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015-10-26王琴
文/王琴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这门课程划分了三条轴线,四个层面。三条轴线分别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四个层面分别是: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其中低年级阶段,教会儿童健康安全的生活尤为重要。1996年国家教委联合卫生部、交通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倡议,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一,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目的在于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提供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大环境的这样一个氛围,因为只有健康、安全的才是快乐幸福的。
一、以教材为读本,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材的设计上,既有专题的安全规则的课程设计,也有一些隐性的安全常识的传授,作为授课老师要善于挖掘和把握教材及时的对学生传授这些常识,例如在一年级的第一课《我是小学生了》,在让学生了解上学的快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校的一些规则,并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之中去遵守过则,反之,学生不仅不会很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而且还会为未来的学习造成一些隐患,因此在开学的第一课,在学生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兴奋的同时,教会他们遵守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第四课时,又有专门的《遵守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样一个专题,在前面三课时的渗透中,这一课的学习就显得既轻松,学生又乐于接受,而这一课的学习,重要的不是一些规则的传授,而是在怎样践行上下功夫了。再比如在讲授《我是家里的小主人》这个单元的时候,作为施教者既要把握教材,设计活动和情景,最重要的是要和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微信朋友圈等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得很多的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和家里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课堂上的安全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的。
二、结合学校的大型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无小事,处处需小心,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为课程划分了四个层面,其中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健康安全的生活”,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他们健康的安全的成长的重要性。每一年学校会有很多的安全教育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程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活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既有安全常识的传授,也有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技能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要有“顺风耳”及时的了解学校的安全教育动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设计,比如每年的开学之初学校一定会有安全演练活动,作为品德与生活的老师,就要及时的传授安全疏散演练的基本常识常识,使得安全演练真正的是从实战出发,而不是走过场,搞形式;再比如,学校每天的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活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今天放学前一分钟的教育内容,然后征集成册,交给班主任老师,甚至可以在全校推广。来源于学生之中的安全教育口号,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更乐于接受。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基本要求。在“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6条是“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的内容要求,这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老师,要把握教材和大纲,更要根据这些内容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既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常识,又能在一些实际的活动之中加以运用,从而使得学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使得每个儿童都能健康的成长。
三、珍惜可生成的以及突然生成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做为品德与生活课的老师,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传授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本领的同时,更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待学生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小心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真的是这样,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但却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会滚动破碎,永不存在。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它可以激励人们积极行动,从而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他们的那些在成人眼里的“错误”,总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机,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的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机会。教学中教师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的言行,使他们既是对自己言行进行评价,及时自我调节,又能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有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压抑自己。例如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每天让学生在自己的记录袋记录上自己一天的收获是什么?一天的快乐是什么?一天的发现是什么?一天遇到的困难和烦恼是什么?需要谁来帮助和解决?通过这些记录,儿童可以发现自我,展示自我,遇到的困难可以及时的得到解决。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1]司成勇.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四问” [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2]段作章.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
[3]邹敏.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思考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4]张军华.构建与新课改相协调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J].当代教育论坛 (学科教育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