水豚——白鳍豚已经宣告功能性灭绝)。江豚通常栖息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在热带和暖温带海域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存在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江豚是对海水、淡水均适应的小型豚类,在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特殊性,它们的存在对研究鲸的进化发展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生存现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江豚目前面临的生存现状十分严峻,其数量已不足两千头,而且仍在继续下降。“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江湖淤积、食饵减少等给江豚的繁殖与生长带来了威胁。加之,滥捕对亲豚和幼豚杀伤力极大,导致长江、洞庭湖江豚资源锐减。因此,加强江豚资源保护刻不容缓。目前虽已将江豚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尚无其他配套保护措施。”
江豚是继白鳍豚灭绝后又一遭受到灭绝危险的淡水豚类。在武汉水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国对于江豚的研究方向以及江豚在二十年间急剧减少的原因做了详细了解。
首先研究方向为四个方面:长江豚类种群生态学研究,长江豚类生物声学研究,长江豚类保护遗传学研究,长江豚类繁殖生理学研究。这种研究完善了我们保护江豚的措施。其,目前对于江豚威胁最大的也是为四个方面:1、渔业资源的减少,江豚食料骤减,进食变得日益困难。2、长江内航运业的发展,巨大的螺旋桨等机器设备极大的干扰了江豚的声纳系统,声纳系统是江豚捕食鱼类的最重要工具3、大型水利设施的建造,阻隔了长江江豚的洄游,不仅限制饿了江豚的生存空间,更是阻断了长江江豚的种群基因交流。4长江不断恶化的环境。这种恶化主要来自于江岸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
首先,1不合理的捕鱼作业方式、从事渔业人员的增加、没有禁渔期政策、违章打渔监管不严等造成长江渔业的急剧下降。2长江周边生活居民增多,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也日渐凸显,成为继长江周边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大隐患。周边农业生产带来的农药和化肥残留对江豚的生命和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影响。3水利工程的修建阻隔了长江江豚的洄游和江豚种群的基因库交流。三峡水库开建后,江豚被迫改变巡游线路,大量集中进入洞庭湖水域,随着航运业发展,江豚被船只刮伤的几率大大增加。航运业的发展使得长江航运拥挤,不仅仅是简单的挤占了江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因为螺旋桨等原因造成江豚撞击受伤和死亡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往年的报道中随处可见。当然,不容忽视的是航运中马达声严重影响了江豚的声纳系统,造成江豚捕食困难和遭遇危机的可能性增大。
在石首的时候我们集体采访过一位老渔民。这位老渔民姓杨,曾多次参与到白鳍豚,江豚捕捞,救助等等工作当中,和中国科学院白鳍豚馆的科学家有密切的联系。从他的口中得知,尽管在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的保护也并没有完美的进行。石首市作为天鹅洲保护区附近的城市,水质理因得到最妥善到保护,但事实并非如此。石首市的楚源化工厂是是石首市的纳税大户,虽然都知道他们将排水管道埋入地下偷偷排污水,但是并没有人愿意去加以制止。附近的很多池塘泥土都是黑色的,散发着恶臭,不少腐烂的死鱼漂浮在水面上。没有人去处理。当问到还有大型的江豚观察捕捞救助活动的时候他愿不愿意参加时,杨先生沉默了。
在我看来,致使江豚的保护行动到现在都没有明显的成效,头数依然每年下降的原因,就是社会关注度。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甚至成为了一种象征,中国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要保护大熊猫。但是江豚,仅仅只是纳入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且并非人人皆知江豚这种动物。为什么在现行的措施内长江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仅仅是停止恶化?而是在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前进?这说明现在的政策措施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如果说是白鳍豚。一则白鳍豚死亡的新闻会引来大批的网民声讨,谴责,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媒体争先曝光的内幕,黑幕。但如果是江豚呢?可能连一则新闻都没有吧。为什么大熊猫,白鳍豚的社会关注度很强,而江豚的社会关注度这么低?仅仅只是白鳍豚曾经濒临灭绝,或者是大熊猫曾经差点从这个世界上离开我们吗?难道我们只有在江豚像白鳍豚那样只剩下不到一百头时我们才真正开始注意关注他们吗?如果真的走到了这一步,真正毁灭他们的,是我们人类本身,而因为他们的灭绝所遭受最大危害的,也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有拯救大熊猫的先例,江豚的保护,我们也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