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
2015-10-26王晓丹
文/王晓丹
重用贤才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不同时期,统治者会采用不同的选拔制度。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两汉的征辟察举制,以及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选人制度后,科举制顺应而生,登上了历史舞台。科举制度初创于隋代,废于清朝光绪年间,绵延了1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官制度。
一、科举制的发展
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期。隋朝统一全国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政治基础,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唐朝建立后,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就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规章制度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分期举行,明经、进士为主要科目;制科则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
宋朝是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宋代科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常科科目逐渐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有“宰相科”之称;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和殿试,王安石变法后专以经义、策、论取士,为宋王朝选拔了大批人才;针对徇私舞弊现象,宋朝统治者采取糊名、誊录等措施。由此,宋代科举制更加趋于完备和规范。
元代是科举制的中落时期。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民族歧视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科举制度的发展。汉族儒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道路几乎是走不通的,这使得广大知识分子被迫放弃学业,一时间“天下习儒者少”。
明朝是科举制度的辉煌时期。明代的科举考试于童试合格后,再经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考试科目独重进士科,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用八股文作答,并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考试文体,限制文体自由。明朝的科举制度高度定型,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僵化,这导致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弊端越来越严重,科举制由繁盛走向了衰落。
清朝是科举制的衰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明末遗留下的八股取士不仅无法起到“正人心、正学术、正道德”的作用,反而具有“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的消极作用[1],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工具。慈禧于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的利弊
科举制作为封建社会一种制度的代表,持续了1300多年。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科举犹如现在的高考,对科举制的利弊进行分析,将对现代高考制度的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价值
1.选拔人才,坚持公平原则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科举制取士的惟一标准是考试成绩。相较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科举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定制——考试有一定的内容,分级进行考试,不同的科目采取不同的方法,并建立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相较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客观公正。
2.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金榜题名成为读书人矢志不移的最高人生理想,科举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相联系,以考促学,激发了人们读书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得古代官立、私立学校竞相开设,整个社会形成尚学的风气。
3.科举制度为封建统治者选拔大批人才
科举制取消了身份的限制,寒门士子苦读修身,有机会进入官场,从而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相应地扩大了统治基础。在漫长的1300年中,科举制为封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如唐代的韩愈、刘禹锡、白居易,宋代的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朱熹等。对科举考试,唐太宗曾这样评价——“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1.学校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
科举制度以“学而优则仕”为教育目标,把读书考试和作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读书就是为了作官。在这样的风气下,科举考试功利化倾向严重,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重伦理轻技艺,阻碍了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尤其明清时期“八股文”的出现,更加禁锢了知识分子才能的自由发展,扭曲教育精神的实质,阻碍了学术进步,学校教育最终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2.科举制度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以试艺优劣为录取标准的科举制,在当时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的表象。然而在现代人看来,科举制本身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公之处。首先,科举因乡试、省试、殿试的层层选拔,士子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相当的财力。所以“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很大程度上只有官宦子弟、富家子弟才有机会;其次,在科举史上出现的作弊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其贿买钻营、怀挟倩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穷究,而关节为甚”[2],这些作弊手段也影响了选拔的公平。
三、科举制对现代高考改革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制度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其出现的各种弊端,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观今宜鉴古,我们希望通过分析科举制的利弊,找到高考改革的道路,让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一)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
科举考试的内容多局限于四书五经,“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3],使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弥漫着轻视实学的学风,以致于最终惨遭淘汰。高考改革一定要引以为戒。首先,要注重高考内容的与时俱进,认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高考命题思路应从强调学科知识的覆盖面转变为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其次,要重视高考内容的综合性,试题应表现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改变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互相脱节的高考试题设计思想;再者,高考内容应体现学生的专长,不仅能选拔出综合性人才,也能选拔出专门型人才。
(二)“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需要改革
科考取士,在古代亦称为“跃龙门”,唐代诗人孟郊在其登第诗中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高考亦然,所以我们必须继续调整和优化高考模式,来避免“一考定终身”现象。例如,增加考试次数,分级考试,实行地方考试、国家考试、高校考试的三级考试模式[4],不仅可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也可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实行考招分离,打破已有的选才标准,在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像在某些方面确有特长的人才,高校能够破格录取,以免遗漏人才。
(三)完善高考法律法规
公平、公开、公正,自古以来都是考试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科举还是高考都有各自严密的防范措施。现今的高考,就借鉴了科举考试遗留下来的一些规章制度,像编号、闭卷、监考、回避、密封等,营造平等竞技的“赛场”。总之,我们一定要完善高考相应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治理考试舞弊现象,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扼杀不正之风,确保所选之才为所需之才。
(四)吸取国外高考经验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也严重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借鉴国外高考改革经验,更好地指导我国高考改革。首先,注重自主招生。美国没有统一的招生考试,录取工作由大学自己的录取委员会做主,量化录取标准以ACT和SAT(由民间考试机构负责举办和编制试题)分数为主,不同的学校对ACT和SAT的分数要求也不尽相同;其次,考试机会增多。为减轻学生身心负担,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国外高考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像美国SAT每年考七次,取最好成绩;在新加坡和日本,大学特定院系的自主考试通常与国家统一考试配合进行,通过第二次考试给予学生第二次机会;再次,高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例如,中学向大学提供高中生的“成长信息”,课外活动中的才能展现,考生自我推荐,这些措施为学校跟学生的双向选择提供了条件。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张廷玉.明史:卷70·选举志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古代部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王洪亮,段建丽.古代科举制对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5]陈兰枝.从国外大学招考制度看我国高考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中评价主体的缺失[J].教育探索,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