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厦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构想
2015-10-26陈传发
陈传发
“一带一路”建设蓝图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跨地域、跨国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引起全球强烈的共鸣与反响。“一带一路”以中国为始发点,国内各地、各省份根据在对外开放中的不同态势予以明确定位,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则被定为 “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西线从中国西部新疆出发(出口)穿过中亚进入俄罗斯,此间建立“新亚欧大陆”和“中蒙俄经济合作走廊”。沿线国家有:蒙古、俄罗斯以及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后从俄罗斯进入欧洲,沿线国家有:波兰、白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及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线:从中国南方出发进入东南亚-南亚,建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合作走廊”,沿线国家有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及孟加拉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亚和西亚之间仍可建立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合作走廊”;然后再从西亚(波斯湾)地区进入地中海等国家和地区;这样“丝绸之路经济带”蓝图已基本勾勒成型。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东南沿海(厦门)出发进入南海,向东进入太平洋;向西进入印度洋,跨过地中海进入欧洲。“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以海上沿岸国家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海路运输大通道。勾勒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平、繁荣、稳定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将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促进各国经济合作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进而建起和平、安宁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
厦门“走出去”与“引进来”现状
“走出去”是相对于“引进来”而言。厦门“走出去”仍有很大空间与后劲,“引进来”也仍有广阔天地。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创建了经济特区,依靠引进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建设厦门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没有引进外资厦门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建设成就。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厦门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万余项,引进资金近500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引进境外各类人才5万多人。外资创造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约占全市GDP总值的70%。外资企业产品(含原材料)进出口额约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0%;外资创造的税利约占全市工商税收的50%,外资企业为厦门创造的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40%以上。综上数据表明外资在市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30多年的经济建设,厦门有了经济、技术、人才的支撑,从一个“海港渔村”变成一个国际化的海港都市。从进入21世纪开始厦门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实践与经验。2014年,全国引进外资达1200多亿美元,“走出去”对外投资额也达1000多亿美元,而厦门2014年对外投资项目仅101项,投资额仅10多亿美元,仅占全国对外投资额的1%,仍处于初始与探索阶段,对外投资项目大部份也都属于小微企业、商贸企业与服务业。而且“走出去”企业所到的国家和地区也仅限于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等某些国家和地区。厦门企业 “走出去”仍有很大的空间,厦门应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大胆地“闯出去”。厦门腹地小应该利用广阔的海外空间为厦门扩大经济服务,把厦门制造、厦门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把工厂建到海外(境外)去,“一带一路”建设是厦门企业“走出去”的利好时机。
“一带一路”建设与厦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建设给世界各国带来商机,特别是给沿线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厦门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更不应置之度外,而应积极参与其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厦门首先要搞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走出去·引进来”的规划与构想:
1.“走出去”的构想
(1)在“走出去”的领域上:“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已被世界发展中国家所理解、所接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做起,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因此,厦门水、电、路、电信、机场、港口及码头等企业要未雨绸缪搞好规划、做好准备、相机而动、先行先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根据本市“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方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9个重点国家、6大领域、39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要抓紧、抓早、抓落实、抓出实效、抓出经验。商贸、餐饮等服务行业要尽早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商贸、餐饮等后勤服务。
厦门金融机构可以携手在厦外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亚投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金与金融服务。
(2)在“走出去”的路线上:应率先走向港、澳、台,然后依序是:东南亚、东北亚、中亚、西亚再走向俄罗斯及欧洲各国,最后再深入到南、北美洲,由近及远逐步深入。
(3)在“走出去”的方法上:“一带一路”建设为厦门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先机,厦门的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可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度、伊朗及斯里兰卡等9个重点国家投资设厂、办企业,为厦门企业“走出去”打先锋、“扫地雷”,摸索总结出“走出去”的经验,把“厦门品牌”打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而进一步提高厦门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是厦门有实力的企业,包括国企、央企、外企及民企,只要有“走出去”的意愿相关部门应予支持,放宽审批尺度,到海外(境外)办工厂、设企业;二是各种属性的企业可以联姻(联手、联合)携手“走出去”。如:国企可以与央企、可以与外企,也可以与民企联合向外投资,同样央企也可以与外企、民企等联合向外投资办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先机,为“走出去”积累经验。
(4)在“走出去”的资金筹措上:可以自筹,也可以借力使力,可以借力“亚投行”贷款融资,开拓局面。以点带面,逐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
2.“引进来”的构想
(1)要改变“引进来”的方向和思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厦门企业“引进来”创造出难得的历史机遇,厦门“引进来”战略,也要从原来“立足港、澳、台,面向东南亚,放眼欧、美、日”的招商思路,转到向“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优先考量,如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改革开放以来俄罗斯对厦门投资一直处于“罗曼蒂”(弱、慢、低)状态,其实俄罗斯在重工、军工、航天及航空等高科技领域有很大的优势,又有与我国友好合作的历史,我们要利用厦门自贸区建设的契机,促进投资便利化、制度化、法制化及国际化,努力引进俄罗斯的上述企业,为厦门企业、行业、产业穿针引线,填补俄罗斯在厦投资的空白,使俄罗斯对厦门投资从“罗曼蒂”向“罗曼蒂克”转变,建立热络的投资贸易新局面。欧洲国家对厦门投资也不充分,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从国别来看,目前在厦投资的欧洲国家只有英、德、法、荷等少数欧洲国家,大批的欧洲国家尚未涉足厦门投资兴业,从少数几个国家在厦投资的领域看,投资的产业、行业也都很有限,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借“一带一路”建设,开发欧洲国家资金、技术、人才来源,加强吸引欧洲国家在厦投资力度。
(2)要拓宽“引进来”的领域。目前欧洲国家在厦投资尚不成军,仍属于“散打”阶段,既无产业链又无产业群,能叫得响的企业也只有德国的“林德叉车”、法国的“喷码机”、丹麦的“助听器”及英国的“特意购”,因此欧洲国家的企业在厦投资尚未形成气候,厦门应有更大的胸怀、更大的气魄、更宽的政策来吸引欧洲国家到厦门来投资办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欧洲的招商引资,对欧招商引资应该提速、提质、提量。给欧洲国家在厦投资开出一片天地。特别是要借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的契机,大力引进英国企业到厦门来投资设厂办企业,逐步打开欧洲国家到厦门投资的通道。
(3)要调整“引进来”的产业结构。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厦门引进外资的产业结构也要结合厦门实际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根据全市 “5+3+10”现代产业体系和打造千亿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目标,按照“5+3+10”的产业链(群)的需要,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行业拾遗补漏,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厦投资企业形成产业链、群,当前特别要按照裴金佳市长的要求,把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引进上,不断完善和拓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链(群)。
(4)要导正“引进来”的方式方法。“引进来”要简化手续要变“审批制”为“备案登记制”。要从过去“重审批”“重管理”转向“重服务”“重协调”,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投资门槛,建立“亲商、重商、富商、留商”的引进宗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引进更多的资金、更高的技术、更多的人才来加速厦门自贸区的建设,充实厦门经济架构,扩充厦门经济总量。
“一带一路”建设仍在孕育之中,厦门应结合“自贸区”建设未雨绸缪,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打开“走出去·引进来”两扇大门,迎接新一轮改革开放和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的到来和厦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作好准备。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厦门“走出去·引进来”有机结合起来。把“一带一路”建设与美丽厦门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厦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