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
2015-10-26李岭
文/李岭
一、发现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英语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与实施,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正在逐步深入到广大教师的心中。但是,笔者在长期从事的英语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中发现,无论在教学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英语的课堂教学,而容易忽视学生的作业设计。长期以来英语作业往往局限于学科的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高中英语课外作业普遍存在着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以及浓厚的应试取向,作业中强化训练的力度大,缺乏应用与探究,忽视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作业已经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优化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二、制定计划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尝试通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对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进行研究,为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给学生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有趣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可选择的高质英语作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减轻学习负担。
三、初步调查
在这一阶段阶段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笔者所在学校——兰州市民族中学——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中的调查问卷及访谈问题借鉴了华东师范大学何欣 (2008)的调查模式,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有关学生英语课外作业的量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有关学生对目前英语课外作业认同度的问题,第三方面是学生对目前英语作业的态度的问题,第四方面是开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外作业。问卷对民族中学高一、高二、高三的140名学生发放,回收131份有效问卷。访谈提纲有五道题,涉及到英语课外作业的量、类型、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及家长是否参与。访谈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的五名同学中进行,共对15名同学进行了访谈。访谈与问卷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经过调查,中学生花费在英语课外作业上的时间是一小时,作业量相当繁重。从学业成绩的角度来看,虽然占将近90%的学生认为做英语作业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占75%以上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作业有助于他们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英语成绩,由此可见,英语作业仍然是以考试为导向,关于“课外作业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我和别人的交往,促进了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几个问题,学生普遍认可不高,这说明当前的英语作业缺乏实践型、合作型的作业,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优秀品质。对于两个开放性问题你喜欢及不喜欢什么样的课外作业,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合作型、制作型、实践型及趣味型作业。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抄写类作业。一些学生喜欢做选择题,认为这样轻松、省力。一些学生表示最不喜欢英汉互译及写作文,认为这种作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超出了他们的能力,难以完成。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目前英语课外作业繁重,缺乏活力,缺乏弹性;多应试导向而少实践型、合作型、趣味型作业;不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激不起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严重不符。
四、制定行动计划
整个行动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总体计划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具体计划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请教相关老师讨论了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依据这些原则以及行动时期的英语授课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制定了行动方案。该行动研究从2012年2月底开始至2012年6月末结束,总体分为10个阶段,每阶段的研究内容配合每单元的授课进程,因此每阶段延续2周左右。
五、实施行动研究
在本课题中,笔者根据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新人教版英语教材选修七和选修八的新型课外作业,确定了行动班级,然后具体开展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每一阶段都详细记录了作业的实施情况,展示了部分学生作业,写出教师反思,记录各阶段学生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本次行动研究通过教师日志、访谈、问卷调查、学生成绩的对比等来收集数据。
六、评价效果
行动研究之后,在知识方面,课堂所学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表演、制作、辩论、采访等各种形式的实际运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能力方面,随着行动研究的推进,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在逐步减少,质量在一点点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有了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发展了他们的多元智能,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小组的讨论、辩论、资料的查找对比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在情感态度上,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推进,实验班学生对待英语课外作业的态度上渐渐有了转变,跑去办公室问题的学生多了,主动和老师讨论、提建议的学生也多了。行动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向周围同行请教、探讨,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尝试写作,对课题研究者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也是一个提高。
七、教师反思
1.重新认识英语作业内涵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原有的英语课外作业观,发展新的英语课外作业观。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记忆、背诵、双基训练为主的英语课外作业模式,而应以书写、讨论、调查、采访、实践、制作等为模式。让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成为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成为知识与能力不断互动、提高与发展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碰撞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一个鲜活的主体,他们的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提升,形成一种新的学习境界。
2.把握好作业设计中的“度”
首先,作业布置要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朝学成,终生受用”的思想已经过时,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为人们接受。英语作业布置过程中应该把那些具有迁移性的基础知识作为英语作业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作业布置要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层次性。由于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智力等的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因此在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承认、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作业布置的难度上呈现不同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凸显层次性。
再次,作业布置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很大的能动性,他们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从而获得对知识内在意义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设计贴近高中生生活的英语课外作业。
3.重视作业中各方力量的相互作用
学生的英语课外作业看似是学生一个人的事,但实际上,只有学生、家长、老师和同伴几方通力合作,发挥最大的教育合力,学生才能高效、高质地完成英语课外作业。教师的态度给学生很大的心理暗示。家长在态度上和行动上要显示出对英语课外作业的积极支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外作业更倾向于探究性、合作性的作业,英语作业的完成形式也由独立走向协同合作。因此在英语课外作业过程中同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4.不足与建议
本次行动研究虽然结束了,但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个别学生在新型英语课外作业实施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不能积极参与其中。这部分学生为什么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教师一人作出评价,其他方很少参与,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如何改变当前的评价体系,建立多方、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使新型英语作业成为学生的常规作业,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可以成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这次课题研究虽然对英语作业改革进行了探讨,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本人能力有限,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批评指导,使笔者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1]李秀立.英语开放性作业的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2):37-40.
[3]钱峰.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4):32-34.
[4]钱宇.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任宝贵.国外家庭作业研究综述 [J].上海教育科研,2007,(3):31-34.