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的创制和改进
2015-10-26魏凤鸣黄博
魏凤鸣 黄博
【摘 要】满文是满族的民族文字,在清朝时被称为“国书”,在清朝前期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探讨并梳理文献中老满文的创制和改进即新满文的创制问题。
【关键字】满文源流;创制;老满文;新满文
满文是在蒙古字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满文的历史源流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二月, 努尔哈赤命巴克什额尔德尼用蒙古文字母拼写女真语言而创制的新的文字体系,史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
《满洲实录》卷三己亥年二月记载:
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二月,太祖欲以蒙古字编成国语。巴克什额尔德尼、噶盖对曰:“我等习蒙古字始知蒙古语,若以我国语编创译书,我等实不能。”太祖曰:“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皆知。我国之言,写蒙古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何汝等以本国言语编字为难,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噶盖、额尔德尼对曰:“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但因翻编成句吾等不能,故难耳。”太祖曰:“写阿字,下合一玛字,此非阿玛乎?额字下合一默,此非额默乎?吾意已决矣。尔等试写可也。”
《清太祖实录 》卷三记载:
上欲以蒙古字制为国语颁行。巴克什额尔德尼、扎尔固齐噶盖辞曰:“蒙古文字,臣等习而知之。相传久矣,未能更制也!”上曰:“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读蒙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知之。今我国之语,必译为蒙古语读之,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额尔德尼、噶盖对曰:“以我国语制字最善,但更制之法,臣等未明,故难耳!”上曰:“无难也!但以蒙古字合我国之语音,联缀成句,即可因文见义矣。吾筹此已悉,尔等试书之。何为不可?”于是,上独断:“将蒙古字制为国语,创立满文,颁行国中。满文传布自此始。”
《清史列传》卷四记载:
“会噶盖以事伏法”,额尔德尼“遵上指授,独任拟制”。从这条史料可以得知,噶盖没有自始至终参加满文的创制工作,满文初创的最终完成,乃出自额尔德尼一人之手。这种草创的女真文由于没有圈点,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tongki fuka akū hergen)或称“老满文”。
这种新文字通行当时的建州,为后金国的建立及满族的形成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努尔哈赤创制本民族文字的思想动机,孙文良评论:“在创制满文时,努尔哈赤强烈地反映出一种需要本民族文字的情绪。既然在这种情况下,蒙文是肯定不用了,而他们先世曾用过的女真文也根本没有再想用的意思。宁要自己从头做起,也不用现成的,原因不是别个,正好说明他们是两个民族,文化层次不同,他们需要的是本民族的文字。”
由于老满文本身有着诸多缺陷与不足, 比如字母的书写形式极不统一,同一个字母往往有几种书写形式,不便使用;其次,存在着一字多音的混乱现象,即元音和辅音的音位极为混乱,从而造成字母之间互相假借,很难辨识。再者,有时遇到汉语借词,拼写人名、地名、官名时明显感到原有的语音已不够用。改进“老满文”使之趋于完善,以便更加广泛地学习和使用,已是势在必行之事。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下令对“老满文”进行改革,这一工作于同年三月之前完成,改革规范后的文字体系被称为“新满文”。 史料中对老满文的改革记载语焉不详。
《满文老档·天聪朝》卷四十五记载:
十二字头原无圈点,上下字无别。塔、达,特、德,扎、哲,雅、叶等雷同而无区别。若平常语言,视其文义,则易通晓。至于人名、地名,恐致有误。是于金国天聪汗六年春正月汗谕:“巴克什达海巴增添圈点字头,将原字头仍旧书写,使后来者视之可辨,有补于万一。尚有谬误,以旧有字头正之。”是日,书十二字头颁行。
《清太宗实录》卷十一第十九页记载:
上谕巴克什达海曰:“国书十二字头,向无圈点,上下字雷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中寻常语言,视其文义,易于通晓,若至人名地名,必致错误。尔可酌加圈点,以分析之,则音义明晓,于学者更有裨益矣。”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对于老满文的改进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将写法雷同而表音不同、不易于区别的字母,在其侧增加圈(°)或点(·)以示区别。这样在字母的外形上做到了相互有别。第二,对老满文中一个音节几种写法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变一个音节的几种不同写法为一个音节就是一种写法。如此,改变过去音节混同、难以区别的困境。第三,对满文与汉文对音未全的问题进行科学处理。达海对满汉文对音的处理是添增与汉字发音规律相适应的满文字母和两个字切音标注汉字的办法 ,这样翻译人名、地名不准或有误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满文”就是满文为适应汉文表达和翻译之需而加以改进的,是“老满文”创制不久就开始“汉化”的体现。
满文的创制和改进不但使满族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是满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且改进之后的新满文从蒙古文、汉字中吸收融合了诸多有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